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疫苗有必要打吗?怎么打?东莞疾控回应→
东莞+ 2566-09-26 11:50:10

俗话说,宝宝一得病,父母半条命。一提到手足口病,相信家长们都不陌生了。

东莞疾控介绍,目前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虽然多数得了手足口病的娃都是轻症,但家长们也不要大意,它严重起来还可能致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

好发人群:

5岁及以下的儿童。

高发季节:

全年可发病,4—7月为主高峰,9—11月为次高峰。

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刷、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接近8成的重症手足口病例和超过9成的手足口死亡病例都是由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

EV71疫苗如何接种?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预防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接种EV71疫苗。

接种对象:

6月龄—5岁的儿童。建议大于6个月的婴幼儿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接种程序:

全程接种2针,间隔1个月。

接种禁忌:

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

发热、急性疾病患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

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除了接种EV71疫苗,预防手足口病日常还要牢记这“15字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

【常见问题解答】

问:为何接种EV71疫苗后还得手足口病?

答: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但并不意味着接种了这种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原因是:第一,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了EV71以外,还有CA2、CA6、CA10和CA16等20多种肠道病毒,而EV71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第二,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后,人体都不会立刻产生保护性抗体,而是需要约2周左右的时间,体内才开始逐渐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在此期间感染了EV71病毒,还是有可能得手足口病的。

问:患过手足口病的宝宝还需要接种EV71疫苗吗?

答: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了EV71以外,还有CA2、CA6、CA10和CA16等多种肠道病毒。

如果宝宝之前得的手足口病未能确诊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话,还是建议接种EV71疫苗来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

问:既然打了疫苗还是会得手足口病,还有必要打吗?

答:有必要。

虽然EV71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建议≥6月龄的宝宝,在流行季节前2月接种EV71疫苗,接种年龄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打完2针。

对于5岁以上儿童,感染和发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小,不推荐接种。

问:EV71疫苗是免费还是自费?

答:EV71疫苗目前属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家长“知情、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文字:记者 刘召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