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倒计时,家长可以这么做!
东莞+ 2023-06-20 17:11:25

2023年中考进入倒计时,考生们奋笔疾书紧张备考的同时,家长们也停不下来。“孩子考得不好怎么办?”“都快考试了,怎么孩子还是不紧不慢的。”家有考生,父母心慌?别担心,东莞市寮步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瑜老师为广大家长送上一份中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帮助各位父母一起暖心赋能,助力中考。

积极心态,沉着冷静

中考对孩子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在考前很多家长会为此担忧,担心自家孩子考不上高中,担忧孩子的前途未来,甚至表现出比孩子更严重的焦虑情绪和行为,而这些焦虑情绪和行为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传染给孩子,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考前心态雪上加霜。因此,家长朋友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暂停对未来的担忧,把目光放在当下,把悲观改为乐观,保持沉着冷静,做孩子心态上的“定海神针”。

最好不要在考前有意无意地制造出紧张的家庭氛围,例如暂停家里的一切娱乐活动,做事小心翼翼……备考阶段的孩子都十分敏感,容易感知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如果你在生活上表现出与往常巨大的反差,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压抑的氛围,加重备考的消极情绪。因此,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保持平常积极的心态,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从而减轻孩子心理压力,轻松备考。

稳定情绪,避免冲突

最后关头,家长会因为自身的焦虑,容易在生活学习的大事小事上看不惯孩子,动不动就出言“提醒”,不断唠叨,引发亲子冲突。这时候,就要提醒家长们要管理好自己情绪,控制自身脾气,避免考前严重的亲子冲突,以免影响孩子的备考心态。在家里多用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内心担忧,做一朵考前“解语花”,帮助孩子排解焦虑情绪。

适度冷淡,劳逸结

考试前夕,很多家长因为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出现不断督促孩子学习的行为,看不惯孩子在家的“偷懒”行为,忍不住批评和责骂,要知道孩子在学校里已经被安排得“满满的”,回到家里适度休息,劳逸结合也不过分。在最后的这几天时间里,孩子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状态。孩子的成绩水平在平时学习中已经展现出来,备考阶段家长不宜给孩子硬性制定太高的分数目标,以免造成更多的心理压力。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度冷淡,在生活上做好保障,在学习上做好支持,适当给孩子空间,在学习之余,陪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大自然的环境缓解孩子的学习疲劳和烦闷情绪,让孩子有更好的身心状态备考。

言语鼓励,积极赋能

备考阶段,家长切忌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的言语来“激励”孩子,例如:“你如果考不上高中前途就毁了”“你绝对能考上”“我觉得你一定没问题”等语句,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尽量用平时常用的、孩子熟悉的语言鼓励孩子,例如“加油”“不用担心”“尽力而为”,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坚定的眼神也会让人暖心自信。

后勤保障,规律生活

有些家长想在考前为孩子补充充足的营养,在饮食上过分干预,改变了平常的饮食习惯,容易让孩子考前出现肠胃不适。因此,建议不要临时改变孩子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作息。例如平时11点睡觉,不能因为大考临近就要求孩子9点睡觉,违反生物钟,反而会引起失眠。后勤保障工作应该根据孩子的平常习惯而定,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更有利于平稳心态的保持。

/专家档案/

陈瑜,东莞市寮步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东莞市教学能手,寮步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东莞市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市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省青赛东莞初赛二等奖,东莞市家庭教育微课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荣获市镇级奖项。从教以来工作认真,坚守初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真诚的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心灵成长。

文字:记者 张理萌 整理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