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流行“拍烟牌” 专家呼吁加强引导
东莞+ 2023-12-04 17:07:38

继“萝卜刀”之后,一种名为“烟牌”的东西,又在小学生中流行开来。

这款曾属于“70后”“80后”童年的游戏,它的玩法是:几个孩子跪坐或趴在地上一人出一张“烟牌”,然后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先用力在地上拍,拍翻了“烟牌”就能收走该“烟牌”。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为了获得更多的烟牌,孩子们翻垃圾桶,到大排档收集,甚至高价购买……为之着迷。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一起看看家长和专家怎么说。

现象:“烟牌”在小学生群体悄然兴起

“为什么在地上捡烟盒?”“当然是做烟牌呀!”

前几日晚上8时许,在南城某大排档里,记者见一身着南城某学校校服的小男孩正在餐桌底下捡烟盒,不禁好奇发问。于是,就有了上述这样的对话。

这一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兴趣”,经过连续多日的调查走访,终于较为全面地认识了“烟牌”这个新流行的玩意儿。据了解,烟牌就是把烟盒的“帽子”取下,折成小小的长方形卡片,放在较平坦的桌子或地上,利用手掌拍地之风将卡片翻面,即归己有的一种纸牌,曾是属于“70后”“80后”的童年回忆。

值得注意的是,烟牌按品牌价格的高低划分等级,价格越高的等级越高,反之,价格越低等级越低。游戏中,小朋友们如果拿出同样品牌的烟牌,就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论先后顺序,赢的一方先在地上拍;如果拿出不同品牌的烟牌,就以烟盒对应的价格决定先后顺序;还有些小朋友会将烟牌悄悄“藏”在手里,倒数3个数,同时打开手掌,谁的等级高,谁先拍。

烟牌在东莞小学生圈有多流行?近日,记者连续多天在放学后的时间段,走访了多个小区。“为什么是你先拍?我的瀑布烟是美国进口的,比你的翡翠贵,应该是我先拍。”“你那个是假烟,假烟是没有等级的。”莞城一小区大门口,孩子们趴在脏兮兮看着像是沾着油垢甚至唾液的地板上,三五成群围了一圈又一圈,其中,两个小男孩正为谁先拍而发生争执,“你先不出这张瀑布了,等我回家上网查查,明天再拿出来。”一旁稍年长的男孩出来解围。

另一边,一位约9岁的男孩正仔细地将要拍的五张烟牌整齐地堆起来,“我的牡丹是最大的,这局我先拍。”只见他双手合拢,手掌中空,轻轻用嘴巴对着手掌吹一口气,然后“啪”的一声落地,随之,四张烟牌翻转在地。“哎呀,幸好给我留了一张,看我的!”排序第二的小男孩兴奋地将衣袖往上提了提,轻轻地用手掌朝地面拍了一下,“看吧,就没有我拿不下的牌”!

“加我一个嘛,好不好?”一位拿着“荷花”字样烟盒的小朋友,在人群中挨个问,语气中带有一丝央求,“昨天如果不是我妈来找我,绝对奉陪到底。”他说,同学们都在玩烟牌,见面也是分享输赢、有什么新货等相关的话题,如果不聊烟牌,貌似也没其他话题能吸引大家的兴趣,就像一个“局外人”。

然而,沉浸在烟牌游戏中的孩子们哪有时间“搭理”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扎堆相互分享着“收获”;有的连续几局没有拍翻,起身换个地方继续玩;有的因为赢得罕见的牌而兴奋不已;有的因为输了“大牌”而沮丧……烟牌带来的喜怒哀乐在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声音:家长看法不一

“你看我盒子里面的‘华子’,都是回江西老家过年时捡的,一到过年,很多人抽烟,每天都能捡到二三十个,而且都是贵的。”几天前,一位高年级的小男孩向记者展示了他制作的“百宝箱”。

在他展示的某品牌整条香烟包装盒内,放着他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烟牌,而这种“百宝箱”几乎是每个拍烟牌孩子的标配。“去年我开始玩烟牌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游戏,收集烟盒非常简单,现在玩的人多了,烟盒都不好捡了。”他自豪又略显遗憾地说道。

“捡烟盒的都是‘垃圾’,拥有‘绝技’一张牌就可以走遍天下,我暑假才有十几张,现在都200多张啦!”谈起“发家史”,一起玩游戏的刘同学洋洋得意,昂起的头上写满了骄傲的“战绩”。

