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以来,常平各村(社区)不断在“做精”“抓细”“建美”上下功夫,迸发出发展新活力、新势能,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常平成立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由镇主要领导挂帅,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围绕“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不断增强镇村综合竞争力,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塘角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亮点做法。
善用资源
优化服务
持续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塘角村毗邻镇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土地、人才等资源充足,营商环境好。自1978年常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常平毛织一厂在塘角村开办以来,40多年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来到塘角村经营发展。塘角村除了是本土知名品牌“聚益腊味”“暖记腊味”食品产地,还是毛织、电子行业的制造加工地。
目前,该村拥有自建厂房面积约11万平方米、铺位面积1930.71平方米。有工商注册登记企业647家,个体工商户632家,以毛织、电子行业为主。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家、限上批零企业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致富增收,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增效。
“村企业服务队伍会定期走访村内企业了解情况,做好对企服务及意见收集、跟进工作。”塘角村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该村想方设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其中,专门成立企业服务队伍,定期上门走访村内企业,宣传惠企助企政策。同时主动了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给予帮助,切实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对企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绣花”功夫
多点发力
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近年来,塘角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团结该村党员干部群众力量,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投入大量资金,盘活土地等资源,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紧紧抓住培育特色精品典型村这一契机,将“干净、整洁、有序”的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同时锚定“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村”目标,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幸福活力新农村。
该村先后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典型村、东莞市文明标兵村(社区)、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典型村(社区)”、东莞市“城市品质典型村”、东莞市美丽圩镇“典型圩镇”、东莞市“特色精品村”等称号。
在“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过程中,塘角村更是持续开展“行走塘角”行动,加强日常巡查,强化村容村貌秩序整治,在莆田新区重新规划停车位及停车路线,进行统一停车管理,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1+1”示范村(社区)工作,加强卫生黑点巡查整治,确保街道、路面整洁干净。此外,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推动“门前三包”和“小微执法”,并在“微改造”上下功夫,通过彩绘建筑外立面、升级改造公园和公厕、铺设沥青路面、修复景观塘水生态等项目工程整治及美化人居环境,持续刷新塘角村的“颜值”。
“一河两岸”先建泵站排渠景观工程完工,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城市阅读驿站等地标建成使用……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塘角村焕发出发展新活力,让群众幸福“底色”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