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缘何再起
新华社 2023-10-10 09:34: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0月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天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

冲突目前仍在持续,已致双方超过1100人死亡、超过4000人受伤。位于东耶路撒冷的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巴勒斯坦办公室8日晚发表声明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至少1.75万个家庭、超过12万人流离失所。

巴以战火纷飞震惊世界。巴以为何爆发大规模冲突?冲突何时能止息?走势将如何发展?对全球影响几何?

■这是10月8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拍摄的一座被以色列空袭炸毁的清真寺

1/巴以大规模冲突前发生了什么?

10月7日,哈马斯发起规模空前的偷袭,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继而猛烈报复,誓言让哈马斯付出沉重代价。

一直以来,围绕领土、宗教和政治等问题,巴以冲突不断。而此次军事行动是哈马斯自2021年5月以来再次同以色列发生大规模冲突,袭击所造成的以色列人死亡人数超过过去的任何一次冲突。

冲突频发

以色列一向把哈马斯视为宿敌。不过,2021年5月在加沙地带一场持续10天的冲突中重创哈马斯后,以色列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以期维持加沙地带稳定——适度放宽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到以境内或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打工的限制,同时维持对加沙地带高压封锁,不时发起空袭。

哈马斯2007年6月通过武力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手中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后,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把那里变成“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

过去18个月,加沙地带局势相对平静。今年5月,以军空袭加沙地带,炸死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3名高级别成员,以报复杰哈德火箭弹袭击。按照路透社的说法,杰哈德近期同以色列冲突时,哈马斯大多作壁上观。

约旦河西岸则频频发生暴力冲突。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去年12月再度出任总理后,以色列政府在巴以问题上更趋强硬,在约旦河西岸强化突袭搜捕甚至发起军事行动,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尤其是,今年7月,以色列国防军对杰宁地区发起大规模空中和地面打击。这是近20年来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导致巴方10余人死亡、约140人受伤。

据法新社援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官员说法报道,从今年年初到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巴以冲突已经导致大约250名巴勒斯坦人、3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

情报失败

哈马斯偷袭以色列前一天,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50周年。这场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正值犹太节日赎罪日,以色列被叙利亚和埃及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现在的情况与那时非常相似,”原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吉奥拉·埃兰德告诉路透社记者,“正如我们所见,这是一次协调非常良好的进攻,完全出乎以色列意料。”

估计有数百名哈马斯武装人员7日炸破以色列修筑的隔离墙,乘坐摩托车、皮卡车、快艇、动力滑翔伞,从陆海空潜入以色列南部多达22个城镇或集体农庄发动袭击。以色列国防军人员和装备损失甚多。主力部队纳哈尔步兵旅旅长乔纳森·斯坦伯格在交火中阵亡。巴方声称俘获数十名以军士兵。

以军发言人说,以军8日早上夺回斯代罗特镇遭巴方武装人员占据的一座警察局,在另外两个镇“解决”巴方枪手挟持人质事件。

以色列驻法国大使拉斐尔·莫拉夫7日接受法国欧洲第一电台采访时承认,面对哈马斯这次偷袭,“我们没有充分准备好,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防备”。他认为这是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失败,“因为通常我们本该有所防备”。

“这是一次情报失败,不可能不是这样。”现供职于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原美国政府高级情报官员乔纳森·帕尼科夫认为,以色列原以为对付加沙地带的多重手段奏效,但事与愿违。

内忧外患

路透社报道,对以色列人而言,同胞横尸街头,军民遭哈马斯武装人员擒获并押回加沙甚至游街示众,这些场景会带来深深震撼。一天之内,超过250名以色列人丧生、1500多人受伤,这种单日损失对以色列而言前所未有。

按照美联社的说法,哈马斯这次偷袭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构成重大挑战。1973年“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遭受巨大损失,尽管后来扭转战局,但时任总理果尔达·梅厄承受巨大压力和责难,次年黯然辞职。这场战争也促成内塔尼亚胡所属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诞生。

本轮巴以冲突正值以色列内部混乱之时。内塔尼亚胡寻求司法改革削弱最高法院权力,而自身因牵涉腐败而吃官司,在国内引发以色列历史上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

