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网络预约出租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的时代,蓝色、橙色的巡游出租车(以下简称“巡游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撑起了流动的东莞。而如今在街上很少能见到巡游车的身影,那么它应该被淘汰吗?在东莞,人们正在努力守护它的荣光。
“巡网融合”2.0模式
网约车出现之后,巡游车的生存压力倍增。毕竟,相比站在路边招手叫停一辆巡游车,人们更愿意用手机下单叫一辆网约车。“巡游车将会被网约车终结”的言论层出不穷,为了行业自救,“巡网融合”的模式被提出,即允许巡游车“一车两用”——既可以招手停,又可以在网约车平台接单。
东莞是广东省第一个推出“巡网融合”的城市。2019年东莞在广东省内第一个宣布取消网约车资格证本地户籍限制,实现巡游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从业资格证的互认,同时让全市巡游车加入滴滴平台融合派单。出租车司机的订单密度提升,空驶率降低,收入和服务质量得到改善。
现在,东莞“巡网融合”模式进入2.0时代。11月23日,东莞市举行东莞巡网、巴网双融合发展签约发布仪式,东莞的9大出租车企业与滴滴进行签约,成为滴滴的车辆合作伙伴。“这标志着东莞彻底打破巡游出租车的身份差异,在滴滴平台上全面网约化。”滴滴出行东莞分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监刘丹说道。
刘丹介绍,这仅限于签约企业管理的新能源巡游车。司机可以自主申请,在滴滴平台上实现身份完全网约化,平台会给予无差别派单。合作的新能源出租车可以上架到滴滴“车商城”进行网约车司机招募,同时想加入滴滴平台从事网约车的司机也可通过租赁东莞新能源巡游出租车来实现。
东莞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叶启江表示,“巡网融合2.0”有许多亮点。对于主管部门,有利于推动行业融合,深化巡游企业发展转型;对于滴滴出行,有利于补充合规运力来源,提升线下安全服务和管理能力,并帮助传统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对于巡游出租车企业,有利于创新经营模式,获得线上流量支持,降低司机招募等成本,发挥线下服务、管理优势;对于司机,有利于增加订单,提高收入,增强身份认同感、归属感;对于乘客,出行选择更多样,出行体验得到提升。
巡游车自救、网约车企业合规、市民出行便利
尽管2019年,东莞就已实现了巡游车线上接单,但是并没有阻止巡游车的市场萎缩。
巡游出租车的数量在持续衰减。2020年6月底,全市共有巡游车1975辆;2023年底,全市共有巡游车1049辆。3年减少一半。
网约车恰好相反。2020年6月底,全市共有网约车22877辆;2023年6月底,全市共有网约车45565辆。3年增加一倍。
但与此同时,属于网约车行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人车”合规率低、新手司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而巡游车大多都是“老师傅”,运输经验更丰富,人车合规,是优质的运输服务资源。且对于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招手停的巡游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巡游车有优质的运力,网约车有低成本且灵活的获客渠道,两者融合发展,对于双方都是利好。
刘丹表示,本次东莞的巡网融合方案对滴滴来说也是一次观念的重大转变与突破,也是全国首创。希望能进一步赋能巡游出租车,增强其线上竞争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身安全以及合规化水平。
除了“巡网融合”,东莞交通行业的融合领域更是拓宽到传统的公交以及客运领域。滴滴出行联合广东粤运、东莞巴士、东莞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构筑“巴网融合”发展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乘客通过滴滴出行APP发起出行需求,客运、公交企业合理调配巴士、大巴运力,为市民出行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定制线路,让乘坐大巴出行变得舒适快捷。
今年以来,东莞市大力推动交通强市建设,推动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一环,也是提升群众出行体验、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
今年6月以来,出租车行业协会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受全市9家巡游出租车企业委托,针对巡游出租车发展的痛点以及难点,分别与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围绕司机招募、无差别派单网约化、司机服务质量、线下管理能力等方面作交流、探讨,这才初步达成符合东莞出租车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巡网融合方案”。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道路运输事务中心主任卢广基表示,为更好推动传统道路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交通运输局积极鼓励和引导传统运输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本次公交、客运以及巡游出租车与滴滴平台的合作,就是一次行业主动变革的积极探索与尝试。希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传统运输服务方式的变革,以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重新激发行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