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潮流,融湾共生”。11月3日-5日,全国文采会“东莞站”——202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以下简称“湾区文采会”)在莞举行。从2018年的203家参会主体到2023年的近900家,产品从2000多个到今年的16000多个,湾区文采会吸引力越来越强,近悦远来,通达湾区。

风雨六载,湾区文采会不断创新、持续升级,架起供需精准对接的桥梁,跨越文旅行业的信息孤岛,照亮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美好前景。万千企业文采荟萃,携手共赢,引领潮流,融湾赋能。
于“产”,绘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美好画卷;于“城”,铺开潮流东莞与人文湾区融合共生的活力图景;于“人”,书写业内人士与市民群众各美其美的动人篇章。
产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
湾区文采会,关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深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之名,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
从2018年的东莞首届文采会到2023湾区文采会,每一年都能在文采会中看到莞邑木子美学创始人黄小东忙碌的身影。“最受市民欢迎参展商”“成交量最多参展商”“成交额最高参展商”……六年同行,六年成长,黄小东与她的莞邑木子美学,始终坚守初心,一步步发展壮大,与湾区文采会一同奔赴更大的舞台。今年的湾区文采会,黄小东又收获不小,共签订7份合作意向单,达成合作意向金额148万元。“我的初心源于传承,我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通过‘湾区文采会’这个平台可以走得更远。”

像莞邑木子美学这样与湾区文采会共成长的企业,不在少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拼酷国潮IP最好的土壤,拼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底,向世界诠释中国潮范儿。”在2023湾区文采会开幕式上,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毛分享了企业与湾区文采会“美美与共”的动人故事,见创新、见成效、见情怀,“与光同行,让国风流量成为文化的流传密码。”
光,这也是广东拙见文化创始人田延友在“答案中的文采会”提到的关键词之一,“方向如果是一道光,它也会照亮同行的人。”田延友认为,湾区文采会的平台,成就了很多曾经孤独,却带着温暖、需要温暖的企业。他们因为需要帮助而彼此看到、相互依赖、共同进步。同时,他们也把“小我”的价值和大湾区的无限可能,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在湾区文采会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其实,湾区文采会就是这一道指引方向的光,让更多企业不再孤独,看到希望,开始主动融入大趋势,看到大未来。”

2019年升格为“湾区文采会”,2020年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2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历经六年的积累与沉淀,湾区文采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文采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得的是,湾区文采会常办常新,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如2023湾区文采会围绕莞邑文旅资源、香港创意设计、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元宇宙数字文化、青少年研学等主题,创新举办6场创想会,进一步促进优质产业资源对接,推动一批创新合作项目落地。
文化“蛋糕”越做越大,同行者获得感越来越强,与湾区文采会的粘性越来越高,每年赴一场“双向奔赴”之约,渐成习惯。

潮流湾区馆潮味十足 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
城
潮流东莞与人文湾区融合共生
湾区文采会,关乎一城、一湾,以潮流之姿、融湾之势,赋予“潮流东莞”“人文湾区”更多的想象与可能。
起步于东莞、走向大湾区、走向全国的湾区文采会,六年来,始终与东莞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保持同频共振。“潮流东莞”,是“双万”东莞正着力擦亮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从跟随潮流到如今的引领潮流,湾区文采会一路“潮”前,勇立潮头。
以“文采潮流,融湾共生”为主题的2023湾区文采会,更是将潮流属性拉满,全面立体彰显“潮流东莞”“中国潮玩之都”独特魅力,“文化+潮流”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应有尽有。

文采会期间,现场产品展示和潮流活动从白天延续到夜晚,湾区文采会元宇宙虚拟展厅2.0版本上线,潮玩产业、数字文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夜间经济等新热点、新业态,绚丽登场。
十大专区,各有各的“潮”。在潮流湾区馆,哈一代、网演中国、珠海演艺、广州共量艺术设计等企业牵头打造潮流空间,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化与潮玩、创意融合的美妙。在数字艺术馆,乳圆文化、领秀光电、环宇文化、惠众科技等携数字文化新产品亮相,线下裸眼3D、全息投影给观众带来极具科幻感的“沉浸式”体验。在人文美学馆,莞邑木子美学、佛山舜晖服饰、江门文房雅集红木携潮绣、香云纱、新会家具等特色产品齐聚一堂,搭建文化美育休闲新场景,生动诠释“非遗+国潮”之美。
自升格为“湾区文采会”后,这一辐射整个大湾区的盛会,便被赋予了赋能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使命在肩,勇毅前行。“文采潮流,融湾共生”的主题,即是最好的回应。

“香港有一批很出色的设计师,我们需要帮助产品落地,我们关注到了湾区文采会的平台,希望强强联合,让香港企业拓展融入大湾区的更多渠道,探索无限的可能。”香港贸易发展局展览及数码业务部业务发展主管廖咏仪在2023湾区文采会开幕式上说。
2023湾区文采会特设港澳创意馆,引领观众开启对“黄金大湾区”优质生活方式的自由探索。今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ACE创意教育协会(香港)等单位和企业,均参与了湾区文采会。香港创意馆展示了来自香港的10多位青年设计师的作品,通过影像讲述设计初衷与思维过程,用实体产品展示细节,带领大家沉浸式感受亚洲国际大都会的时尚气息。
可以预见的是,在湾区文采会的平台上,将会呈现更多潮流东莞与人文湾区融合共生的精彩故事。

人
业内人士与市民群众各美其美
湾区文采会,关乎城,更关乎人,不仅是融湾共生的大平台、行业发展的现场会,也是市民的文化嘉年华、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专业人士可以透过这场行业盛会,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增强本领。2023湾区文采会,配套举办多场高质量行业活动,包括中国文化馆之夜、中国文化馆发展历程展,以及“说文·湾区文化说”“东莞非遗说”圆桌会。
11月3日,李宏、赵保颖、王全吉、杨乘虎、谢有顺、田延友等1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说文·湾区文化说”,在专家主题发言环节,围绕“新时代文化馆的使命与担当”“一座现代文化馆的实践与可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运营”“关于文采会的热运行与冷思考”“岭南文化的现代视野”等主题,聚焦文旅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路径。

11月4日,蓝海红、宋俊华、关溪莹、谭志红、朱钢等5位来自政府、高校、媒体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东莞非遗说”圆桌会,围绕“非遗赋能乡村振兴”进行探讨,从生态、人才、产业、传播、旅游等不同角度,为东莞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场场干货满满的“头脑风暴”,一个个聚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让业内人士来了一次精神洗礼。其最终目的,便是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这也是湾区文采会始终坚持的原则——以人为本。
2023湾区文采会内容丰富,让市民群众在文采会上体验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发展的新姿态,感受文化点亮美好生活的新图景。通过参加第二届“非量产”生活节,以逛市集的方式,感受“文化+音乐+潮玩+美食”共融所带来的全新体验。

文采会期间,东莞市文化馆还协调东莞全民艺术普及联盟51个培训机构让利600多万元,提供9987个优惠艺术培训名额。
湾区文采会,惠民不止步,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