美联社报道,示威者指认内塔尼亚胡试图攫取权力,令以色列社会发生分裂,并且在以色列军队内部引发骚动。为抗议政府强推司法改革,数以百计预备役人员威胁拒绝征召,一些中下层军官也参与抗议。这让人怀疑面对多条战线的以军能否保持凝聚力、战备状态和威慑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以色列应对哈马斯自南面制造的威胁之际,在北面,黎巴嫩真主党武装8日宣布对以色列占领的萨巴阿农场三处以军阵地实施了火箭弹和迫击炮打击,以展现对“巴勒斯坦抵抗事业”的支持。

美联社说,内塔尼亚胡政府支持者原本期待内塔尼亚胡及其强硬派阁僚能对巴勒斯坦立场更强硬、回击更严厉。然而,随着舆论抨击内塔尼亚胡应为这次情报失败负责,再加上以方死伤人数增加,内塔尼亚胡面临对政府和国家失去控制的风险。

■这是10月7日在加沙城拍摄的以色列军队空袭地面建筑造成的浓烟

2/以色列为何遭遇“重大情报失败”?

路透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以色列此次遭重创原因之一是出现“重大情报失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为偷袭行动谋划两年之久,并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情报战术”。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协助哈马斯策划奇袭,但此说法被哈马斯、伊朗和美国官员否认。

谋划酝酿两年

以色列安全部门前高级别官员雅科夫·阿米德罗尔8日告诉媒体,以色列遇袭反映出“情报系统和(以色列)南部军事机构的巨大失败”。以色列《晚报》7日也刊文说,以色列遭哈马斯重创缘于“重大情报失败”。

路透社引述一名接近哈马斯的消息人士和三名以色列安全部门知情人士说法报道,哈马斯“过去数月采用前所未有的情报战术误导以色列,在筹划大规模行动的同时,给外界留下不愿陷入与以色列的对抗的印象”。

这名接近哈马斯的消息人士披露,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仿建了一处犹太人定居点,用于开展登陆和攻击训练。与此同时,哈马斯想方设法让以方认为,他们更关心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的福祉,而没有兴趣挑起战争。

2021年5月,哈马斯曾与以色列发生大规模冲突。路透社称,此后以方寻求让加沙地带居民保持经济状况基本稳定,包括发放数以千计准入许可,让加沙地带居民前往以色列或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务工。

以方知情人士承认,安全部门确实被骗了,误以为这些人是来打工的,“他们让我们以为他们想挣钱,其实他们在暴动前一直参与训练”。此外,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缺乏防范的另一个原因是适逢犹太假期。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尼尔·迪纳尔说:“这是我们的‘9·11’,他们偷袭了我们……出乎我们意料,从海陆空不同点位出击。”

这名接近哈马斯的消息人士还披露,为保证袭击计划不外泄,甚至部分哈马斯领导人都被蒙在鼓里,就连参与行动的大约1000名武装人员在接受训练时都不知道为何受训。

伊朗否认参与

《华尔街日报》9日援引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别成员的话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军官协助哈马斯策划了7日的袭击,并于2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次会晤时同意发动袭击。

《华尔街日报》先前报道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伊斯梅尔·卡尼今年4月在贝鲁特协调不同武装组织行动,自此哈马斯开始与其他武装组织开展更紧密合作。

据报道,自8月起,相关武装组织代表与“圣城旅”领导人至少每周在黎巴嫩会晤两次。卡尼曾与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哈马斯军事领导人萨利赫·阿鲁里等人一同出席会晤。

然而,哈马斯高级官员马哈茂德·马尔达维在回应《华尔街日报》记者有关上述报道时说,此次袭击行动系哈马斯自主谋划。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也表示,伊朗支持哈马斯行动,但哈马斯“自主”作出与“巴勒斯坦民众合法利益相一致”的决策,“我方没有介入”。该代表团还批以方转移视线。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尚没有证据显示伊朗指挥或在幕后策划这次袭击,但(伊朗与哈马斯)双方肯定存在长期关联。”

■9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一所学校躲避以色列空袭

3/本轮冲突与以往有何不同?

