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阿姨是东莞松山湖松湖烟雨景区的环卫工,每天天未亮就得出工,她习惯带上一些面包,到饭点就向景区相熟的商户要点热水,就着面包凑合一顿。“大家都很热情,可时间长了,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黄阿姨说,有时看见商家很忙,就不好意思去打扰了。
这些情况在今年7月有了转变,松山湖城市服务驿站暨东莞工会爱心驿站(松湖烟雨站)揭牌,以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员、执勤交警、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解决户外劳动者的饮水、就餐、如厕、休息、上网、简单药疗等实际问题,暖了一片户外劳动者的心。



下功夫做实“民心工程”
户外劳动者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热饭难、喝水难、休息难。2022年,东莞市总工会将加快工会爱心驿站建设纳入市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重要议题,积极争取支持共建驿站,在更高层面推动爱心驿站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市总工会党组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爱心驿站建设,把驿站建设列入全市工会系统重点督查事项,下功夫做实这项服务职工的“民心工程” 。

“在驿站建设初期,我接到过很多投诉电话,比如驿站厕所不能用、没开门、指示牌不醒目等,我们跟进整改后,现在很少接到投诉了。”工会爱心驿站监督员表示。工会爱心驿站监督员负责评价和监督全市站点运行情况,通过接待投诉、随机抽查、暗访调查等形式加强运营监管。
东莞工会爱心驿站实行制度先行,规范建设,工会推出《东莞工会爱心驿站形象标准化应用》《东莞市“工会爱心驿站”建设实施方案》,量化驿站建设标准、服务对象、承建对象、推荐流程等指标,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精准服务。东莞市总工会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经费,与城管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建,经验收合格的驿站,由镇街总工会负责承担站点建设费用,市总工会推行“以奖代补”, 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支撑,撬动社会资源分类推进驿站建设。
爱心驿站释放多样温暖
在小小的爱心驿站,发生过不少暖心事。今年8月的一天,王妮正在东莞工会爱心驿站(松湖烟雨站)值班,一名50多岁的男子探进头问:“我能在这里休息休息吗?”王妮热情地邀请他进来。只见他环顾四周,也不坐,和王妮说:“我是打扫景区公厕的,你嫌弃吗?”听闻此话,王妮赶紧热情地招呼这位大哥安心坐下,还拿出消暑茶包给他解暑。现在,大哥成了驿站的常客,逢人就夸驿站的服务好。
类似的事情很多,在驿站建设上,东莞市总工会打造差异化服务,着力发挥共建方的资源优势,扩展服务功能。比如,与中国电信共建的黄江站增加轮椅、雨伞、烘干机、淋浴等设备设施;与城管共建的横沥镇长巷村站,增设电视媒体区域、藏书超1500册的阅读区域和沟通交流室区域,不光吸引了户外劳动者,还吸引了来驿站歇脚的孕妇、看书休闲的市民,每天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图源:横沥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