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老东莞粱叔曾向记者谈起儿时对端午的记忆,他说,那时的粽子对东莞的儿童来说,不仅好吃,更好玩。一群孩子将吃不完的粽子粘一点在竹子前端,就可以用它来粘知了(蝉)了,一粘一个准,几乎从未失手。
当下,过端午,吃粽子,吃的是粽子,品的更是有关粽子的故事和回忆。记者采访了在东莞生活的市民和本地居民,分享他们最爱的家乡粽,一起度过美味、安康端午节。
肇庆粽:
油煎粽子,蘸胡椒粉吃更浓香
▲冰姨制作的肇庆粽
小玲在东莞定居已有20多个年头,从单身到结婚,再到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和先生一起组建温馨的四口之家。她说东莞见证了自己努力奋斗,认真生活和成长的每一步。
每一年的端午,吃妈妈冰姨亲手制作的家乡肇庆粽是保留项目。以往妈妈在家乡做好了粽子就会提前寄过来,如今,妈妈刚好和她一起住,今年端午就能吃上在东莞家里、新鲜现制的家乡肇庆粽了。
▲冰姨煮粽子
小玲介绍说,这种粽子在家乡非常常见,当地稍微年长一些的妇女基本都会做肇庆裹蒸粽,也算是当地的特产之一。
冰姨制作的肇庆粽不仅用料十足,而且个头也非同小可,粗略估计,一个粽子的重量可达300克。她介绍了粽子的材料和制作,材料包括竹叶、五花肉、糯米、绿豆,配料有五香粉和胡椒粉,这其中比较特色的是制作粽子的材料不是用粽叶,而是以竹叶来代替,另外,馅料中还要添加胡椒粉,这样粽子就融入了竹叶的清香味,而胡椒粉可以让口感更香醇,减少油腻感。
冰姨说制作的过程和一般裹蒸粽区别不大,但在吃法上却别出心裁:“除了能直接煮来吃之外,还能煎来吃!”直接往锅里放少量油,粽子切块,双面香煎,煎的时候稍微将粽子压紧,呈扁平状即可起锅,吃的时候还可以撒上一些提鲜的胡椒粉,口感更香醇。
▲煮制中的肇庆粽
小玲说这种吃法是儿时对早餐的记忆,撒上胡椒粉的煎粽子吃起来香糯可口,如今两个孩子也爱上了“这一口”,这口满满母爱的浓香美味。
厚街环冈村裹蒸粽:
荔枝柴明火煮制,吃的就是传统味道
▲尹竹满用荔枝柴和土灶、大锅煮制东莞传统裹蒸粽
尹竹满是厚街环冈村村民,已年过七旬,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碌竹”,她在20年前就开始教4个女儿一起在自家制作应节的艾角和粽子,坚持用厚街民间手裹粽的制作和配方,以荔枝柴明火煮制,制作出来的粽子扎实、饱满,保留东莞传统裹蒸粽的风味。
如果要问尹竹满做粽子的诀窍和技巧,她只会笑着强调:“做给自家吃的,绝对无加味精、糖精,只用白砂糖、蒜蓉、盐来调味噶!”
女儿阿群介绍说,这种粽子自己是从小吃到大,后来还和母亲一起学着做,知道做粽子的辛苦,也有很多讲究的地方。例如,材料里要用花生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自家搭建的土灶和大铁锅,下面架上荔枝柴来烧制。只有通过荔枝柴来烧,和铁锅的传导作用,煮出来的粽子才会具有她们想要的味道,但具体来说是什么味道又无法言语形容,阿群说,以上因素都是做裹蒸粽的重点,缺一不可。
说到粽子的吃法,阿群说其实很随意,可以直接吃,又可以加上蛋液垫底,粽子切件煎来吃,这些都是最地道的东莞吃法。
揭阳普宁粽:
加入白糖和白酒,有的还用排骨做馅料
▲郭灿彬妈妈制作的家乡粽
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温馨。对于不在家乡过节的人来说,端午节的味道必定少不了家乡的粽子。在东莞上大学的郭灿彬,看好东莞的发展,毕业后就留在了东莞。转眼间,他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3个年头,如今已安家东莞。郭灿彬说,每年的端午节都是自己比较期待的节日,因为无论自己身处何地,他都会吃到妈妈亲手包的家乡揭阳普宁粽。
“从小在妈妈身边看她做粽子,‘眼睛’早已学会。”郭灿彬介绍了普宁粽的材料及制作:材料有糯米、绿豆、红豆、干贝、瘦肉、香菇,其中,瘦肉和香菇要提前放在由白糖和白酒混合的液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另外,粽叶包裹时一定要两叶叠在一起,然后围成圆锥形,放入馅料后将顶部粽叶往下折,然后用草绳绑好,但郭灿彬直言,自己也曾经尝试学着妈妈做粽子的方法做过粽子,味道却怎么都差强人意。
▲郭灿彬妈妈正在制作粽子
“有些家庭还会使用排骨、花生、蛋黄、五花肉等食材作为馅料!”郭灿彬介绍说,由于在家乡制作粽子的食材多样,所以吃起来口感也是丰富多样的。早在端午节的头一周,他就收到家人从家里寄来新鲜制作的粽子了,今天端午,他已迫不及待地煮起粽子咬上一口,他笑着说:“满满都是妈妈的味道!”
▲粽子所需材料都是郭妈妈亲自调配
郭灿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妈妈亲手包的粽子怎么吃都不厌,虽然不在一起过节,但能吃上一口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仍然感觉到家人好像就在身边,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爱。
湖北武汉粽:
馅料里有腊肠,调料里加麻辣
▲张阿姨做的腊肠粽和特调“老干妈”麻辣蘸料是绝配
武汉人对麻辣的接受度就和当地的夏天温度一样高,天气越热,当地人就越想吃得更麻更辣一点。所以在武汉吃粽子,除了可以直接吃之外,还可以蘸料,而这个蘸料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个性化调配,加点陈醋、生抽和点睛的“老干妈”搭配起来,这就成就了一款麻辣鲜香的蘸料,就等着食客将软糯的粽子往里面一蘸了。
女儿小勤和女婿已定居东莞多年,张阿姨也随他们从武汉来到东莞。今年,为了提前为端午节做准备,张阿姨已早早去集市备好了制作粽子的各种材料,馅料还是独特的“加腊肠”配方。因为在她看来,腊肠在蒸制的过程中,肉香味能更好融入到糯米中,粽子吃起来肉香味醇,另外一个调味的灵魂就是五香粉和炒香的绿豆蓉,起到提鲜又解腻的口感效果。
端午节这天,在东莞家中,张阿姨早早煮好粽子,和家人一起吃粽子,过端午。当然,粽子旁边总少不了一碟麻辣鲜香的“老干妈”特调蘸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