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样的夏天,不一样的成长。
“趣暑假 燃今夏”。这个暑假,东莞报业莞邑少年夏令营启动以来,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收获快乐,在沉浸式学习中开拓视野,在发现与思考中感悟,在理论与实践中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知识,更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他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收获了哪些快乐呢?一起来看!
“薪火长征路,我是小红军”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壮丽的征程,也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中华民族拼搏与奋斗的征程中,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小学课本里的红色故事,你还记得几篇?
莞邑少年“长征路上的小红军”军事夏令营,重拾课本,重温红色故事,寻找课本里的红色记忆,创新式加入课本中的红军故事《长征路上小红军》,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红色教育,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英雄形象在小红军的面前重现。
在背行囊和模拟战时情境中,通过长时间的行军、背重物、模拟战斗等活动,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使其具备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挖野菜、野炊做饭……锻炼同学们独立自主生存的能力,包括野外寻找食物、搭建临时住所、取水等生存技能,在野外环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各种情况和环境,提高应变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学习急救知识,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
在模拟山地地形部环境中,教育孩子学习使用导航工具,在户外活动时能够正确地辨认方向和位置,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尽量寻找安全的场所,保持温暖、饮水和食物供应。通过实践性强的应急演练,模拟火灾、地震、化学泄漏等紧急情况,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逃生方式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提高其自救和互救能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孩子们诵读红色经典著作,培养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剧本化课程,孩子们融入角色,切身体会到长征的艰苦,学习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激励家国情怀,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集中表现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毅力。
奔赴向往的绿野,拾回童年的美好
真感受,真体验。莞邑少年“野趣童年”夏令营,带孩子们回归自然与纯粹,在泥土的芬芳中,解放五感和身体;在徐徐微风中,解放率真天性,回归自然的怀抱,舒筋畅体,放飞心情。
在野趣童年夏令营中,莞邑少年们学习各种野外生存技能,如建立营地、生火、烹饪、定向和草药知识等。此外,夏令营还会安排各种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攀岩、河流漂流和水上运动等,让孩子们可以尽情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在萌宠园近距离亲近小动物,莞邑少年们通过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小动物,提高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同时促进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
在情绪管理课程,孩子们学习情绪管理技能,如放松技巧、深呼吸、积极思维、转移注意力等,正确使用情绪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意识和控制力,促进健康的情绪表达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在植物拓印课,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拓印植物,认识和理解植物的多样性、美丽和价值,并培养孩子们的自然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草地狂欢中,孩子们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如草地足球、风筝比赛、野餐、等,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学习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中草药课堂中,孩子们了解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草药的分类、常见中草药及其功效、制药方法等,认知中草药的丰富知识和医疗价值,培养对中草药的兴趣和认知,提高健康意识。
此外,还有织造鸟窝、创意服装、童年运动会、彩绘风筝、欢乐派对、池塘捉泥鳅、玩泥巴……在趣味玩乐中回归童年本色、享受童年的乐趣。
摆脱地心引力,照亮科学教育之路
当高精尖科学技术遇上莞邑少年国防军事,科技与力量的碰撞,脑力与体能的较量,巅峰时刻,就在今夏“无人机侦察营”。
青年强则国强,科学精神贯穿于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始终。在莞邑少年“无人机侦察连”军事夏令营,孩子们体验模拟飞行,了解无人机飞行原理;实时侦探,练就科技侦察兵本领,通过情景实训,汲取各种无人机知识,体验现代化信息战,感受国防科技力量。
在无人机升国旗仪式中,孩子们学习无人机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等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少年对国旗和祖国的认同感和尊重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从而在精神上激发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
最令孩子们啧啧称奇的是,零距离认识并学习无人机知识,了解无人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身、螺旋桨、电机、遥控器、相机等;了解无人机的分类,如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等;掌握无人机的基本分类和应用领域,以及无人机的安全使用,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和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在教练的带领下,孩子们使用无人机模拟软件,练习飞行技巧,并在指导下进行无人机实际飞行操作,掌握基本的飞行技巧和安全操作方法,如起飞、降落、悬停、转弯、调整高度、调整姿态等。孩子们首次摆脱地心引力飞向蓝天,利用无人机高效完成任务,体验现代化信息战魅力,惊呼声连连不断。
此外,孩子们还通过生活内务板块专题学习,将衣物分类、叠放、整理摆放,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从小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质。
筑牢禁毒防线,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拒毒、防毒、禁毒意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莞邑少年研学社开展“小小特警”之特警出击夏令营,让孩子们在沉浸式扫毒行动中,认识到毒品对人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们远离毒品的思想,抵制毒品的诱惑,根植遵纪守法、文明向善的“种子”。
