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莞上大学》系列③ | 广东医科大学:招5496人,坐拥三大“王牌”专业群,欢迎志同道合的你
东莞+ 2023-06-30 17:03:15

编者按:

“高考志愿填哪里?”

“不如来东莞看看!”

年轻的城市欢迎青春的你。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目前已拥有8所高校,此外还有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如火如荼筹建中。高考放榜,东莞日报社联合各在莞高校推出《来莞上大学,年轻的城市欢迎青春的你》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校办学特色,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提供报考建议,敬请垂注。

春秋代序、矢志不渝。因医而生、因医而兴、因医而强的广东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广东医”),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

一代代广东医人秉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肩负“兴医强医、守护健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的责任使命,立身于南海之滨,躬耕于松山湖畔,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精勤不倦、矢志图强、玉汝于成,发展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对于学生叶文湛的家长来说,这是一所圆梦的学校:“我的儿子在这里读临床医学,他在这里读到了梦想的专业,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作为广东省最大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基地,该校是广东卫生健康战线尤其是市、县医疗机构科室主任和医院院长等骨干人才的摇篮。全省70%以上的基层医院科室骨干,70%以上的粤西地区医务人员和市、县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为学校毕业生,近年来,为粤东西北培养了一万多名毕业生,为广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2020级儿科学专业学生陈心铭来说,这是一所不断拼搏、与学生一同进步的高校。他说:“我希望我的科研成果能激励同学们踔厉奋发,勇攀科研高峰,以后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事业做贡献。”近几年,该校办学综合实力全面提升。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前3‰,有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有5个专业跻身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十强,全校82.9%专业上榜。

对于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唐天煜来说,这是一所能开阔眼界、每项特长和爱好都能得到发挥的高校,“对科研项目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了解王勇老师的‘机器人’,林林老师的‘光学相干层析技术’,方向林老师的‘拉曼光谱’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还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近几年,该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学院+书院+产业学院(医院)”培养新体系开创广东省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先河;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13%,就业城市多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省内本科院校位居前列;2022年在珠三角地区就业毕业生占比72.70%,2022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100%。

近几年,该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路径与方式,形成三大“王牌”专业群,包括:医学类优势专业群、新医科交叉类新兴专业群和大健康产业行业类特色专业群,着力培养高素质医学骨干人才、学科交叉融合新兴人才、大健康产业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几年,该校服务社会不断深化拓展。发力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与智能医学,大力推进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建设,着力打造“平台型、创新型、引领型”三位一体的海洋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产业新高地,服务环北部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其附属医院还发展为集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雨打抒怀亭,点点滴滴,高楼目尽欲黄昏;日照映月湖,回回荡荡,书声琅琅水回音。今日的广东医,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朝气蓬勃,更加充满期待。

读到这里,也许不少同学已经对这所学校充满了期待。那么多少分才能上广东医?想更加了解广东医科大学,又要如何咨询?记者搜集到了许多报考与就读该校相关的信息,供各位家长和考生参考,一起来看看。

一、学校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学校总面积近2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妇儿医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学院(部)。

二、招生计划

2023年广东医科大学共有35个普通本科专业招生,新增康复物理治疗、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生物统计学3个招生专业。学校普通本科总计划招生5496人,其中广东省计划招生4702人,在全国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计划招生701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计划招生25人,内地新疆班计划招生14人,预留计划54人。

今年该校广东省普通类计划招收4130人(物理类3537人,历史类593人),地方专项计划招收100人,卫生专项计划招收242人,与东莞理工学院开展的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计划招收90人,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4+0学年制)计划招收140人。

招生新变化

1.该校2023年招生计划较去年略有增长,广东省普通类物理类计划增加121人,历史类计划减少166人;个别专业招生计划有变动,如眼视光学、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分别扩招1个班级,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助产学分别缩招2个班级,康复治疗学、信息资源管理分别缩招1个班级。

2.该校今年开始在北京市、上海市、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招生,至此,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全覆盖。

3.该校今年开始与东莞理工学院开展联合学士学位培养。

三、云游广东医科大学

四、往年录取分数线参考

五、热点问答

问:学校的湛江校区与东莞校区的办学条件有何不同?

