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揭榜|市“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中高企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东莞+ 2023-11-24 21:21:06

2023年11月24日下午,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以下简称“机电学校”)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山职院”)、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行“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中高企联合培养”签约仪式。

该项目是2023年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创新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签约后,协议三方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共同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

攻坚揭榜项目获批签约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2023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党总支书记江学斌申报了2023年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活动重点项目《构建中高企三方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并获批。

签约仪式上,三方签署了《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中高企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黄智致辞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智对项目的推进寄予了期望。他表示,中山职院机电工程学院的数控专业是高水平专业群的龙头专业,曾连续7年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目前,机电工程学院数控专业拥有22名专业教师、2名正教授、2名博士、4名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师资力量雄厚;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的模具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数控机床领域的龙头企业,“三方携手合作,强强联合,联合培养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定能开启产教融合新的篇章。”

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张伟寄语学生

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张伟表示,殷切希望机电学校学生以未来的眼光看待自己,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职场发展的需要。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张俊容致辞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张俊容表示,依托即将要开展的中职-高职“3+2”分段贯通模式,以及两所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按照教育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要求,三方将共同培养“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这是广东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的一件大实事。”

创新育人机制,培养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

张俊容介绍,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协同培养将采用“2.5+0.5+1+1”的学制,周期为5年,学生先在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进行中职专业基础及专项技能的学习2.5年,再到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技能岗位实习0.5年,然后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高职专业核心和核心技能的学习1年,最后到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学习和训练1年,最终完成一个周期现场工程师的培养。

根据协议,三方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将教师专业化发展、专业及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及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共同培养一批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外,协议三方将探索服务广东“制造业当家”的发展战略,适应中职升学与就业并重新形态,构建中高企协同育人新模式,解决传统中高贯通培养中“三二分段,各管一段,贯而不能通,企业招工不对口”的现实问题,达到合作多赢的目的。并将围绕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需求,联合开展“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全程跟踪试点班的实践教学等措施,搭建产学研创平台,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将从教学、评价等多维度探索推新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机电学校已完成的任务主要包括:《数控技术人才岗位需求调研报告》1份、中高企项目发展五年规划1份、人才培养方案2份(中职和高职各一份)、省级网络课程建设1门、企业课程标准3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3名、教师下企业实践5人/次、开展师资培训2次、企业员工培训1次、建设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1个等。

▲与会人员合影

接下来,协议三方将在“先进制造现场工程师”中高企联合贯通培养项目的“校企联合实施学徒培养”“推进招生考试评价改革”“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助力提升员工数字技能”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广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尝试。

文字:覃凤春 图片:覃凤春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