在这个丰富有趣的夏令营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模拟生动的毒品案件破获过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故事体验中了解毒品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其中,在模拟毒品案件破获过程中,莞邑少年们通过勘察现场,学习推理技巧、推测犯罪动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问题。
通过学习犯罪嫌疑人画像技巧,培养少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模拟作案行为,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
此外,莞邑少年们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索降或越野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定向和导航能力,学会使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熟悉方位、地形等概念,提高他们的定向和导航能力,学习野外环保和野外安全知识,包括野外火源使用、野生动物防范、野外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观察种子的生长,感受现代农业技术的魅力
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发育成幼苗的呢?昆虫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莞邑少年“魔法自然”夏令营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探究植物的生长周期、昆虫的生活习性,在趣玩中感受大自然和科学魅力。
在无土栽培基地,孩子们用七天时间,通过亲身观察,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记录生长和变化过程,体验什么是无土栽培技术,感受无土栽培技术的精妙。
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莞邑少年们在有趣的比赛和挑战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提升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在“树下课堂”,莞邑少年们通过自己动手搭建昆虫屋,观察和研究昆虫的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行为和习惯,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
这样的课程,孩子们能够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
在丰富有趣的“树下堂课”,莞邑少年们还探究“水”的自然科学,学习城市的污水管理净化系统,将课程从自然延伸到“我们的家”——城市;
通过实验和观察,更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了解物质酸碱性质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通过采集、观察和分类鹅卵石,了解鹅卵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并利用鹅卵石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体验农耕文化,感受自然的恩惠和劳动的价值,发扬绿色种植和有机农业的理念;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设计盆景,选择适合搭配的植物和小道具,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特征……
总之,莞邑少年们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在小组配合中,锻炼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耐心和细心,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走读周秦汉唐,探索中华千年文明
夏日的古城西安天高云淡,风景如画。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名胜古迹众多,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明城墙等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也是各地青少年研学的人们目的地。
这种强烈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着千里之外海滨之城东莞的青少年。这个夏天,在莞邑少年“锵锵西安行”活动中,*名莞邑少年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和满满的求知欲,踏上前往古城西安的 专列,走读周秦汉唐,探索中华千年文明!
\
值得一提的是,莞邑少年们在研学过程中,还偶遇了同为大湾区城市的江门少年,在东莞报业莞邑少年研学社与江门日报社的共同联动下,为东莞江门两地少年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学习、共同领略西安古城的风采,让研学游的获得感更为强烈。
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雄姿风采,学写秦小篆、感悟文化精髓,绘画马勺脸谱、体验打腰鼓,学习国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观西安博物馆、游园小雁塔,赏文物宝藏、品雁塔今韵,穿唐服、朗诵《长恨歌》,学习唐文化,寻碑林博物馆文化传承,览古城风采……
站在丝路遥想过往,穿梭博物馆品阅古都,莞邑少年们在西安感受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千年古城西安的每一个角落,让课本上的知识更“鲜活”,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神坛”,促进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融合,在身临其境中真学真知。
不虚此行,种在心中的梦在继续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夏令营结束十多天,何煜诚同学仍会向家人、朋友兴奋地讲起在夏令营的点点滴滴,十分想念那段跟小伙伴们和老师教练们一同学习,一同玩耍的时光。今年是何煜诚第二次报名参加东莞报业莞邑少年研学社组织的夏令营,跟去年不一样的是,科创自然的课程比绿野仙踪更丰富更有趣,增加了插秧、制作昆虫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体验;同时,今年他的另外两个小兄弟也一起报名参加,一起去感受科创与大自然的魅力;更幸运的是,今年依然看到了去年的老师,所以这次的夏令营让他更有归属感。
“第一天从小游戏出发,我们蒙着小眼睛,互相追逐跟拥抱,20多位小朋友一下子就从陌生到熟悉,真好!”何煜诚说,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顶着烈日手拿放大镜将枯叶点燃时的笑脸,那一刻,仿佛真正学会了从生活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夏令营结束了,但是种在心中的梦还在继续着……
“我学会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参加了很多活动,比如野营拉练、智力游戏、河边抓泥鳅等。自己尝试了学习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叠被子、洗衣服等。”东城虎英小学302班的刘勋说道,有一项活动非常非常感人,就是感恩父母活动,很多同学听到音乐和感恩父母的内容都掉下了眼泪,自己也很感动,我们要很好地感恩自己的父母,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夏令营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感觉这个夏天是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假期。”刘勋同学不舍地说。
不少家长虽然没有同行,但通过带队老师的图片直播、视频记录的方式,实时听到、看到孩子们的研途之旅,纷纷认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营员姚铭威的家长在营期结束后留言:“一周的营期生活,让孩子们拥有团队作战能力。培养孩子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突破自我的精神,作为家长特别欣慰,不虚此行。”
“他特别兴奋,一回来就分享了很多难忘和快乐的精彩瞬间”营员谢一航的妈妈说,这段经历给孩子们带来了独特的成长体验和富有意义的人生启迪,寓教于乐的研学形式让孩子在“研”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