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全覆盖①丨茶山镇:全面升级科学实验室,助力科学教育“加法”
东莞慧教育 2023-12-11 09:55:09

编者按

“实验是科学之父,实验室是科学教育之根基,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之灵魂。”2023年,东莞把“实现公办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全覆盖”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并写入各镇街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书。

2023年2月,东莞市教育局制定了《东莞市普通中小学科学类实验室建设指引》,为全市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截至目前,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共有科学类探究实验室1287间,达到指引标准的有1090间,占比84.7%;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近280所公办学校达到了全覆盖要求,已经实现了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建设全覆盖。据统计,在科学类实验室全覆盖工作推动下,全市改造和升级科学类实验室194间,新建设科学类实验室171间;在推进实验室全覆盖的同时,科学教师和实验室专业教师的师资配备也得到全面加强,科学类课程开设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鉴于此,我们推出系列报道,看东莞各镇街如何多措并举推进科学实验室全覆盖。

为落实《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借着东莞市中小学校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建设全覆盖政策东风,茶山镇根据东莞市的中小学校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建设指引,全力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科学类课程探究实验室全覆盖。截至目前,茶山镇内4所公办中小学有科学类探究实验室43间。今年共改造科学类实验室15间,新建实验室3间,并且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茶山镇超前完成了全镇公民办中小学校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建设全覆盖、专职科学教师配备全覆盖。

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全覆盖

带来科学课程升级创新

随着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升级,茶山中小学校师生在实验室开展的各类科学实践活动更为丰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图片

茶山中学立足构建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空间打造+课程建设+成果展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一是打造“创客室”“智能机器人室”“大疆机器人室”“VR室”四大特色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科技体验与实践的平台。二是构建“创客DIY”“人工智能课程”“闪亮VR课程”“智能小车开发课程”四大课程,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训练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并将成果物化。三是组织“校内+校外”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将作品参赛参展,增强成就感。

茶山镇中心小学按照“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标准要求”建设了10间(含航模室和创客室)科学探究室。同时,学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长廊(航空航天科学展、科技前沿展板),为科学教育扩容增色,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图片

茶山镇第二小学充分发挥科学课程育人功能,以体现师生需求和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进行科学实验室建设。对应新课标课程内容的四大板块,建设了四间常规科学探究室,分别为:物质科学探究室、生命科学探究室、地球与宇宙科学探究室、技术与工程探究室。除此以外,还建设了由16个专用科普教室组成的少年科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图片

茶山镇第三小学立足新课程标准,基于探究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分四个模块进行科学实验室建设。第一模块是常用功能场室,包括科学探究室、生命科学探究室、天文地理室、VR体验室;第二模块为学生特长培练室,涵盖手工劳动科技室、未来课程教室、创客室、三模训练室;第三模块为校内科学教育基地,有劳动种植基地、太空种子种植基地;第四模块为校外试验基地,有稻田公园和南社古民居试验基地。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结构为学生搭建学习场地,联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培养科学思维加大马力。

图片

实验室全覆盖

带来了“软件+硬件”结合创新教育方式

硬件设施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科创氛围是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茶山镇大力丰富教育场景,完善硬件设施,搭建科创平台,不断开辟着培育“新场域”,“人人参与科技创新,处处释放创新活力”的热潮正在这片沃土上演……

“改造及新建科学类实验室49间”“建立农场种植基地150余亩”“全镇专职科学老师27人”“13所中小学实现科学类实验室全覆盖”……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茶山镇在建好基础“硬场景”上下足功夫的生动注脚。

图片

大力推进校园科创文化建设,帮助学校打造科学实验室、科技教育体验馆、科技连廊等科学教育场所,开设科普名家大讲堂、科学探究与实践大赛、校园科技节等多种活动……

这一项项建设的背后,是茶山镇在丰富文化“软场景”中亮出的实招。

图片

为加强协同、系统设计,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另一方面,也创新科学教育路径,整合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的资源,有效衔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全镇开展“请进来 走出去”活动,邀请各学校家长充分发挥职业优势,进课堂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实例;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研学活动感受“立体式学习”。打通科学教育边界和行业边界……而这正是茶山镇在开辟培育“新场域”,打通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通道上一大有力举措。

“科技+”跨学科融合

为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

自“双减”工作全面启动以来,茶山镇深入推进校内减负提质和特色科学课程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茶山镇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实现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全面覆盖,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茶山镇也特别重视教师能力的培养,旨在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近三年,在各级各类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科创类国家级集体奖项2项,个人或团体奖项19项,省市级奖项累计达280余项。

图片

茶山镇教育管理中心科学教研员何锋介绍说,茶山镇在实现科学类实验室全覆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学课堂教学。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技活动及竞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情。茶山镇还将科技特色纳入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利用评价“指挥棒”鼓励学校定期开展科学课程展示活动,促进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对学校教育减负提质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茶山镇委、镇政府持续加大投入,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等措施,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此外,我们还注重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茶山镇教育管理中心支委陈醒珍说。

接下来,茶山镇将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为指引,继续不断强化中小学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配置、应用、研究、评价,系统化推进科学教育课程建设,全面完善镇域科学教育体系,着力建成科学教育强镇,努力办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优质学校。

茶山镇公办学校实验室全面升级,每校拥有3间以上种类齐全、设施完备的科学类实验室:

图片

文字: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