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东莞历史最悠久的小学,迎来120周年校庆
东莞+ 2023-11-25 19:35:16

弦歌百廿,凤鸣双甲。创建于1903年的莞城阮涌小学,今天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的诞辰庆典。

作为东莞历史最久有的小学,阮涌小学历经风雨,薪火相传,校址不变,坚守的是教育兴国的初心,校名几度变改,不改的是培桃育李的使命。

今天的阮涌小学古树新花,硕果飘香,百年老校书声琅琅,熠熠生辉,赞颂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新征程上,阮涌小学回味着百年文脉的韵味,将用质朴坚韧的阮涌精神,再创辉煌。

11月25日,东莞市莞城阮涌小学建校120周年庆典活动正式开始。图为所有嘉宾及学生合影留念

校庆吉祥物加入学校大家庭

1903年,在莞城这方人文荟萃之地,一批立志新学、矢志办学的有识之士怀着新学救国的梦想创建了阮涌小学前身——县立第三国民小学。120年的发展历史,跨越两个世纪,一代又一代阮小人青蓝相继、薪火相传,书香进万家,桃李满天下。

跨越两个世纪,一代又一代阮小人青蓝相继、薪火相传,书香进万家,桃李满天下。2021年,莞城阮涌小学加入莞城步步高小学教育集团,正式开启了集团化办学之路,从“软件”上有效促进阮涌小学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加快了阮涌小学向品质教育迈步前进。

走过两个甲子,锲而不舍,历久弥新,今年是阮涌小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办学条件再次升级、集团化办学初见成效、办学理念凝炼更新、“全域”课程建构完成、师资力量优化扩充……

老师和同学们欢迎嘉宾到来

庆祝仪式上,阮涌小学120周年校庆吉祥物正式加入校园大家庭,女孩儿叫“阮阮”,男孩儿叫“涌涌”,他们以“兔宝宝”为原型,由学校美术老师设计。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预示阮涌小学代代相传文脉不辍。同时,兔代表着聪慧敏捷,善良温和,举止文雅,这些特质契合学校培养品格优良、学养优异、气质优雅的学子的育人目标。此外,兔与中国文化十二地支中的卯相对应,代表着春意,充满无限生机,寓意桃李天下,香飘四海。

图为毕业生活动现场打卡留念

桃李满天下

“童年哲学”是阮涌小学办学思想立论的重要依据,在两个甲子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秉承着“三尺巷里守初心 历久弥新延锐意”的精神,扎根日常,做真教育,用120年的平凡坚守,培育了一批批杰出的校友。

他们或潜心科研,或投身国家建设,或致力于文化传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母校的热爱和承诺。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发向前。也正是因为阮涌小学遵循、珍视学生的童年,远游在外的学子才不远千里也要回来母校走一走,看一看。

图为优秀毕业生嘉宾上台致辞

国家女子手球队前队员、国家体育总局首批幼儿体育专家,广东省手球协会副主席,曾巧珍女士十分怀念曾经在阮涌小学度过的难忘时光,“老师的谆谆教诲,学校的悉心培养,为我的成长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学习经历。”

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眼前的一切变化很大,古朴大气的校门、明净雅致的教学楼、整洁的操场还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看到学校蓬勃发展,旧貌换新颜,曾巧珍满怀感激和自豪。她衷心地希望,母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学子,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东莞品质教育贡献力量。同时,愿和所有心怀母校的校友们一起,一如既往地为母校加油助力,愿每个人都能在母校的怀抱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为同学们为活动展示才艺表演

擦亮“学在莞城”教育品牌

当前,我市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推动教育工作从侧重于补短板逐步向侧重于增优势转变,对标全国全省一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担当来强基础、当示范,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图为嘉宾上台致辞

莞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麦允谦表示,希望阮涌小学以建校120周年为新的起点,立足莞城深厚文化底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抓时代机遇,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擦亮“学在莞城”教育品牌贡献力量。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年华,在学习中塑造“坚卓之品”,在探索中积累“日新之学”,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麦允谦表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一如既往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支持阮涌小学发展。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及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团结拼搏下,阮涌小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为表演学生和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在新时代号角的征召下,我们有信心传承百廿积淀,总结过往经验,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以120年校庆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好更大的成绩。”莞城步步高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黄善厚表示,志之所趋,无畏艰辛路远,让我们凝心聚力,庚续辉煌。

120年,阮涌小学还在这里,坚守在千年莞邑的三尺巷中,焕发着勃勃生机。庆祝仪式上发布了校庆主题曲《百廿的爱》,既是回望来路、砥砺初心的里程碑,也是继往开来、再谱华章的新征程。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 见习记者 张伊琳 记者 陈帆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