近日,2023年东莞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试验区研讨活动在茶山镇第二小学举行。
此次研讨会,真实展示了AI教学在东莞校园的应用场景,还有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本次研讨活动也是东莞市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以来,技术含量最高、展示技术种类最多的一次研讨活动。
来自东莞市12个信息化实验镇街教管中心代表、10所东莞市信息化教学拨款学校代表、137所东莞市信息化教学实验学校代表以及东莞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张茂良工作站、东莞市张茂良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游园深度体验,促进课堂变革
本次研讨活动不同以往,以体验感最强的游园方式开展。不仅有游园观摩体验,还设置了主题会议。
在茶山镇第二小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参会成员依次观摩了学校智慧教育建设及应用场景。具体包含了学校的七大AI教学应用场景:“AI五育评价”“AI数智作业”“AI英语听说课例”“AI课堂教学评价”“AI体育测评”“AI劳动教育”以及“AI智慧教学:小学科学‘项目化·创中学’课例”。
AI数智作业聚焦“数据驱动作业提质增效”。观摩时,大家能看到在高速扫描仪辅助下,学校纸质作业数据化记录分析,展示的是以数据为核心撬动的作业改革,这也将助推学生作业“智慧运转”,实现“教、学、练”的数智闭环,科学分析学生学业情况。
大家在观摩听课的同时,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字化教学教研员王征对该校七大AI数字化教学的典型技术应用场景和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本次研讨活动是东莞市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有史以来技术含量最高、展示技术种类最多的一次研讨活动。
王征对各镇街、各学校在过去两年“实验区”建设中所取得的优异成果表示了肯定。他希望,各镇街、各学校在“实验区”建设的收官之年,认真梳理成果,形成成果汇报,并鼓励各镇街、各学校能够勇于尝试,持之以恒,不断推进,不断优化。
信息赋能老校蜕变,交流研讨专家送经
北京师范大学檀慧玲副教授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题,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缘起作为切入,具体地阐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应用。檀教授强调,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评价已然到了非发展必发展不可的阶段,学校要基于实际情境、实践任务所形成的评价,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牵引学校的整体发展。最后,檀教授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用的5个隐忧,从学校、教师、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了系列的优化路径,为现场老师明智添慧。
茶山镇第二小学校长张茂良对学校智慧教育建设成果作专题汇报。张茂良表示,在扩容提质的机遇下,通过创新改革实验,开创了二小“童创教育”的办学理念,这所乡村老校实现质的蜕变,源于一个“坚信”,那就是——让AI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创造性引领学校迈向现代化,迈向未来学校。随后,张校抓住核心问题“AI可以如何赋能教育”,介绍了学校在“AI赋能教育评价改革”“AI赋能教育五育评价”等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张校长总结道:“AI赋能让学校从乡村老校走向未来学校,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尽管学校目前对教育数字化工作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AI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成熟,有待进一步优化,但有了美好的愿景,通过更新迭代的AI技术赋能,乡村老校也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应用的融合。东莞市茶山镇第二小学将持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总结经验范式,辐射周边县市、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