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个月以来,全国各医院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较多,并有持续增加趋势。除了常见的西医治疗外,东莞市中医院中医师表示,中医多种疗法,配合西医治疗效果更好,以下将为家长们介绍有关支原体肺炎的科普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妙招。
原由: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是致病“祸首”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但又比病毒大的微生物,也是最小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支原体有多种,其中肺炎支原体是使宝宝致病的“祸首”。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主要经过飞沫传播。当病人打喷嚏时,肺炎支原体就会随飞沫而出,进入被感染者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但并不进入血液。粘附在上皮细胞的支原体从细胞中吸取营养,引起细胞损伤,此外,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加重细胞的损害,引起各种病症。经过两到三周的潜伏期后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发病初期有咽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两到三天之后,可以出现明显的阵发性刺激性的咳嗽,这种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类似百日咳样咳嗽,也可表现为咳少量黏痰或者是黏液脓性痰。严重者还有胸痛、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有时体温正常后,仍可遗留有咳嗽。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自身感觉症状重,但是经过胸部体检,没有异常的体征。患者全胸片检查、CT检查结果差异很大,有的病变轻微,有的病变很广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可增高,可降低,也可正常。
药物治疗:主要有四类,分病情和年龄来使用
1、抗感染药物: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阿奇霉素、红霉素为首选药物,但容易耐药,也可选择克拉霉素。此外,尚有新型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8岁以上)可供选用。
2、祛痰药物: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常用的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通过口服、静脉输液、雾化等祛痰,效果显著。
3、止咳药物:临床多选择口服丙卡特罗、氨溴特罗等,病情较重时可以选择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可以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降低气管反应性减轻咳嗽如孟鲁司特钠。
4、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给药,吸入给药可以有效改善急性期的症状,减少咳嗽频率,最常用的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口服给药主要适用于中度发作患者,以泼尼松为主,静脉给药可用于重度急性期发作,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为主。
温馨提示:为保障用药安全,需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规避可能的用药风险。
中医治疗:针对症状,主要有4种外治疗法
东莞中医师介绍,常见治疗此病的中药有炙麻黄、杏仁、款冬花、地龙、黄芩、射干、蝉衣、僵蚕、前胡、沙参等。中成药可选咳喘静糖浆。在吃药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吃生冷、过甜、过咸味的食品,忌口刺激辛辣食物,多吃苹果、梨等水果。中医外治法对此病也有良效。
中药封包:选用特定配方的药物,通过对穴位进行化学性、热性刺激,可疏通经络、镇痛消炎、调节人体的肺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
小儿推拿:五指一门,包括清(肝、心经),补(肺、脾、肾经),揉板门。按揉膻中、天突、双肺腧穴100次。
刮痧:主要用于退热,可以轻轻地从上往下刮孩子的背部的膀胱经(红色)、督脉(蓝色),刮到出痧(即小出血点)即可。鲜红色的痧代表体内热象重,暗紫色的痧代表体内寒湿、痰湿重。
耳穴压豆:交感、肺、咽喉、大肠、神门、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