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迎来了“四岁生日”。四年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已经成为东莞企业群众有口皆碑的“暖心人”,服务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贴心人”。
自2019年启动运行以来,市民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通过延伸群众办事窗口功能,从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拓展,群众办事更加便利。目前已为东莞企业和群众累计办理4,410,553件政务服务事项。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位于东莞市鸿福路199号,前身是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为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数字政府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于2018年4月启动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历经一年半时间完成改建扩建,于2019年10月8日对外启用。
据了解,该中心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共分四层,设有九大窗口服务区,三大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其中一楼为:不动产公积金业务区、公安业务区、婚姻登记区、公共企事业服务厅、中国邮政智慧政务服务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讲堂;二楼为:税务社保区、综合服务一区、综合服务二区、综合服务三区、IOC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三楼、四楼为优才服务中心和办公区。
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九大窗口服务区分设左右,各服务区窗明几净,“综合业务窗口”“咨询业务窗口”“出证业务窗口”一应俱全,服务人员端坐在前台,有条不紊地为群众办理业务。这是东莞的市民服务中心,是政府精心打造的政务服务“超市”,满足了百姓“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的愿望。
“建起市民服务中心前,有时我们办理业务需要跑多个部门,准备多份材料,往往办完一件事下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市民陈先生评价,建成后的市民服务中心,将所有业务部门搬迁到一个办事大厅,不但方便办事,而且环境相对而言也更加干净整洁,服务更加热情周到,“切实感到省心省力。”
截至2023年10月,中心共有50多个部门进驻,设有270个办事窗口,年均办理业务量超100万宗,其中综合窗口161个,除公安、税务、婚姻登记通过部门综合窗口对外提供服务外,其余政务服务事项均进驻了“全科”综合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一个窗办多项事”。
2019年10月8日开厅至今,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共办理业务4,410,553宗,其中包含实体窗口共办理业务2,299,746宗,自助终端共办理业务1,925,405宗(含公安、税务),不见面审批服务共办理了185,402宗,五星好评率为99.97%。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不设区县地市之一,东莞承载着超千万常住人口、超150万市场主体,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压力较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部署,聚焦市镇二元架构下的服务难题,四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服务跃升,成为“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不断助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那么,建成后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四年来又经历了哪些改革呢?如何一步步完成蝶变的呢?
2019年10月9日,就在运行的第一天,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就在全国首创公安业务“一窗通办”,打破各警种限制,成为全省典型案例;首创全域“云叫号”系统,联通全市所有部门和镇街,实现最优办、最快办、最近办;首创“结构精简化”梳理,统一收件标准,实现事项名称、受理尺度、收件清单全部统一。
2019年11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办理时长从3个月压减至最快50分钟,实现“交房即办证”。为深化“全市通办、跨城通办”,东莞市铺设2002台具备政务服务功能的自助终端,助力企业、群众24小时“自助办”“就近办”。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在广东率先实现水、电、气等市政公用业务“网上一键办”。
2021年7月,红领空间正式启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成为首个集市级党群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该中心是依托市民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集政治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宣教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全市性党群服务中心,是我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平台。
2022年6月15日,为进一步规范综合窗口业务标准,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出台《东莞市政务服务事项退件率管理制度》,中心根据制度要求,严控退件率,落实“两个10%”,追溯倒查每一单退件的原因,杜绝窗口人员不合理退件,因窗口人员个人原因导致退件率高于10%的,暂停人员收件。退件率从开厅之初21%降至2022年初13%,目前再降至2.3%。
2022年10月13日,东莞在全国率先实现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现场颁发了全国首张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发出的港资企业营业执照,标志着香港投资者在莞投资兴业将正式进入1小时办事圈,港人港企足不出户即可在内地办理营业执照,有效解决两地通勤不便、申请材料签名耗时过长等问题,进一步营造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推动莞港两地资源要素更加高效流通,交流合作更加深入融合。

i莞家、企莞家、市民卡,掌上办、随心办、随时办……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作为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改革缩影的“标杆大厅”,越来越多的服务,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责任。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被称为全国“最具综合软实力政务服务大厅”。
走进大厅,记者在大厅看见了一张张市民意见卡……
无论是来办理税务业务的企业家、办理医保社保的老人家、还是来办理生育补贴的新手妈妈,抑或是退役军人……在意见卡上出现的意见几乎都是“热情专业”“服务态度好”“耐心周到”“效率高”和大大的手写的“表扬信”这些高频词。
中心启用四年来,市民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政府建设为载体,开展“科技助老”“爱心助残”“志愿帮办”“母婴室示范点”等便民贴心举措,让政务服务更贴心、群众办事更省心。
在助老服务方面,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服务长者,包括免费提供老花镜、助听器、轮椅、日常药物及婴儿车等便民物资,导办台设立敬老服务专员;对预约、网办等系统优化,推出简洁版、大字版;指引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到单独洽谈室,使用绿色通道专人提供“一对一”“保姆式”辅助服务及业务办理。
在无障碍服务方面,根据无障碍建筑设计要求,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在总导办台设置低位操作台,公共区域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家庭卫生间、外广场室外盲道。截至2023年10月8日,市民服务中心一共为特殊人群提供107次关怀服务。
在志愿服务方面,市民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12月,致力于为办事群众提供位置指引、预约辅导等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陆续开展过“‘爱心启航,益起成长’小小志愿者培训”“便民暖人心,服务零距离”等10次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目前中心志愿服务队共有328人,总服务次数4201次,总服务时长10535分钟。
在母婴服务方面,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在6个办事窗口区域配置了母婴室。母婴室功能多样,包括哺乳区、护理区、休息区,同时配齐婴儿床、婴儿护理台、“T”形婴儿保护座、沙发、脚垫板、饮水机、恒温空调、餐巾纸、尿布等设备和物资,为母婴群体提供便利。
市民邓小姐:“办事非常认真,而且很热情,主动帮助解决问题,非常麻烦的事也不嫌麻烦,很认真讲解!”
