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美术馆,一座从南宋名画中“走”出来的美术馆,闹中取静,山水共鸣,静立于古塘边,宛若世外桃源。漫步棠美,不经意间,就会打开与艺术相遇的N种可能。随手一拍,皆是大片。

以艺术赋能焕新旧厂房,以多元业态承载美好生活新期待,艺术在这里交融共生,游客在这里诗意栖息,美好在这里悄然生长,这便是棠美。
何以出圈,何以赋能“育美东莞”,何以面向未来?棠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林晓尘这样说——

1.棠美术馆对外开放后,迅速“出圈”,成为东莞的网红打卡地,能否分享一下棠美术馆的“出圈”密码?
林晓尘:棠美术馆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依湖而建,白鹭翩翩,自然环境优美,且建筑极具特色,拍照随手出大片,因此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粉丝们分享的拍照打卡美照。展览方面,棠美术馆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出包括书画展、摄影展、当代艺术展、数字艺术展、藏品展等多种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展览,吸引各路人群前来打卡。同时,棠美术馆也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教活动以及美术馆之夜等活动,吸引包括年轻人、亲子家庭等大众的积极参与。

2.由国营陶瓷厂改造而成的棠美术馆,是艺术赋能旧厂房改造的典型案例,能否介绍一下棠美术馆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林晓尘:棠美术馆建筑前身是国营陶瓷厂,拍卖下来这块地的时候这一片还都是旧厂房。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立足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美术馆选址定在了这里,并请来了广州集美组设计机构创始人林学明老师作为美术馆的总设计师。林老师从南宋夏圭的山水画《溪山清远图》里提取元素,勾勒出大致的建筑轮廓,再结合中国当代岭南水墨,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打造出一座带有南宋文化和岭南基因的建筑。整体风格以中国水墨画中的黑、白、灰为主色调,建筑线条流畅。从各个角度去看它,都会感觉它像一座高低起伏的山峰,就像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就目前而言,棠美术馆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
林晓尘:棠美术馆是一座面向公众开放,以古美术、当代美术和潮美术(数字美术)为学术方向,集展览、收藏、教育、研究、鉴定、交易、教育、交流、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美术馆,我们希望能够将棠美术馆打造成东莞文化地标和文化艺术休闲名片,拉近公众与文化艺术的距离。

4.作为东莞美术馆联盟的理事单位,棠美术馆在联盟成立以来,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林晓尘:棠美术馆在2022年东莞美术馆联盟成立之初,就在和同盟馆商讨制定联盟章程和管理机制,推进美术馆体系化标准化建设;2022年9月2日东莞美术馆联盟成立,棠美术馆积极参与美术馆联盟系列展览和系列活动的筹备策划,全力配合打造好美术馆联盟的品牌展览和品牌活动。一年来,棠美术馆共举办了19场展览、24场公教,以及9场“美术馆之夜”活动,“棠颂中秋——诗歌音乐朗诵会”“只此明月——棠美术馆中秋诗会”等活动,获得各界广泛好评。

5.在您看来,东莞美术馆联盟的成立,对促进各成员单位的发展有何意义?
林晓尘:从人才角度看,美术馆联盟会不定期邀请全国重点美术馆馆长、专家到东莞对联盟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成员走出去,前往各大美术馆实地参观交流学习,提升各馆的策展、管理、业务水平等,促进成员单位专业化发展。从展览角度看,美术馆联盟发挥整合作用打造的系列“艺术季”,能够让成员单位的展览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比如,棠美术馆前几个星期刚撤的展就属于美术馆联盟的“当代艺术季”,它以“灵感的现场”为主题,着重展现岭南青年的艺术风貌,同期一城四馆进行联动展览。从活动角度看,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美术馆联盟品牌活动“美术馆之夜”,既提高了美术馆人员的活动策划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密切美术馆与各个成员单位的联系,并对美术馆联盟的联合宣传起到推动作用。

6.对创建互联互促的美术馆联盟,打响“育美东莞”品牌,您有哪些建议?
林晓尘:加强资源共享,整合美术馆联盟的展览资源,根据各馆特点合理安排展览和活动。深化互动沟通,展览间相互联系,深挖主题内涵;人员间相互联系,优势互补。争取政馆合作,积极寻找政府方面支持,扩大展览和活动影响范围。加强馆校合作、馆村合作等,让美术馆走进校园,走进镇街,走进乡村,走进大众的生活。

7.接下来,棠美术馆将如何发力,为促进东莞美术馆联盟高质量发展、打响“育美东莞”品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晓尘:东莞美术馆联盟刚刚成立一周年,正青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联盟的带领下,在每个月的“美术馆之夜”“五一、国庆环游美术馆”等品牌活动上持续发力,让更多观众能够走进美术馆看展、参加活动。同时,我们也会积极配合“十百千万”绘美东莞艺术行动等工作,在乡村办展,让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艺术感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