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东莞将有572家农贸市场完成升级!让市民“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东莞+ 2023-09-18 11:02:56

“更干净了、更宽敞了、更舒服了!”9月15日,来到厚街桥头市场买菜的蔡小姐,对品质提升后的桥头市场赞不绝口。已经在这里买了20多年菜的她,见证了桥头市场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跟超市一样舒适”的变化过程。越来越多的街坊跟她一样,享受着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带来的舒心和幸福感。

记者从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早在2021年,省、市先后将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和重要民生实事,并开启了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目前东莞已推动451个市场升级转型,打造了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规范、业态惠民、带动消费的农贸市场。按计划,今年年内东莞将完成全市572家农贸市场转型升级,全面告别农贸市场“脏乱差”现状。

农贸市场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餐桌,一头关系着城市的文明。市市场监管局将把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作为保障民生福祉、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工作,着力推动农贸市场规范化、品质化发展,实现市场“颜值”和“内涵”双提升,切实维护广大市民群众“菜篮子”安全。

▲厚街涌口农贸市场内商家营业执照等信息滚频显示

【典型样本】

厚街镇21个农贸市场全部动工升级改造

今年是全市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厚街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全镇农贸市场整体提质升级。

据统计,厚街镇有21个农贸市场,目前已有13个市场完成升级并投入使用(5个已顺利完成项目验收),其余8个市场也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通过改造的市场,提升了颜值,完善了功能布局,让街坊的“菜篮子”拎得舒心,买得放心。近日,记者来到厚街接连走访了桥头市场、涌口农贸市场和虹桥市场,感受到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为市民买菜带来的新变化。

桥头市场

环境好了业态多了 买菜的人也越来越多

桥头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业,占地面积约18600平方米,主要经营各类海鲜、肉类、蔬菜, 早餐、光鸡、腊味等,作为承载周边居民烟火气息的“菜篮子”,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但其因使用年限较久,市场排水、通风系统等陈旧老化,且存在业态分布不合理、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落后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市场部分客源渐渐流失。为此,桥头市场于2022年开始投入资金2000万元进行装修升级,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改造后的桥头市场焕然一新、成为周边市民最爱逛的农贸市场。

经过科学规划改造后的桥头市场,具备了智慧型农贸市场的特色和优势,整个市场按照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需求,对原有的布局和区域进行了整合和优化,从前“脏、乱、差”的市场被醒目的分区标识和整齐有序的摊位所替代。

在桥头市场内,每个分区特色鲜明并有清晰标识,让顾客一眼就能轻松找到要采购的菜品。市场内清爽干净,让人耳目一新,如超市一样整洁明亮。很多当地的消费者坦言,逛农贸市场就和逛超市一样舒适,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升级改造的桥头市场,业态明显多了起来。新引进的手工包点专卖店特别受欢迎,这里售卖的是虎门老字号酒楼出品的叉烧包、黑椒牛肉包、芝士鸡肉包等招牌包点;新引进品牌牛肉店不仅有新鲜牛肉,还有手打牛肉丸;新引进的虎门群姨糕点饼店,有每天现做的油角、咸水角、千层糕、芝麻粿。“品种多、性价比高,海鲜档口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可以‘一站式’买到我想要的东西。”除了买菜,蔡小姐还会买些现做的糕点带回家。

桥头市场经理陈少祺介绍,“华丽翻身”的桥头市场预计平均每年至少可以增收10%-25%。与此同时,市场改造后人流量增多,也为市场周边小店、超市等带来人气,升级后的农贸市场不仅成为村居文化汇集交流之地,还将作为集体经济的一个新兴增长点,继续见证着桥头社区的不断发展。

涌口农贸市场

满足市民买菜需求 还能提供多种便民服务

今年8月,位于厚街镇涌口社区厚沙路的涌口农贸市场焕然一新,全面完成了装修升级改造。不仅市场外立面漂亮了很多,市场内部也越来越干净、整洁。

据该市场负责人介绍,升级改造后,涌口农贸市场内设档位188个,周边商铺172间,经营范围包括蔬果、肉食、水产、粮油、干货等,商品品类齐全、空间布局合理。

记者一走进涌口农贸市场,就看见了一台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市场内售卖农产品的价格公示、快检结果等信息。不远处还设置了消费者服务台、公平秤、公共饮用水、公共洗手池、共享充电宝、免费雨衣等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便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内还设置了独立的食品安全检测室。每天上午8:30-11:00提供免费送检服务。消费者想检测哪种农产品,就可以送检哪种农产品。这里有专业检测人员为消费者提供检测服务,检测农产品是否合格。从而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让市民放心消费。

买菜时,尿急怎么办?升级改造后的涌口农贸市场有两处公共厕所,开放给市场内商户和消费者使用。不仅如此,这里还设置了无障碍厕所,满足不同群体如厕需求。

虹桥市场

环境好了还好停车 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

在厚街,虹桥市场承载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也是很多厚街人最爱逛的“厚街墟”。但90年代开业的虹桥市场也同样面临着硬件老旧、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特别是停车难,成为困扰众多买菜街坊的大难题。

今年1月,虹桥市场开始全面装修和升级改造,投入资金约2500万元。升级改造后,虹桥市场内设档位180个,周边一楼商铺204间、二楼107间,肉类、海鲜、瓜果蔬菜等摊档分区经营;地面采用防滑速干石材,如同超市般整洁明亮;兼顾批发零售两种经营形态,售卖台面、市场通道扩大;活禽区设置“存屠售三隔离”标准工作间。

近日,记者来到虹桥市场发现,市场的外立面还在施工中,市场内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改造,三期改造仍在紧张进行中。市场负责人透露,预计国庆节前就可以完成所有改造升级,届时虹桥市场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升级改造重点针对困扰消费者的停车难问题,对市场内的停车场进行了优化升级,加强了管理。将市场内的停车位从50个增加到了120个,有效缓解了市场停车难题,并大大改善了市场周边的交通秩序。

“以前每次来市场,都害怕没车位。”在附近开了一家牛肉店的方小姐经常都要来虹桥市场进货买猪油。现在,方小姐一点都不担心停车的问题,可以实现即来即走,高效地进完货就可以赶回店里,一点都不影响做生意。

“改造之后比以前好多了!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年轻人。”对于虹桥市场的改造升级,从市场开业就在这里开鱼档的王老板十分期待。他直言市场升级后更干净、更漂亮了,一定能为市场吸引来更多爱干净、爱时尚的年轻消费群体。

令人欣喜的是,完成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买菜环境就像逛超市一样”的幸福感。这一间间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承载着千家万户的“舌尖幸福”和“菜篮子”安全。

文字:冯欢 图片:赵浛锐 视频:郭升涛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