市民林先生:“罗小姐服务态度非常好,耐心,细心,而且非常贴心,当场无法处理的问题也会想办法帮助纳税人处理,让身为普通市民的我感觉非常好,非常感谢!”
四年来,一封封表扬信,浓厚的感谢之情跃然纸上,一声声来自市民的“谢谢”,经常在政务大厅回响……

四年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市民服务中心获省级“首届市级标杆大厅”“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助力东莞在最近一次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全部指标均在优秀以上,12个二级指标满分、取得全国最佳表现。相关工作成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电子证照、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数据共享等获国办推广;公安业务“一窗通办”模式被公安部、省公安厅肯定,纳入国务院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的背后是全体基层工作者以青春、热血在没有硝烟战场上的不懈奋战换来的。
他们默默奉献、倾心服务,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高光时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青年担当。这个年轻的团队成立于2019年,35岁以下占比87.5%,是一支朝气蓬勃、担当实干、创新有为的队伍,截至目前,共服务群众超537万人次,办理业务4,410,553件,收到锦旗17面、牌匾4块、表扬2348次。
中心综合窗口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率先在全省开展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打造干实事、求实效、真作为的政务服务队伍。通过人员培训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事项梳理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的四个“标准化”举措,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窗口工作人员覃洁宜在采访中表示:“我入职1年,很幸运能够见证400万宗的诞生,我看到我们的服务范围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便民度越来越高,原来一些简单的线下业务,现在逐渐变成了网上办和自助办,我们还推出了套餐式的服务,多个许可证可以联合办理,群众只需跑动一次即可完成业务处理。”
法人片区业务主管祁晓君告诉记者:“我算是市民中心的老员工了,从中心启动的第一天我就在这里了,这4年陪伴着市民中心一起成长,从一开始的黄土地到现在的标杆大厅,各项服务、政策也都越来越完善,推出了如不见面审批、延时服务等服务政策,群众办事更便利了,我也为市民服务中心这4年的成长感到很骄傲。”
“四年来,市民服务中心与东莞的市民心心相印,时刻在一起。我们270多个专业窗口,一年超过一百万宗业务,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成绩单。”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张志云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以开厅四周年为起点,推出系列活动,如开展“媒体开放日”“志愿服务日”“群众体验日”等系列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来感受市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对我们的服务、流程提出优化建议;也会谋划“政务之星”“我与市民服务中心共成长”等系列活动,激发窗口团队活力,提振士气,提升业务技能与服务水平,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服务、更快的速度,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努力打造与广深一体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获得感。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东莞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
过去四年的温暖记忆令人难忘、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未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必当奋楫争先,勇立时代潮头,积极进取,不断突破创新,为全市企业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政务服务,争取更加瞩目的成绩。
●全国首个实现公安业务“一窗通办”;
●全国首个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电子化;
●全国首个实现港资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全省首个与市级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建设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
●全省率先与省粤财扶助系统对接实现政策兑现全流程标准化建设;
●全省首个建设统一知识库实现便民热线与综合窗口业务全链条统一;
●创新打造政务服务“五化”培训体系,全省第一批完成综合窗口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认定;
●完成省电子档案试点建设开展“预归档”改革;
●开展“两个10%”综合窗口业务退件率管理;
●构建“一平台多终端”体系实现同源同标、多端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