记者走访发现,作为小学生间最新的“潮流”,目前东莞玩烟牌的小朋友不在少数,并且以男孩子居多。为了一个烟盒,小朋友们走路经常只看地下,东找找、西瞅瞅;有的孩子骑自行车时眼睛也留心路边、花草中是否有烟盒;有的孩子会去垃圾桶寻找烟盒;甚至有的不良商家以高价卖烟盒给学生,有的学生延伸到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的方式玩耍……

烟牌有多流行在电商平台上也有所体现。记者通过某电商平台与某社交软件搜索发现,线上销量上千的店铺不在少数,还有多元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比如:“26.8100张稀有绝牌烟卡”“满30元送和天下一张”“29.9100张,下单有惊喜”等,这些优惠得到“顾客”的“好评”。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我小孩每天玩到快10点都不舍得回家,有时候楼下只剩下两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他。”在一旁观战的“80后”家长张先生打趣道,这个游戏他们小时候也玩过,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又会突然兴起。他表示,孩子每天在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不会干预他收集烟牌和玩烟牌的兴趣,合理安排时间就好。

“上周末我们出去吃饭,我儿子看着隔壁桌上的烟盒两眼发亮,跑过去问别人索要烟盒。”正在小区花园散步的陈女士说,他儿子对烟的品牌与价格如数家珍,甚至连产地都一清二楚。

为了帮孩子收集烟牌,经常陪着孩子一起在小区捡烟盒,也会主动找抽烟的同事、朋友帮孩子收集烟牌,“就是一个游戏,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玻璃珠、卡牌、陀螺、溜溜球一样,承载着童年的回忆。时代在发展,不变的是童年的快乐!”

然而,也有家长担忧,近期多种病毒流行,孩子趴在地上容易感染细菌,大大增加了感染概率;另一方面,孩子在收集烟牌的过程中,甚至在一旁等吸烟者抽完最后几根烟,造成“二手烟”危害,同时过早接触香烟,耳濡目染之下都可能让孩子过早成为“小烟民”,不利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

“孩子们获得烟牌的渠道五花八门,又经他们传递、摆弄,卫生状况可想而知。”一位叶姓家长直言道。

专家:避免“沉迷”以免影响学习与身心健康

烟牌的流行,同样引起了教育部门的担忧。记者注意到,本学期开学以来,东莞就有不少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明确指出烟牌游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业进步,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起变相赌博,形成不良心理和不良兴趣,禁止学生在校进行“烟牌”游戏,呼吁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监管。

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东莞市莞城教育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莫一男认为,最近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烟牌”现象,涉及多方面问题,包括攀比心理、对吸烟的积极暗示以及家长的态度等。

莫一男指出,烟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背后,存在着“攀比心理”的引导。他说,一些孩子会因为拥有更多的烟牌、更稀有的烟牌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这种心理容易导致过度消费等不良行为,甚至有学生会花远超过香烟售价的价钱,从其他学生处购买心仪的烟牌,这种不理性的消费观并不可取。

同时,玩“烟牌”的过程容易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暗示,将“烟”与快乐、游戏等积极面产生链接。这种暗示会对孩子的健康观念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未来吸烟的风险。“禁止‘烟牌’是其次,强化孩子‘吸烟有害健康’的正确认知才是最主要的。”莫一男说道。

还有家长认为“至少比玩手机好。”对此,莫一男指出,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话题,实际上家长出现这样的观点,体现出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沉迷手机问题”的无可奈何和逃避,也说明家长的底线要求在不断妥协与降低。因此,家长要充实教育的信心,更好地应对教育路上的各种挑战。

“虽然一些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玩烟牌,但孩子们很快将‘战场’转移到课后、校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东莞市家庭教育指导教学能手、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道法高级教师尹志鹤说,这样一来,家长们就要及时关注和处理好孩子们的“沉迷”现象,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身心健康。为此,她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孩子:

第一,关注陪伴。学校有老师看管,校外就得靠父母。作为一项游戏,肯定有它的乐趣所在,在家长的陪同下,适当玩一下倒也无妨,同时可以加强亲子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二,倾听接纳。一旦孩子有点沉迷现象,家长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孩子如果欲罢不能,要注意接纳孩子的感受与情绪,倾听孩子的心声,透过现象看实像,分析孩子沉迷背后的原因。

第三,引导纠正。父母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走出沉迷。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在双方接受的环境中愉悦、坦诚地交流。随后,帮助孩子行动,比如减少每次玩的时间,另外也可通过其他运动或益智游戏逐步代替。

尹志鹤表示,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孩子都是好的,每个孩子都想变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护航人。教育好孩子是家长最大的事业,成长路上无小事,祝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快乐起航。

文字:刘召 王丽娜 图片:刘召 王丽娜 视频:刘召 王丽娜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