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以案说防|“熊孩子”玩手机游戏被骗36万元
东莞+ 2023-06-21 16:44:34

孩子喜欢玩手机游戏的家长小心了,手机游戏不但影响孩子学习,游戏里还可能遇到骗子。近日,樟木头一家长发现账户被转走36万余元,一问才知道是小孩玩手机游戏被骗子诈骗,一个多小时 卡内36万余元不翼而飞。

6月19日凌晨,陈先生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小陈急匆匆赶到樟木头公安分局报案,称被网络诈骗。

民警马上向陈先生了解情况。原来,陈先生趁着周末带孩子回老家办事。由于平时需要家长手机接收学校布置的作业。陈先生就将自己的手机交给小陈,自己办事去了。到6月18日22时30分许,陈先生回樟木头的路上给车加油,发现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竟然没钱了。陈先生一查,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的36万余元在下午一个多小时内被转走。

玩手机游戏遇到骗子 利诱恐吓吓坏孩子

陈先生马上想到儿子小陈使用过手机。经过陈先生详细询问,小陈讲出了被骗子诈骗的过程。原来,6月18日下午,小陈用爸爸的手机玩一款叫“蛋仔派对”的游戏时看到一个昵称“蛋仔派送员”的信息,称可以添加对方领取“蛋仔派对免费皮肤礼包”。小陈就添加了对方QQ单独联系。

添加对方QQ后,对方就告诉小陈怎么领取。当小陈领取后,突然弹出一个窗口,称小陈系未成年人,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要罚款5-20万元,并称如果不及时处理,还要抓小陈的爸爸妈妈坐牢,还发来一些戴手铐的图片恐吓小陈。小陈一下就被吓到了。在骗子的诱导下,小陈下载了“腾讯会议”“云闪付”app,然后又在骗子指导下打开“云闪付”添加了家长两张银行卡信息。这时,骗子在微信给我发了一个二维码,让小陈使用微信扫码就可以得到“免费的蛋仔派对皮肤”并且会帮其把“蛋仔派对皮肤”兑换到游戏账号上。小陈相信了对方的话,就按照对方的要求,把收到的验证码信息也截屏发给对方,完成操作后,对方就发信息让小陈删除截屏信息及联系的相关信息,不然会有麻烦。

警方提醒:暑期临近,提高警惕

今年以来,涉我镇学生因玩网络游戏被类似诈骗手法诈骗的案件就达13宗,被骗金额近40万元。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使用手机情况,避免孩子单独使用手机。具体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平时要教育孩子,将相关案例讲给孩子听,提高孩子的警惕性;二是要时刻注意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经常查看手机上是否有不是家长安装的App;三是要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如背着家长偷偷操作手机、躲到房里很长时间等;四是要注意孩子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的聊天情况,及时阻断与骗子的通联。

暑假临近,孩子触网触诈的情况更多,广大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

1.提醒广大监护人,再忙,也要抽空陪伴孩子;再不容易,也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最大限度避免沉迷游戏现象,预防诈骗事件的发生。

2.避免个人信息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举报。

3.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公安部门不可能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您转账、设密码。

4.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低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低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5.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文字:尹金钟 图片:樟木头警方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