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①|陈志芳:支教是一段双向奔赴的旅程
魅力万江 2023-09-06 08:30:31

编者按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主题为: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在三尺讲台上,万江街道广大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彰显责任担当,涌现出一大批让人感动、崇敬的好老师。在这个专属于他们的日子,万江融媒特推出“万江街道教师节系列报道”,挖掘万江园丁在平凡岗位上传递的教育温度和正能量,向所有为万江教育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致敬。

 

本期一起走进万江第二中学支教老师陈志芳的故事。

图片

今年暑假,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从千里之外的贵州省石阡县第四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石阡四中”)投送到万江街道,信中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对万江情系山区、真诚助学的感念之情,以及对万江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万江二中”)支教老师陈志芳的谢意。这让彼时已经结束支教之旅,正在踏上返乡之路的陈志芳感慨万千:“对得起学校的嘱托,也不负学生的期待。”

 

图片

 

2022年8月,陈志芳响应国家莞铜教育东西部协作工作号召,前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四中开展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支教工作。作为一名美术老师,陈志芳千里迢迢去到石阡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却遗憾地发现,这里的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少之又少

在开始教学前,她在七年级做了学情调查。原来该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移民搬迁安置生,学生家庭中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的情况十分普遍,许多孩子甚至是在福利院长大的。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美育,美术视野、绘画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为此,陈志芳结合当地教材内容,马上调整了教学方法。她充分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微课与教学环节,为该校学生制定独特的课程,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练习和重点知识的归纳讲授,有效提高了审美及绘画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其中,不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超轻粘土,在陈志芳的指导下,以超轻黏土为基本材料创作的各种多肉、卡通人物美术作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点燃了他们对美术的激情。

 

图片

 

美术的种子悄悄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看到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日渐浓厚,陈志芳借势把东莞市的社团创建经验引进石阡四中,打造了创意美术社团。由于教育经费有限,社团材料和工具紧缺,陈志芳自掏腰包购买物资,加速社团打造。美术社团成立后,学生踊跃报名,不仅氛围浓厚,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

系统、成熟的美术教育为石阡四中学生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也非常热爱这位不远千里来为他们点亮梦想的老师,每逢节假日,学生亲手制作的小手工、精美的画作总是摆满了陈志芳的办公桌。

 

图片

 

一年的支教时间不长。陈志芳深知,要实现更高质量的结对帮扶,仅仅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把东莞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到石阡四中,才能实现帮扶教育的深远发展。这不仅仅需要她,还需要石阡四中全体老师一起努力。

于是,她积极开展公开课及讲座、科组教研活动,多次为全校的艺体教研组老师上示范课、观摩课,与教研组老师经常探讨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并组织带动石阡四中老师参加万江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与韶关乐昌市、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三方联动的云上教研交流活动。她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让石阡四中的老师们参加万江第二中学的云上教学开放日,“云上”交流,零距离沟通。

除了为石阡四中送课送教,陈志芳还到石阡西部的聚凤乡及东部的石固九校送教下校,通过示范课、研讨课、评课、讲座等形式,把东莞的教育教学经验传送到偏远山区,带动县域内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区域内学校均衡化发展,缩小东西部城乡间的办学差距,全面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图片

 

其实,陈志芳不仅是一名美术老师,还是一位专业的画家。她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协漆画艺委会委员。她的漆画功底深厚,通过改良版画教学和漆画教学,把大学的内容初中化,深受万江二中学生欢迎,学生们亲切地称呼陈志芳“芳姐”。在石阡四中,她也把自己高水平的美术造诣和盘托出,一点一点地渗透进学生和老师们的教学中。

“她有爱心、热心和激情,她秉承万江二中传统,以爱为出发点,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依托,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励每一个学生奋进向上,诠释了支教老师应有的情怀。”这是石阡四中对陈志芳的评价。

 

图片

 

付出与收获总会相辅相成。回到万江不久,陈志芳就收到了来自石阡四中的喜讯,在近期的一次赛事评比中,石阡四中的美术科目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县第一名。她说:“这是一次极其丰富的经历,也是一次磨炼,在不断努力、不断付出和收获中,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我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孩子们也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字:黄美卿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