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架、阅读角、小庭院,从前的废弃农舍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城市阅读驿站;美食、阅读、艺术、潮流、休闲、文艺……触手可及,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心灵“栖息地”……横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横沥牛墟,时至今日,牛只交易依然繁荣,交易量排名全国第三,“牛文化”深植在这片土地上。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成为承载市民精神生活和社交活动的另一空间。日前,东莞首批30个以“·莞”命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惊艳亮相,横沥镇的朴香社·莞、稻香文化空间·莞等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上榜。
朴香社·莞
从农舍到阅读驿站 这里藏着“诗和远方”
如果你以为乡村图书馆只是有间阅览室或者摆一些书,那显然过时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多样化模式的阅读空间,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在横沥村头村,一座简约现代的建筑与周边红瓦砖墙的老屋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注目。巨大的落地窗,让屋内整洁明亮的空间一览无余,既彰显设计品位,也刷新了人们对农家书屋的传统印象。这栋名为朴香社的建筑,是横沥精心打造的城市阅读驿站之一,开放仅半年,已迅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朴香社·莞
浓浓“书香”溢满美丽乡村
最是书香能致远,美丽乡村离不开书香的浸润。
当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忙的生活时,许多人会向往田园生活。回归乡野的静谧,听鸟语,闻花香,看恬淡的乡村风物。隐藏在村头村的朴香社·莞是不二的选择,推门见绿,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和远方”。
大书架、阅读角、小庭院……从前,这里是废弃的农舍,通过改造建设,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城市阅读驿站。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外错落有致的果树投下斑驳光影,在朴香社你可以在风景里静静阅读。
室内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一进门就能看到一面书墙,4000余册党史读物、文学作品、儿童绘本等令人目不暇接。挑一本好书,随意坐下翻看,与绿植、音乐、咖啡相伴,在这里可以宅上一整天。
“这里不仅书多,环境还很好。”正带着孩子在此看书的村民香碧霞笑着说。书屋内部经过精心设计,不仅有图书借阅区,还有亲子共读阅览区等,力求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文化服务,享受乡村休闲时光。
这样一个新型文化空间,为何取名朴香社?朴香社·莞负责人龙桦燕表示:“我们更多的是想找到与传统的一种连接,留住乡愁、传承记忆,把这里打造成为学习读书之所、思想碰撞之所、家风传承之所、文化浸润之所,让书香溢满美丽乡村。”
生活虽不能完全避开车马喧嚣,但可以感受片刻的惬意。柔和的灯光下,喝一杯咖啡,手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约上三五知己一起来一场乡村阅读体验。
如今,往来的市民多了,书架上特意增添了许多文旅类图册,有东莞的旅游指南,有横沥的乡村精品线路旅游地图,还有村头的历史故事,朴香社·莞正成为展现横沥文化与乡村风貌的一扇窗口。
一处不容错过的“精神家园”
稻田、古井水塔和水塘小景、荔枝园……朴香社·莞周边还有葵花园、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风景优美的三角湖湿地公园,文化底蕴浓厚的知青街近在咫尺,是市民前来“阅读+田园观光+研学”的学习休闲的理想胜地。
以乡村游为据点,拓展研学、文化交流等服务项目,在当前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朴香社·莞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暑假期间,“读行东莞”系列研学项目首站在朴香社·莞举行,依托横沥现有的生态资源与自然资源,设计并实施“我的植物新朋友”“昆虫旅馆”“候鸟天堂”等课程,孩子们可以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探究植物与昆虫的奥秘。
一个广受欢迎的阅读驿站,能在乡村形成一种文化“场景”,构成可以吸引多样化人群的公共文化空间。无疑,这样的文化场景,正是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
“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打造乡村新型文化空间,可以形成特色打卡点,这既是一个文化的示范点,也是一个旅游的示范点。”横沥镇村头村党委委员邓小娥表示,通过持续打造“书香村头”品牌活动,有利进一步提升农村文化氛围。
事实上,这种效应已经产生。村头村正有条不紊拓展民宿、研学、文化交流等服务项目,更重要的是,朴香社·莞获得了村民的普遍认同,村民自豪感明显增强。“在朴香社·莞深耕笃行,进行乡村文化的实践探索,我们有信心打造出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邓小娥说。
未来,村头村还将结合本村独有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串联起红色知青屋、朴香社·莞、三角湖湿地公园、葵香园等特色景观及文化场所,为推进乡村文旅发展开辟新路径。
