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当老师丨 从普通教师到全国优秀教师 朱偲偲始终坚持“学做老师”
东坑发布 2023-09-11 13:05:28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自东坑镇多凤小学的朱偲偲老师,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真谛。

从教17年来,朱偲偲一直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她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创设“双主”“趣思”课堂,践行“双主-对话-合作”探究式开放教学模式,在打造品质课堂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她热爱教育事业,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良好师德的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认可。

多年来,朱偲偲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和发表,参与的品质课堂评选多次获市级奖项,主持的多个课题获市、镇批准立项,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并于2018年入选教育部工作司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201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22年被评为“东莞市教学能手”,2023年被聘为东坑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01

注重学习 

致力于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2007年,刚毕业的朱偲偲就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她深知“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为此,她虚心向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多看、多听、多想,潜心研究教材教法,积极参加教师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潜心研究教材教法。那时的她,以校为家,她经常晚上跑到教室,打开电脑,对着学生们的课桌,将第二天要讲内容从喊“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演示一遍两遍甚至多遍,慢慢地,她的课堂就从青涩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对教学也慢慢的驾轻就熟、挥洒自如。

图片

为了让同学们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更容易、更牢固,朱偲偲积极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长期以来,《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名师解读新课标》、《人民教育》、《课堂教学艺术》、《小学数学教学》等杂志和专著成为了她的案头必备;中基网、人教网、K12在线、教育论坛等教育网站成为了她每天必上的站点;听随堂课、评课交流、检查作业、查阅教案成为了她工作的主轴线。

02

注重品质 

活跃的课堂气氛深受学生喜爱

老师的授课表现,学生最有话语权。学生郑可欣告诉小编,朱老师每次上课,都通过课前小游戏,集中大家的注意力,或者让大家了解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很喜欢朱老师的课,她的课总是很轻松、很活跃,枯燥的数学题,从她嘴里讲出来,都会变得生动有趣。”

图片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默默耕耘。一直以来,朱偲偲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双主”“趣思”课堂,践行“双主-对话-合作”探究式开放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品质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图片

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朱偲偲还注重课题的研究,2017年3月主持的课题《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MZ0902-WHX305)获市批准立项并于2018年12月顺利结题。2021年10月主持的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研究》(2021ZG005)获镇批准立项。她撰写的论文《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之初探》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论文《合作学习,让课堂更精彩》入编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教师教育展望》第三辑。

03

注重共赢

带领数学科组共同成长

作为数学科组长,朱偲偲坚持“以学为本、以研立身”,她定期组织学员集中学习,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师徒同备一节课、课后说课,现场切片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还就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形成课题进行研究,促进数学科组共同成长。

图片

此外,她还注重“传、帮、带”,依托学习师带徒的方式,通过师徒同备一节课、师徒共读一本书、师徒互听课、走出去、请进来等举措,促进共同成长。

“朱老师就像我的老师一样。”作为多凤小学数学组一员,苏淑娴表示,“朱老师会经常关注我们的工作进展和个人情况,让我感到很温暖和受鼓舞,比如是,她知道我要上公开课,会带领着整个组一起研讨、一起磨课,只为了让我表现得更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朱偲偲表示,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奋进,接下来,她将以持续奋斗的精神,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积极践行职责使命,在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的同时,为我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