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潮见 | 创新与传承,东莞时尚服装引领世界
东莞+ 2023-11-12 18:34:39

服装纺织鞋帽产业向来是东莞的支柱产业之一。擦亮“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名片,更是绕不开服饰这个时尚与潮流文化的载体。45年前,自引入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落户以来,服装纺织产业逐步在东莞实现集聚发展。可以说,服饰所代表的时尚,诠释着东莞都市潮流的“另一面”。

在新与旧的碰撞、传统与时尚的对话中,东莞走出了一条独特路径。如大朗毛织创造了温暖城市的时尚传奇,虎门服装则主动“走出去”以更开放的姿态玩转时尚,东莞非遗文化通过新锐设计演绎出非“遗”般的时尚,更多形态的传统服饰逐渐成为许多人彰显文化自信的载体。

秋冬交际,天气逐渐转凉,也是大家衣物换季的潮流时刻。你添的新衣,可能是一件适合南方冬日的针织开衫,可能是一件宽松炫酷的主题卫衣,也可能是一件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中式服装……每个人对服饰潮流的定义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选择。东莞潮穿搭,时尚你定义!带来温暖和舒适的衣物,以丰富的色彩记录和展示着东莞活色生香的城市魅力与都市潮流气息。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毛织潮,凝聚穿搭暖流

在秋冬天,毛织带给人温暖和安慰,犹如冷风拂过时,一个温柔治愈的拥抱。今年秋冬,东莞最潮的毛织穿搭答案,无疑写在“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镇。全球每5件羊毛衫中,就有1件出自东莞市大朗镇。大朗本地不产一根羊毛,却年产毛衣9亿件。这股以时尚为名的暖流,温暖了全世界。

11月7日至9日,第二十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以“时尚潮·东莞造”为主题,依托大朗镇毛织产业的传统优势,深度融合时尚潮流文化,展现世界毛织之都新风尚,让东莞制造美学引领毛织行业潮流。

如何以文化赋能毛织产业发展,引领穿搭暖流?近年来,大朗镇依托毛织产业集聚优势,以创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抓手,在产业中萃取提炼潮流毛织文化,通过潮流毛织文化与毛织产业的深度融合碰撞,打造潮流毛织文化多维度展示平台,焕发产业发展新势能、新血脉、新业态,以潮流毛织文化赋能毛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坚持“活动”造势,积极搭建毛织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不断拓展毛织文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把文化活动的人气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底气,让毛织文化充盈更多人的生活,从而带动毛织产业的蓬勃发展。今年“织交会”期间,以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为主舞台,结合“潮流东莞”火柴盒活动,以轻松的音乐party的形式,策划开展“毛线派对潮流音乐会”,通过潮流音乐文化与毛织产业的碰撞,以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接触毛织文化、喜爱毛织文化,激发毛织产业发展新动能。

又如坚持“品牌”造势,发起“大朗优选”+文化行动计划,筹划举办大朗镇首届毛织主题文创产品征集活动,丰富潮流毛织文化内涵,唱响大朗毛织之音。结合“潮流东莞”建设,推动形成新型文化空间植入毛织工艺美术新业态,打造系列集体验、打卡、互动于一体的毛织文化“微特精”空间,为毛织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活动载体。

大朗毛织如今到底有多“潮”?是新潮,也是热潮!近日,走进大朗镇巷头社区,晚上9点多,多家毛织企业依然灯火通明,路上运输成品和半成品的车辆络绎不绝,一片繁忙的景象。由于产品的设计不断改良迭代,工厂每天都需要赶工期,目前正值销售旺季,多家工厂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以满足市场需求。有商家表示,今年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50%,近段时间的发货量明显增加,市场比较火爆。据了解,近年来,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市场开始追求款式多元化。毛衫厂也从以前接大批量单一款式订单向多元化小批量订单转型,以迎合市场的变化。

一丝一缕、一针一线、一经一纬,串联起时光,串联起生命,连接着情感,也连接着世界。大朗毛织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产品,更是审美、文化的精髓和载体,是潮流东莞的重要元素之一。

时装秀,激活城市活力

在东莞,时尚就是生活,潮流已融入城市基因。如果想知道今季上新的服装款式有哪些,走上街头看看,或许能在不同的时装秀中找到答案。这个月初(11月3日),一场吸睛的街头时装秀点亮了莞香印巷。

2023湾区文采会以“文采潮流 融湾共生”为主题,莞香印巷作为分会场之一,致力于通过艺术生活节活动拉近广大群众与时尚的距离,带大家一同领略“潮流东莞”风采,共创时尚湾区。活动联合了六大品牌,携手新锐设计师,共创时装盛宴。包括卡蔓、恩咖男装、木棉道、MOVEUP幻走、IN+等六大知名本土品牌,以及湾区新锐服装设计师郭霄霄、吴雪凯、钟才、黄文萍、曹亚箭等共同打造服装展示与走秀,为市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时尚盛宴。