伴随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民阅读不断升温,一座兼具内涵与颜值的阅读驿站成为人们钟爱的精神家园。在朴香社·莞,书香味、泥土味与艺术味融为一体,滋养“文化秧苗”茁壮成长。
朴香社·莞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30—20:00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村头新联村二巷47号
稻香文化空间·莞
唤醒五感 邂逅美食与文化的碰撞
在横沥有这么一个文化空间,走进一楼,它会用扑面而来的热腾香气迎接你,也昭示着,这个文化空间最令人熟知且最具特色的便是饮食文化。
即使心里已有了底,但走近看,人们还会惊讶它的别有洞天。稻香文化空间·莞,这是横沥人甚至外地人也常来的地方。
■稻香文化空间·莞
打造文化休闲高端体验场所
依托稻香饮食文化中心建设的稻香文化空间·莞,志在打造一个集餐饮、旅游、文化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文化休闲高端体验场所,总面积为25555平方米。
早在2017年,东莞稻香饮食文化中心就备受认可,获评国家AAA景区,为稻香文化空间·莞的打造奠定了深厚基础。
这里涵盖稻香饭店、稻香饮食文化博物馆、稻香中菜厨艺职业培训学院、钟影国际影城、城市阅读驿站、龙凤文创空间等多个空间,能看、能听、能闻、能吃、能体验,全方面唤醒人们的五感。
横沥镇或者附近镇街的人们,经常约上亲朋好友到饭店悠然“叹”早茶,再逛超市买上一些点心,让近几天的早餐都有了着落。
如何用精巧的手艺将食材做成美味的食物?这个文化空间很“懂行”。稻香不仅有美食,还设有中菜厨艺职业培训学院,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承发扬,输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大厨。
值得一提的是,9月7日,该学院举办“环球厨神挑战赛”,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星级评审、餐饮界名人、48位精英厨师共同见证“环球厨神·龙腾金杯”总冠军的诞生,同时深探东莞和横沥的饮食文化内涵。
该学院教学面积3820平方米,建设有全国一流的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中式面点、西式面点、茶艺、侍酒师、品酒师、咖啡、烧腊、糖艺等十几个配置有智能信息化系统的一体化实训课室和多媒体课室,以及高标准配置的厨艺竞技馆。
稻香中菜厨艺职业培训学院还面向群众开设亲子茶艺等活动,让人们在茶道中感悟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饭店开展DIY猪仔包等体验活动,带人们感受港式点心质优与创新之间的碰撞。
■稻香文化空间·莞
“沉浸式”感受惬意生活时光
三楼的稻香饮食文化博物馆,陈列着稻香斥巨资搜罗的世界级展品,馆内有莞乡饮食文化区、中华饮食文化区、极地饮食文化区、未来饮食文化区、3D留影区等12个展区,带领群众穿梭世界饮食文化的时空。
据介绍,稻香文化空间内的城市阅读驿站于9月1日正式开放,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民阅读。驿站面积150平方米,共藏书2500册,灵活引进阅读沙龙、讲座、培训、读书会和“一卡通”图书自助借还等各种文化服务,驿站设计独具匠心,室内摆设精致、环境优雅。
而它旁边的钟影国际影城,则以精彩影片为人们带来视觉、精神享受。看完电影还可以去龙凤文创空间走走,门口的大型龙凤呈祥图案隐喻着富贵吉祥,空间充分融合文化、生活和艺术,设计上呈现古建筑风格,空间内设有文创产品展示、个性作品等展览,全方位体现饮食文化,让人在喧闹中独享安静。
据悉,龙凤文创空间在9月6日开展杨洪顺苗女油画全国巡回展(东莞站),为群众带来更丰富的精神体验。无论是享受美食、阅读,体会艺术、潮流还是感受休闲、文艺,在稻香文化空间·莞,都可以触手可及。
来这里,唤醒五感,沉浸式感受饮食文化,邂逅惬意生活。
稻香文化空间·莞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西香路11号
开放时间:
稻香饭店:7:30-22:00
钟影国际影城:13:00-00:30
稻香超市:8:00-22:00
稻香饮食文化博物馆:周三、周六、周日 9:00-17:00
龙凤文创空间:7:30-22:00
延伸阅读
高品质的公共阅读空间集中投用
近年来,横沥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思想引领,聚焦文化强市建设目标,与社会力量跨界合作,构建多样化、多层次阅读生态系统,统筹化整合、特色化打造新型阅读空间。继横沥分馆朴香社城市阅读驿站投入使用后,“两站三馆”于8月25日集中揭牌使用,通过科学精准的布局谋划,合理安排文化服务半径,为群众提供“家门口”高品质的公共阅读空间服务。
678艺时代城市阅读驿站
位于新四678艺时代文创园,面积200平方米,藏书3500册,包含文学、历史、哲学、经济、艺术、体育等各类图书,驿站配备自助借还机、RFID图书防盗安全门、图书查询机、电子借阅机、自动门禁系统等电子设备。驿站以“阅读+空间体验”为建设理念,拱形时光隧道气势恢宏,造型字体洋溢着艺术张力,创意墙绘令人赏心悦目,阅读卡座舒适温馨,休闲庭院风景独好,是读者、村民、游客阅读、休闲以及网红打卡的理想胜地。
■678艺时代城市阅读驿站
村尾村“叶蕫荟萃”绘本馆
位于村尾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面积150平方米,现藏绘本2500册,通过今后不断增加图书,最大容量可藏10000册绘本,为小朋友提供一个风格独特、环境舒适的阅读场所。
横沥镇678艺时代绘本馆
该空间为“城市阅读驿站”和“绘本馆”双牌共建项目,其中绘本馆面积100平方米,藏绘本3000册,馆内富有创意特色和文化气息。
第一幼儿园绘本馆
总面积130平方米,现藏书6000册,园内共有学生约400人,学生人均公共藏书量达到15册,色彩缤纷的可爱设计,让小朋友们惬意地享受阅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