在巴以爆发的本轮军事冲突中,哈马斯此次行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感到震惊”。

分析人士指出,这轮冲突与过去相比,主要有三点不同:首先是哈马斯先发制人;其次是哈马斯火箭弹袭击目标包括了过去很少针对的耶路撒冷;第三是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空中和陆地双重打击,巴武装人员越境进入以色列境内。

舆论认为,哈马斯此时对以色列进行打击有多重考虑。

首先,以军近期多次进入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生冲突并造成人员伤亡,对以色列进行报复可提升哈马斯在巴勒斯坦民众心中的形象。

其次,10月7日是以色列犹太新年、赎罪日、住棚节等多个节日长假的最后一天,此时是以方戒备容易松懈的时候,所以哈马斯选择这一时机发起行动。

第三,10月6日是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赎罪日战争”50周年,哈马斯选择7日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具有“象征性意义”,有利于提升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

4/巴以战火重燃将走向何方?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以巴冲突,哈马斯的行动目标是提升自身在巴民众心中政治形象,吸引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关注。而以色列此次遭到突袭,预计将加大对加沙武装人员的打击力度,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尚不明朗。

内塔尼亚胡7日宣布,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并指示动员预备役部队进行还击。截至目前,本轮冲突尚在持续。

分析认为,遭到突袭后,以色列预计加大对加沙武装人员的打击力度,落实内塔尼亚胡所说的“敌人将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但以色列军事分析家阿维·贝纳亚胡表示,与以往不同,这次冲突中有以色列人员被俘,预计以方反击措施将受到掣肘。

分析人士指出,局势发展可能还会受到以色列境内阿拉伯人反应的影响。以色列10月7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防止境内阿拉伯人加入冲突。阿拉伯人约占以色列总人口的21%。2021年5月,为声援加沙武装组织与以色列的冲突,以境内阿拉伯人与以警察发生暴力冲突。

此外,黎巴嫩真主党8日发表声明说,其军事组织向以色列占领的萨巴阿农场内以军阵地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以军同日发表声明说,以军炮兵正在攻击黎巴嫩境内炮弹来袭区域。双方此举使该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巴勒斯坦比尔扎伊特大学教授加桑·哈提卜说,此次冲突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安全和战略等层面。目前尚难判断冲突将持续多久,结局也很难预测。

5/巴以冲突对全球影响几何?

10月8日,美国宣布在地中海部署最先进航空母舰打击群,以显示对以色列的支持,并“加强地区威慑”。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9日说,他已指示以军“全面封锁”巴勒斯坦加沙地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拉娜·扎基·努赛贝表示,巴以最新冲突引发严重关注,预计安理会将就此举行更多会议。她强调,安理会许多成员认为,落实“两国方案”是彻底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途径。

沙特阿拉伯呼吁巴以双方保持克制,“立即停止战斗”并保护平民。沙特方面同时指出,当前局势是由以色列“持续占领、剥夺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并不断“发起挑衅”造成。

9日,路透社分析,这场冲突给本就因乌克兰危机升级受到冲击的全球稳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打击市场信心,且妨碍全球范围遏制通货膨胀的努力。

美国北方信托银行首席经济师卡尔·坦嫩鲍姆表示,任何经济不确定性都会妨碍政策制定,增加风险溢价,“尤其考虑到”发生冲突的地点位于全球主要产油区。

坦嫩鲍姆指出,市场走向将遵从具体的经济情景,此轮冲突是否会打破过往长期的平衡状态仍有待观察。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说,石油和股票市场可能因新一轮巴以冲突立即受到冲击。9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

路透社分析,中东是全球主要产油区,而且是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等主要国际航道所在地,外界将密切关注主要石油交易国以及像伊朗、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产油大国所作反应,以判断原油价格是否会继续攀升。未来几天债券和股票市场交易行情也会显示出市场对巴以冲突产生影响的预判。

除影响原油价格,新一轮巴以冲突还对全球经济信心构成冲击。按照路透社说法,定于本月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将着重评估处于波动中的全球经济的走势。同时,各国中央银行不仅要应对可能发生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同时还要缓解经济信心遭受的冲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同样可能受影响。美国III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师卡里姆·巴斯塔说,冲突可能导致油价攀升,给“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两方面都带来挑战,美联储需要确定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哪个才是更令人担忧的问题。

路透社分析,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影响将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更加清晰,冲突持续时间、激烈程度以及是否会外溢到其他地区等将成为关键因素。

据新华社

图片:据新华社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