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久弥新②|大朗水平村:这里有群荔枝界“活化石” 曾有棵“树王”年产量1吨多
东莞+ 2023-06-24 21:46:38

【编者按】

端午季,荔枝红。东莞荔枝名扬海内外,东莞人则早已实现“吃荔枝自由”;然而,要吃上几颗百年古树荔枝,依然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如今的东莞,有着“双万俱乐部”“新一线城市”诸多新名片,却始终执着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留住那份美好乡愁,荔枝古树群和百年荔枝树依然深藏城中、枝繁叶茂。这些荔枝古树“颜值”如何、背后有哪些动人故事、焕发出了怎样的新生机?东莞日报全媒体推出《“荔”久弥新》系列报道,探访那些树、那些人,寻味那段史、那份情。

走进大朗镇水平村古荔枝公园,随处可见高大茂盛的荔枝树,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巨大的树冠遮挡住阳光。虽然时值炎夏,但人站在林中却丝毫未觉暑气和闷热,反是丝丝凉爽沁入心间。大朗镇素有“荔枝之乡”美誉,而水平村是大朗镇荔枝核心产区之一,该村的古荔枝群尤为出名。据介绍,水平村现有1900多棵古荔枝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每棵都是“活化石”,其中最老的一棵荔枝树超过300年。

1900多棵古荔枝树,果实更大更甜

在大朗镇水平村,荔枝种植已有500多年历史。

该村绝大部分是丘陵坡地,遍地红壤,具有荔枝种植的适宜环境,主要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品种。“水平村以前经济较为薄弱,荔枝就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今年32岁的村民邝永伦说,在水平村,村前屋后、每家每户都种荔枝,荔枝被视为赖以成村立族的“风水树”“致富果”

水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村现有1900多棵古荔枝树,其中最老的一棵荔枝树超过300年,树高30米。记者走访看到,这些古荔枝树非常高大,不少“高龄”的古树树干即使两个成年人手拉手都不能完全合抱起来。从过去现在,水平村的古荔枝树一直默默地守护着村落,每年为村民馈赠大量鲜美的荔枝,目前这些古树均被村民承包养护种植。

邝永伦回忆,由于古荔枝高大茂盛,能够遮风挡雨,小时候他和小伙伴经常在古荔枝树下玩耍。每年夏天,当蝉鸣荔熟,他和小伙伴在古荔枝树下玩累了,就爬上树摘荔枝大快朵颐,不会爬树的就拿来竹竿把荔枝打下来。“别看那个时候年纪小,但我们的嘴也特别‘刁’,也知道哪些荔枝更好吃,我们最爱吃的就是这些古荔枝树长的荔枝。”邝永伦表示,“比起普通的荔枝,古荔枝皮色很好看,果实更大更甜。”

邝永伦说,“采摘这些古荔枝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果农会在夏至前后几天,早上5、6点钟太阳还没出来前、下午4点钟后太阳快要落山,这两个时间段采摘,其他时间太阳比较猛,太热的天气下荔枝一旦离开枝头,表皮立刻就变皱,品相不好,不够新鲜。”

据介绍,水平村的老树荔枝一般结果都比较多,每棵每年收成有1000斤左右。“曾经有一棵‘树王’,是糯米糍品种,树身要3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直径达到20米,最多的时候年产荔枝高达1吨多。”邝永伦说着,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唉,可惜的是,这棵‘树王’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了。”

“古荔公园”“百荔园”传承荔枝文化

自古以来,水平村一直是大朗镇的荔枝核心产区之一。

高峰的时候,该村荔枝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一座座小山坡,一个连着一个,形成了漫山遍野的荔枝林,蔚为大观。水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水平荔枝品质好,不仅东莞本地人喜欢吃,在省、市外也是广受欢迎。在上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水平荔枝苗被卖到高州、茂名等地,在当地开花结果。1995年,水平村荔枝大丰收,总产量约530吨,产值1500多万元,个别荔枝农户当年的荔枝收入达30多万元。2001年后,因为配合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该村荔枝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目前尚有4000多亩荔枝林。

“自从种植面积减少,村里就开始想办法保护好古荔枝。”邝永伦表示,这些古荔枝树是全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村民的记忆乡愁,即使在经济发达、多元发展的当下,也还是部分村民的“致富果”,要保护好、传承好。2020年,水平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规划一片古荔枝树较为集中的区域,投入约480万元建设了古荔公园,成为该村荔枝文化展示和传承基地。

该古荔公园共有150多棵古荔枝树,荔枝品种主要有糯米糍、桂味、槐枝、红绣球等。同时,园内还设置有荔枝诗词、荔香丰物、荔枝文化雕塑等区域,展示和传承荔枝的相关文化,增强了公园的内涵韵味。

记者走访该公园的时候,看到园内有一组雕塑小品《甜甜的》:荔枝老树下,几个顽皮孩童,手持竹竿采摘荔枝这种甜蜜的馈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这正是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种朴素传承理念的直观体现。此时,恰好几位学生在放学后也来到公园内,借助小竹竿采摘荔枝,与雕塑小品的情景如出一辙。

为配合松山湖科学城发展和环莞快速路建设,大朗近期还将水平村的100多棵古荔枝树迁移到荔香湿地公园的“百荔园”。6月13日,大朗“百荔园”正式开园。大朗镇农林水务局林业组组长叶庆华表示,已安排专业人员对荔枝老树进行管护,定期浇水、施肥、打药、除草,帮助荔枝老树尽快恢复往日风采,传承弘扬好荔枝文化,展现“荔香大朗”特色魅力。

 

 

文字:李健武 罗曼 通讯员 叶惠涛 图片:梁浚锋 视频:罗曼 李健武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