记者在时装秀现场看到,各品牌的展出服装风格迥异,元素多元,其中有一个以“宠物系恋人”为主题的潮牌服装,以温暖的多巴胺色彩和青春理念吸引着年轻人。东莞市文化馆龚利曦是本场活动的负责人,她表示,东莞的服装潮牌还有很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童装市场仍是一片蓝海,高质量发展童装产业是未来必然趋势。

而关于这种街头时装秀的尝试,东莞当然不是第一次。2018“东莞杯”中国少儿超模大赛,选拔优秀童模亮相广东时装周,递出东莞童模孵化基地新名片。2019年,东莞市文化馆以“东莞智造,制造未来”为主题举办的2019东莞国际童装时装周,正是立足东莞城市发展定位和童装产业优势进行策划,举行12场专场时装秀,为国内外尤其是东莞本土童装品牌、企业机构、设计师搭建了一个专业展示交流平台,促进东莞童装产业从传统制造向品牌智造迈进,还邀请广大市民走进秀场,深入沉浸到城市时尚活力的气息中去。

时装秀,是时尚与受众的一次深度交流,也是城市潮流文化的活力呈现。说到这里,不得不提11月16日-18日,将在东莞虎门举行的2023世界服装大会。这是首次由中国发起的世界服装大会,将聚焦“全球合作,共创未来”的主题,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东莞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承办,旨在全球范围内为世界服装产业的合作共赢构建长效沟通机制。

服装服饰产业是虎门一张亮丽名片,首届世界服装大会选址虎门,是对虎门深耕服装服饰产业成果的肯定,更是虎门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见证。届时,来自全球服装行业的时尚精英,包括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围绕“全球合作,共创未来”的大会主题,通过开幕大会、主题论坛、时尚盛典以及卫星会议等重磅多彩的活动,共话行业未来大势,为世界服装业界搭建起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时尚平台。同时,进一步擦亮“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名片。

传统+N,引领国潮传承

时尚不止一种,潮流有多种探索方式。近年来,走在东莞的街头巷尾,各类活动现场,总能看到束发盘髻、衣袂飘飘的汉服爱好者,服装时尚的多元涌现,国潮早已成为新的风景线。如今年以来,拥有非遗工艺价值的“古风”服装马面裙等新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装点着城市的现代化街区。

在东莞服装行业坚守传统工艺23年的“木棉道”创始人徐爱东,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引领着服装“国潮风”,马面裙正是她们推出的产品之一。她认为,服装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理念的载体,看到现代的青年人对新中式服装的喜爱,希望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在东莞,对于“传统文化+服装”这样的探索方式并不少见。就在莞香印巷的生活节上,根植于东莞传统疍家服饰的艺术性研究成果 ——“水墨丹韵”系列、扎染与非遗结合等服装,无不以更贴近受众需求的方式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

而早在2017年,东莞就启动了非遗原创服装巡展项目,探索实践“传统文化+服装”的产业模式,邀请了44名国内优秀设计师设计制作了34件非遗服装作品,覆盖32个镇街的非遗元素,代表着国内一流的服装设计水平,获得了时装界人士的高度认可,使东莞非遗成为社会热点和时尚焦点。后来该项目入选2022年广东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并于今年3月亮相“时尚岭南 非遗新造”2023年广东非遗服装服饰展示交流活动暨优秀案例作品发布会,大范围刮起一股“莞潮”旋风,让大家全面领略东莞非遗之美,更充分彰显“潮流东莞·非遗新造”的独特魅力。

今年8月,“盛世华裳·礼乐华章——黄小东非遗服饰秀” 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隆重上演。伴随悦耳的礼乐声,来自唐代的仕女、明清时期的画中人、近代的旗袍女子迎着观众一一走来,献上一场古韵十足、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这是在东莞深耕传统服饰传承的青年艺术家黄小东的高光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还融合了东莞非遗项目“莞草编织技艺”,和拥有“东方女性的晚礼服”称号的旗袍,打造了系列亮眼的跨界“潮”品,获得广泛关注。“时代在不断更迭,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也在结合当代潮流创新设计进行创作。”黄小东表示,在古装造型中,她带领团队利用“古今结合”手法,争取让非遗“活过来”。当天的观众席上不乏年轻面孔,描绘着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画卷。

不得不说,关于服饰潮流,在东莞有太多可选择的答案。毛织潮流、跨界传承……东莞时尚服装引领世界潮流。这个秋冬,也总有一种潮流属于你,总有一种时尚由你来定义。

文字:谢冰莹 图片:谢冰莹 受访单位供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