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为数学着迷?东莞这所小学有方法
东莞+ 2023-10-16 12:18:04

最近,“枯燥”的数学在大朗镇崇文小学火爆“出圈”了。

10月11日到12日,大朗镇崇文小学以“智趣数学”为主题,连续两天开展数学嘉年华活动。50多项有趣好玩的数学比赛、游戏,不仅让全校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魅力,也让许多教育者把目光聚焦在这所普通学校。

要知道,数学作为发现和描述客观规律的工具,数学教学不单单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发现知识及规律产生的过程,长一双充满智慧、善于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眼睛,一直是学生学习的痛点、难点,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让学生为数学着迷?大朗镇崇文数学科组开展了哪些内涵式变革?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东莞日报记者走进了这所小学,和老师、同学们聊了一整天。

在游戏中“玩转”数学

数学嘉年华活动期间,大朗镇崇文小学数学科组充分挖掘数学和生活的连接点,体现数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融合,数学学科与游戏融合,精心设计近50项数学游戏体验活动。

七巧板、智慧珠、变脸魔方、华容道、叠叠杯、搭积木、重力四子棋、乘法游戏……同学们相约走出课堂,走进游戏,“慧”玩数学。

在“玩转魔方”项目比赛中,随着裁判的一声“开始”,选手们全神贯注,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小小的手指灵活自如,敏捷的思维高度集中,以智慧加速,和时间赛跑,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将魔方复原。短短的几十秒内,原来杂乱无章的魔方又重回规整,红的耀眼、绿的清新、蓝的空灵,整齐、划一、美观,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又锻炼了数学思维。

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欢乐与知识的双重享受,点燃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激情。全体学生全情投入、乐享其中,一起畅游在数学世界的海洋里,在趣味“玩耍”的游戏中探索数学问题,在生活实操中感悟数学价值,用炽热的心领悟数学的魅力。

“在游戏中思考简单实用的数学问题,我发现数学竟然这么有趣、好玩。”一年级(4)班的彭慧浚小朋友爱上了奇妙的数学,觉得学习数学就像在趣味乐园游戏一样有劲儿。

六年级(3)班的郭宇鹏同学是学校的“数学小达人”,不仅能快速地解答数学问题,还能从不同角度阐述数学趣味问题。“这次数学嘉年华活动,让我们畅玩趣味游戏,巧用数学知识,尽情享受数学乐趣,体验了一个有意义的数学节。数学不是脱离生活的,而是源于生活,未来将继续用数学思维提升自我,尝试用数学的力量,改变自己的生活。”郭宇鹏开心地说。

建设“思趣交融”数学课堂

孩子们若有所思的神情,开心的笑脸,都表明这是一场极其成功的数学嘉年华。而这场数学嘉年华背后,是大朗镇崇文小学近年来积极探索、着力打造的“思趣数学课堂”,在小学阶段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思考。

建设“情智互动课堂”是大朗镇崇文小学于2019年提出的课堂改革措施。大朗镇崇文小学数学科组长何庆如介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发现,数学课常常被学生、家长误解,希望通过课堂改革,使得在课堂上老师能激情澎湃,灵动机智,游刃有余;学生精神抖擞,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智慧碰撞,如沐春风。

为了打造“情智互动课堂”,大朗镇崇文小学先后引进“华师教育研究院”“生本教育专家梅馨老师”指导数学科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建设。虽然老师们熟练使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发言大胆了、积极了,“互动”有了、多了,但是“师生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状况却与期待有所差距。

“对此,我们深入剖析,发现两个原因。一是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二是数学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何庆如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趣味化课堂教学内容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两者其实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融合一起,产生‘1+12’的教学效果。”于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大朗镇崇文小学修订课堂改革的目标,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建设“以趣激情,以趣启思,思趣交融”的“思趣交融”数学课堂,让学习深度发展。

何庆如告诉记者,趣味和思维的相融,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引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思维能力,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有效教学提升。趣味化是教学的策略和手段,思维提升是教学的目标,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以数学思维培养作为教学目的,以趣味化作为路径,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活动开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围绕着“思趣交融”数学课堂目标,大朗镇崇文小学数学科组深入分析和研究自带解决的新课标实施水平问题,深化课堂改革,大力开展有效教研,师设计更贴近孩子生活的数学应用场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022年,数学科组入选东莞市第二批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使学校数学学科建设方向更明确、力量更集中,为继续深化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养分和动能。

师生情感交融、智慧碰撞

在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保持求知欲和创造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在大朗镇崇文小学,数学老师们正在践行着这样的数学理念。

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策略符合小学生的求学及认知方式,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之门,对落实数学高效课堂理念有很大辅助作用。大朗镇崇文小学数学老师遵循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理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促使小学生形成应用性数学意识。

在采访过程中,何庆如始终强调,数学学习不仅限于40分钟的课堂,打造“思趣相融”的数学课堂的同时,也是在构建“思趣相同”的数学学习。大朗镇崇文小学通过课前的兴趣培养、预热和课后的“思趣作业”拓展,同步支撑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

课前,使用课前小游戏来代替以前的课前计算练习,做到以趣激学。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课前游戏:如一、二年级扑克凑十游戏,扑克消消乐等;三到六年级抢数字游戏、24点等。通过3分钟的课前小游戏,把数学融入游戏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推理能力等。

课后,在思趣作业上下功夫,让数学作业变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趣探”作业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掷骰子”“一亿有多大”“节约用水”等主题探究;“趣讲”作业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展示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开展“数学诠释者”活动等;“趣写”作业让学生用数学去解释生活、指导生活,学生通过文字将数学思维更丰满地呈现出来,如手抄报、思维导图、数学漫画等。

除了常规作业,大朗镇崇文小学还尝试通过思趣活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每学年都会举行数学素养周活动,按年级举行各类数学游戏比赛活动,科组还结合社团、430课后托管,开展丰富的数学趣味思维小课程。

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课堂是有限的时空,所以不能揠苗助长;课堂又可无限地延伸,所以不必苛求一节课的容纳。”大朗镇崇文小学校长陈晶深以为然,她认为,课堂的“思趣”恰恰体现在教学上的为与不为、取与舍、严谨与粗放。

“我们舍弃对功利及效率的追逐,而是力争自由轻松的情感交融。我们从‘情智互动’到‘思趣交融’的过程,并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用更加实效的方式来打造我们梦想中‘师生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数学课堂。”陈晶表示。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记者 刘召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