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将至!东莞中医师:滋阴护阳,御寒防病
东莞+ 2023-12-05 17:24:58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时,雪下得大、范围广,故名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健康体检区)主管护师吴月惠介绍,《黄帝内经》中强调“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此时段养生需以“滋阴护阳,御寒防病”为主,只有养生得益,来年才能身体健康,内心无忧。她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作为大雪时节的养生食谱,市民可日常适量食用。

起居:不要熬夜,早睡晚起

冬季要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保持充足的睡眠。人的作息要跟随日出阳气生,日落让阳气潜藏起来,避免遭到阴气的侵袭。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吴月惠表示,大雪养生要在“藏”字下功夫,不要熬夜,早睡晚起,收敛神气。

饮食:注重滋补肺肾,固护阴精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冬季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适当进补。肉类食物可食用牛肉、羊肉,鱼肉等,但如果阴虚火旺,可食用牛奶、豆浆、鸡蛋等甘润之物,防燥护阴,滋肾润肺。

吴月惠提醒,在饮食方面需要做到适当,不可“补”得太多,又不能摄入过多寒凉食物。

日常:防寒保暖,特别是头和脚

进入大雪节气,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冬季属阴,人体容易遭到寒邪的入侵,大雪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

头为诸阳之会,护好头部,可更好地保护好阳气抵御寒冷。头部切忌顶风吹;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最好戴能盖住前额的帽子;晚上睡觉时,要避免室内有大风吹进,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情况下,关好门窗;洗头时,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应立即用电吹风机吹干,切忌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脚部做好保暖能更好地提高正气,做到“脚暖一身暖”。首先要注意腿部防寒保暖。大雪时节及时添加毛绒裤,切勿贪靓而穿短裙和保暖性不好的衣裤。此外还可坚持泡脚。晚间坚持泡脚不仅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还能安神助眠。

运动:切忌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黄帝内经》记载:“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俗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吴月惠推荐,动则阳生,静则阴长,适度户外运动,诸如打太极、八段锦、慢跑等可补阳气,但她提醒,切忌剧烈运动,大汗淋漓,致使皮肤毛孔大开,阳气外泄,收藏不足。

情志:保持乐观,多听音乐,多晒太阳

《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亦云:“心藏神,肾藏精。”

冬季应养心藏神,形与神俱。过度劳心费神,则会消散肾精,不利于冬藏。大雪时段,天寒地冻,天气时常阴冷晦暗,人容易情绪低落,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可以多听听音乐,多晒晒太阳,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参加文娱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气血畅通。

推荐养生食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300克,盐、黄酒、葱、胡椒粉等适量。

做法:

1.羊肉300克,洗净切块,冷水入锅煮沸氽去血水,晾干;

2.生姜30克,洗净切成片;

3.当归2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

4.将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没过食材,用武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少量黄酒去腥,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适量调料盐、葱、胡椒粉即可。

功效:

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点评:

羊肉味甘,性热,归胃、脾、肾经。羊肉在《本草纲目》中,是被称为“补元阳、益气血”的上佳补品。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上,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功效,特别适合冬日早晚食用。

小贴士:

当归和羊肉性温热,过多使用可能会引起燥热加重,且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因此体质燥热、消化能力不佳、肝病患者、阴虚火旺、风热感冒、月经量过多、有出血或出血倾向者、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

文字:冯静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