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敢相信。”这句像笑话一样的话,是频繁出现的视频号营销的模板开头。
我无意追赶时髦,但面对广东陈皮街“干仓陈皮仓”的时候,这句话鬼使神差地在脑海里直接蹦出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是万万不能想到---陈皮的陈化仓是如此的壮观。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陈皮堆积在架子上,高高地堆叠在一起;一筐子一筐子的陈皮,整齐的码在架子另一端。巨大的仓库,全是密密匝匝的陈皮,空气中弥散着浓浓的陈皮的香味,还有金钱的味道。

这就是陈皮仓。我们平日里视为宝贝的,放在玻璃瓶里的,需要时,用力揭开玻璃塞口,小心从里边取出一枚。这样的惯常的生活场景,在陈皮仓全然看不到。它就那么奢侈的、豪放的、阔绰的摆放在架子上。成堆成堆的。你仿佛听见袋子里的陈皮,在静静地呼吸,平稳地、安详地,通过粗织物的网眼,呼吸吐纳。陈皮的陈年老香慢慢地溢出来。“干仓陈皮仓”保温保湿,常年恒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陈皮才能做一个安静的大梦。等待着在一年的某一个时刻,被唤醒,去天地间晒晒太阳,然后又年复一年,沉入睡梦中。

新会陈皮,“原产于新会,富藏于东莞”。东莞藏“皮”,可谓卧虎藏龙。东莞人玩陈皮比较早,收藏量比较大,有较多的藏“皮”大户。东莞人收藏陈皮的普遍性不亚于收藏茶。
新会每年约有30%的柑果、新皮、陈皮会流往东莞地区。目前新会柑年产量超万吨,推往十几二十年前的1000多吨、2000多吨的保守产量,且折合5%左右的产皮率(果品以100斤新会柑产5斤陈皮计算),再算上每年年份、天气、病虫害等的影响,虽说最终难以统计出一个具体的东莞藏皮数据,但全国收藏陈皮能达到“量级”规模的地区,除了新会本土,另一个就是东莞。

跟新会本地陈皮“边藏边卖”的特点不同,每年从新会流往到东莞地区的陈皮,往往“只藏不卖”,很少往市场流通,至今也并未出现过大规模往外“走”的现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东莞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陈皮储藏规模。
东莞目前保存有体量最大的年份老陈皮,数量最多的正宗新会干仓陈皮——“莞仓陈皮”。广东陈皮街“干仓陈皮仓”就是一个小小的例证。

东莞人藏“皮”的习惯从传统走到现代,极具自然普遍性,已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除了东莞民间有很丰厚的资本力量,资本又热衷收藏,东莞藏茶、藏“皮”,还有其非凡的“空间”理念。
“空间”不单指一栋楼的狭义式空间,比如东莞人会将一栋楼改造成一个合适的收藏陈皮的场地,“空间”更是上升到专业仓储的层次,如广东陈皮街“干仓陈皮仓”这种“空间”理念,这是莞藏陈皮独一无二优势所在。
把新会柑皮储存在一个温度适中、干燥、通风透气的环境中,一切交付给时间。柑皮在这样自然的条件下慢慢发酵陈化,使其所含的物质自然而然的发生转化。
很多事情,你只要交给时间,它就会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