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校区创建于1958年,建校至今已有65年办学历史,校园树木葱茏,四季如春,整体校园面积为227亩;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坐落在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畔,校园碧水青山,环境幽雅,整体校园面积为1177亩。两校区的各项教学配置都同等齐全。同时我校还有海东校区在建1000亩。两个校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基本相同。

问:学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如何?

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20%,在省内位居前列,部分本科专业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有九成以上的毕业生留在广东就业。2022年,生物技术、口腔医学等16个本科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7%。毕业生考研升学率不断提升,2022年毕业生整体考研升学率达21%。

问:怎样增加被心仪专业录取的机会?

对于广东考生,学校在广东招生人数有4700余人,规模较大,且有35个专业可供选择,因此上了本科分数线应充分利用平行志愿提供的机会,在把握好“冲稳保”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排位进行填报专业组,学校201专业组是学校优势热门专业组,全是有资格考取执业医师类的专业;如果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可同时填报多个的院校专业组,以提高被我校录取的几率。

填报专业志愿时,可以根据考生个人成绩和兴趣志向并参考近几年各专业的录取情况(我校“本科招生网”查阅,网址:https://zs.gdmu.edu.cn/,或在我校招生小程序:广东医招生)做到专业间有梯度地填报。同时,建议服从专业调剂。

问:学校今年的提档比例是多少?

学校招生录取的投档比例视生源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按1:1投档。

问:志愿调剂会不会提前通知考生?

志愿调剂原则上不会提前通知考生。

问:学校各专业录取有没有身体要求?

考生选择专业志愿时,除了考虑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自身特性。鉴于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可报考公安系统法医岗位,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男生身高不低于168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8cm、单侧矫正视力不低于5.0,不符合此类条件报考该专业且毕业后意向考取公安系统公务员的考生慎重报考;鉴于医学类专业、应用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特殊性和就业特点,色盲、色弱者不能报考,请残障考生慎重报考。

问:联合学士学位培养目标具体是什么?

该校今年起与东莞理工学院开展广东省首个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药学+应用化学”“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化工程”等3个项目,实行跨校跨学科培养模式。每个项目首批招收60人,两校各30人。学生在招生录取所在学校注册学籍,达到要求准予毕业,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两校各自的学位授予标准,授予联合学士学位。上一所大学,可获两所学校的学位。

问:学校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计划是什么?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该校药学专业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化妆品技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设立“四年制(4+0)本科协同育人项目实验班”,通过广东省夏季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学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院校专业组招生,单独编班。“4+0”模式,试点专业实验班学生按照协同育人方案,全部四年均在对应高职院校培养,办学地点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授予等由学校负责,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原则上,实验班学生不得转到其他专业;非实验班学生也不得转入试点专业实验班学生。

问:进入学校后如何转专业呢?

学生入校后转专业按照“限制类专业”“跨学院专业”“学院内专业”“新生调剂专业”分类实施。限制类专业含临床医学类专业(含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等)、口腔医学专业。新生调剂专业仅为当年广东省招生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的专业(限制类专业除外)。

新生调剂专业要求高考文科考生不得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的专业。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生申请转专业,在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前提下,再选科目中至少有一门符合转入专业的选科要求。

问:学校可以修双学位吗?

除了与东莞理工学院开展的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外,学校已出台辅修专业制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修读辅修学位。在第二学年开始选择修读,具体开设专业见当年的通知。2023年辅修专业学生毕业通过率近100%。

小贴士:

填报志愿前,请查阅广东医近三年录取分数及排位情况作为参考,尽可能将广东医专业组放在第一志愿,以便第一时间检阅到考生的志愿,专业组内有梯度地将专业志愿填满,把握主动选择专业的机会,建议选择“服从调剂”,增加被录取几率。

学校公众号
文字:记者 李春燕 叶可欣 图片:广东医科大学供图 视频:广东医科大学提供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