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谁最容易有?如何控压?专家解答→
东莞+ 2023-10-12 17:35:41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谁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降压要减盐,高危早知道。”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王晔带来高血压防治科普,提醒大家注意提醒家中相关人群预防相关风险。

谁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呢?

常见的高血压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六类人群:血压正常高值者(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的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者;长期膳食喜欢高盐者;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者;年龄≥55岁者。

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摄盐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外,还有:

吸烟饮酒:酒精和烟草中的成分,会导致心脏搏动频率增加和血压波动,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超重和肥胖: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就是腹型肥胖、肚子大的人群,内脏脂肪含量更高,同时罹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情况较多,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重点是把腰围减下来。

血压正常高值:在高血压的边缘,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成为高血压。

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是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二级亲属指一个人和他的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里患高血压的人越多,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对于父母兄妹有患高血压的人群,建议要经常测量血压,早诊早治。

重点提醒:

高血压一方面是遗传父母的高血压基因,一方面也要关注共同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比如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

如果父母偏向肉类和高脂肪食品,子女也很大可能有同样的饮食生活习惯,这样共同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共患高血压、高血脂等。

年龄:年龄越大,血管弹性降低,更容易出现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一些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也比较常见,比如心源性高血压和肾源性高血压等等。

高血压高危人群如何定期检查血压?

对于以上高血压高危人群,建议必须定期检查血压,至少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

发现血压超标,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接受规范的管理和治疗,减少高血压带来的靶器官损害。

哪些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控制血压?

对于高血压高危人群,不建议马上服药,而尽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来消除或者延缓高血压的发病。

建议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主要是要:荤素搭配、规律饮食、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各种食物成分营养要均衡,每天要摄入15种以上食物种类主食要粗细结合,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多吃白肉,少吃红肉等等。

适量运动:

尽量每天都有足够的运动,以消耗热量的有氧运动为主,加上耐力运动、关节运动、阻力运动等等。

建议至少每周运动5天以上,每次达到中等体力运动至少30分钟。

据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每天平均6000步中等强度的快步走,才能维持“吃动平衡”,不至于发胖。

高血压患者和老人注意选择舒缓的运动,循序渐进,注意运动前后的热身和缓冲运动,不要马上开始或者停止,以免对血压造成过大的波动。

减盐控油:

减盐控油对于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都非常重要。

1.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在日常生活选择中要注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如动物脂肪(鱼油除外)和棕榈油。

因为饱和脂肪酸可以多次烹炸,有些还比较香,因此要注意很多食品加工油,比如面包、蛋糕、煎牛扒常用的黄油、炸薯片薯条常用的棕榈油,注意减少相关食品的摄入。

2.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比如常见的各种植物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山茶油、花生油、大豆油等,还有各种海鱼都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3.尽量不食用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营养标签写有“氢化植物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的食品,以及咖啡奶茶常用的“奶精”,都含很多反式脂肪酸,还有很多油炸和烘焙食品里也都含反式脂肪酸,建议尽量少食用。

这三种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截然不同,简单来讲:

反式脂肪酸很容易沉积在血管里,是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之一。

饱和脂肪酸也不好,也容易沉积到组织和血管里,但可以被人体利用消化。

不饱和脂肪酸是好的脂肪酸,不但容易被人体利用,而且还能帮助清除血管,是人体血管的清道夫。

4.戒烟限酒

吸烟是高血压的风险之一,尼古丁和烟碱等香烟里的多种成分都会导致血压增加和血管收缩。

酒特别是白酒,短期可以扩张血管,但同时会增加心脏波动的频率,实际上会导致血压升高。

同时,酒还会对心脑血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有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要坚决戒酒,注意饮食健康。

5.心理平衡

良好愉快的心态可以舒缓和降低血压,注意避免大喜大悲、强烈的心理刺激和抑郁、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对血压造成不良的影响。

6.规律作息

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要规律地生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有失眠或者严重的打鼾,要注意对症治疗。如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要及时就医,以免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给心脏和血压造成巨大负担和波动。

避免久坐不动,比如长时间打麻将,再加上娱乐过程中突然产生的情绪波动、体位变化,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的风险。

文字:记者 刘召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