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头条|凤岗“融深”:“近水楼台”如何得“月”?
东莞+ 2023-09-19 14:47:37

地处东莞市东南端,以倒三角之势深入深圳中轴,凤岗因这一独特的地域优势,被定为东莞市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城镇。近些年,随着交通互联、产业协作、人文交流,两地联系日趋密切。

在东莞推动南部九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大势下,凤岗一直被认为是莞深融合的先行军,在“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的重大利好下,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凤岗坐拥新坐标,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做好“融深”这一大文章,凤岗势必获得深圳的统一规划和分享深圳的丰富资源,产业、资源、人口乃至城市形态毫无疑问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积极主动深度对接“深圳所需”

在东莞,凤岗一直被认为是莞深融合的先行军。早在2020年,东莞市出台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推动南部各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深莞合作迈入深度融合时代。《意见》提出,为全面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要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优化南部发展布局,推进交通便捷联通,探索新型合作示范,增强营商环境优势。

在凤岗“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到“要打造成为深莞深度融合先行区”。而今年4月,深圳发布《深圳市龙岗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中,也明确提到“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建设以‘平湖+观澜+凤岗+清溪+塘厦’为载体的产城协同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可以说,“凤岗入深”是凤岗与深圳的“双向奔赴”发展之势。

以“莞深融合”为契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凤岗当仁不让。今年3月21日,市委书记肖亚非调研凤岗,赋予凤岗打造莞深创新融合区的使命任务,勉励凤岗从南部九马中一马当先,建设成为东莞的“特区”。

对此,凤岗要坚持战略引领与主动探索相统一,认真贯彻市委加快南部九镇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湾区眼光、深圳标准、凤岗特色”,在空间布局上,探索与深圳同城化发展新模式。把临深区位转变为融深优势,让“东莞成本、融深优势、深圳效益”成为企业、人才的共识,以“凤岗所能”,主动对接融入“深圳所需”,使凤岗成为深圳优质企业、高端人才、科创资源外溢的最佳选择。

不久前召开的凤岗镇“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上,提出了“百千万工程”“1+1+4+10”示范引领工作体系,第一个“1”就是打造1个莞深融合创新实验区,明确探索拿出一批新招、硬招、实招,加速城市融深、交通融深、产业融深、管理融深,争取在公共服务、产业环境上逐步与深圳趋同一致。

今后,凤岗与深圳经济社会交流进一步深入,产业、人才、科技、金融等资源要素进一步流通,必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交通互联互通上加速“融深”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凤岗虽有“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但要抢抓住莞深创新融合区、全面融深示范区建设发展新机遇,必须在交通互联互通上加速“融深”步伐。

因多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积累,现在从凤岗去深圳,高速路网四通八达。深圳外环高速、博深高速联络线、清平高速、丹平快速二期等,都能串联起凤岗。公交线路方面,莞782路、莞786路等跨市公交,都是从凤岗天堂围、凤岗车站等开往深圳大运地铁接驳站。

交通的优势,让深莞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而交通设施的不断升级,使凤岗的片区综合价值不断提升,激发出更大的发展动能。尤其是轨道交通时代对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目前,深莞同城化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地铁。值得期待的是,今年7月,深圳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地铁建设开工。其中2条跨市线路——10号线东延(深圳段)和11号线北延(深圳段),未来将分别延伸至东莞的凤岗和长安,与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这对凤岗交通“融深”是个重大利好。

事实上,根据凤岗的“十四五”规划,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是个重要目标。将从交通上打造半小时经济圈,紧抓深圳10号线东延线凤岗段轨道交通站点TOD综合开发和深惠城际雁田站TOD综合开发机遇,推进“强心”战略,打造凤岗南部副中心。并将充分利用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线、深圳外环高速、深惠城际轨道等基础设施,加强与深圳交通互联互通。

这说明两地已经在进行轨道交通的“牵手”,轨道交通上的“对接”将有助于凤岗打造 “两心两轴、十字发展”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凤深同城化发展。

根据规划,深惠城际在凤岗镇设1个站点,目前已动工建设。深圳地铁4号线延长线牛湖站,距离东莞凤岗仅3公里,并且预留了向北衔接东莞的条件。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也将在凤岗开设龙平西路、龙平东路、油甘埔、官井头、大运城邦共5个地铁站。依托深圳10号线东延线、龙平路东西联系龙岗中心和平湖中心,作为莞深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路径,其站点的密布一方面说明了深圳“扩容”的迫切,另一方面也是凤岗“融深”的新机遇。

做好交通“融合”先行文章,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在交通上构筑多层次、多种类、多模式、快速联通、无缝衔接的深莞交通链接体系,消除交界断头路,便利两地居民往来。“通车”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要不断提升民生交通、立体交通、开放交通、品质交通、智慧交通理念,注重交、产、城相融相促,让交通成为助推器,引领凤岗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以优质空间承接产业资源外溢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凤岗成功吸引了中集、京东、都市集团、天安数码城、深证通等多个大型项目进驻。这些产业平台和重大项目,将在持续导入优质企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更好的资源整合方式和配置能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深圳配套资源和人才进来,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2022年,凤岗镇地区生产总值389.3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10位。事实上,凤岗属于电子电气专业镇,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占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6%,经济实力、工业基础都相当扎实,具备产业协作共建的坚实基础。

不过,在区域竞合中,凤岗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你若成梧,凤自来栖”。随着深圳受制于土地空间,借势承接好产业外溢必然趋势。而全力释放优质空间则是凤岗“融深”的重要抓手。

土地空间作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当前,东莞市正在大力推进“工改工”和产业拓空间,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为制造业壮大提供平台支撑。因此,凤岗应加快全面统筹推动“拓空间”,加速土地资源提质增效。目前,凤岗深入实施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收储和改造土地3000亩以上,凤岗还大力推动旧改项目,整治改造镇村工业园,加快推动天堂围村长岭工业区、雁田村围岭工业园等“工改工”项目,以及大龙、金凤凰、宏盈工业园区连片改造试点,努力打造更多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

无疑,这些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地产业协作共建,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竞合中,凤岗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正在建设的香港北部都会区、迎来深中通道的珠江西岸、快速发展的深汕合作区、实施“融深融湾”的惠州都在拼抢“深圳力”,区域竞争激烈。凤岗应加强优化产业布局,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加快推动 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依托京东智谷、天安数码城等新型产业招商平台,凤岗加快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型企业,构建起与深圳产业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依托东莞强大的制造链,让企业获得快速反应的能力和低成本优势,通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产业吸引力,展示好凤岗形象、凤岗优势,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在“融深”发展中争得先机。

推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还需结合凤深两地产业优势,不断巩固、拓展两地产业要素的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重点发展好电子信息产业和人工智能,在产业上和深圳形成互补。凤岗打造声学产业社区、精密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培育百亿产业新动能。同时通过城市升级来推动凤岗的产业升级,做到产城融合,让凤岗既有产业,又宜居、宜商、宜业。

文字:记者 张喜林 图片:张喜林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