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以案说防|女子接到境外“警察”来电 反诈民警第一时间赶到
东莞+ 2023-06-17 14:06:40

5月25日15时许,居住在大朗镇大井头富贵东区某处的李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

与此同时,大朗公安分局保安墟派出所大井头警务室在接收到反诈劝阻预警线索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在多次拨打李女士电话未果后,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向大井头社区民警卢翅斌报告。

事态紧急,卢翅斌一方面将情况向上级反诈部门反馈,请求对李女士的电话卡及其名下的银行账号作紧急处理,另一方面安排工作人员到李女士的家开展上门劝阻工作。

工作人员来到李女士的家,发现其正在与境外的诈骗份子通话中,对方正引导其到偏僻的地方通话。工作人员当即抢过李女士的手机,成功阻断骗局,为李女士避免财产损失。在安抚李女士的情绪后,工作人员告知其,诈骗份子所发出的通缉令是在网上通过PS技术合成的。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并结合近期相关案例讲解,李女士才恍然大悟。

为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同日,大井头警务室工作人员在李女士居住地的周边开展反诈宣传及金钟罩推广工作,与附近居民面对面讲解反诈知识,剖析诈骗案例,传授防骗识骗的方法,派发反诈一封信,增强了附近居民的反诈意识。

6月12日,李女士通过平安厅信箱留言,感谢大井头警务室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阻断骗局,同时对公安机关的迅速反应进行点赞。

东莞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办案,一定会当面向你出示警官证和相关的法律文书,实施拘留、逮捕的文件绝对不会通过微信、QQ、邮件、传真等方式向你传达。

/温馨提示/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流程

1.冒充公检法的开场

(1)来电自称当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因身份信息泄露或曾经身份证遗失,被人冒用身份申领电话卡,涉及一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外地警方调查。

(2)来电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其社保卡涉嫌洗钱,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3)来电自称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其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嫌一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4)来电自称快递公司客服,告知受害人其邮寄的包裹里藏毒或者有违禁物品,被海关扣押了,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2.电话转接至“警方”

电话转接至“办案地公安局”,在电话中,“警察”不断强调该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则要对受害人实施拘留并冻结资产。

3.“通缉令”“警官证”齐上场

受害人添加“警察”QQ或微信,对方发来虚假的警官证和逮捕令或者通缉令等文书,使受害人陷入恐慌,进一步相信骗子的说法。

4.下载软件配合“资金清查”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让其将所有钱转入一个银行卡内,并在软件内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填写完毕,受害人卡上的资金已被全部转走,对方称是转至了“安全账户”。

二、怎么识别真假警察,不入骗局?

第一步:源头阻断

如没有境外业务,请不要接听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

第二步:恐慌时挂断电话

主动联系属地派出所进行核实或拨打110报警。

第三步:绝不点击

绝不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网址、不开启共享屏幕。不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第四步:96110

96110是全国反诈预警专线,看到此号码一定要接听,说明您或您的家人此刻正在遭遇诈骗。

第五步: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打开预警拦截功能,有效拦截电话和短信,还可自检手机APP是否安全。

三、警方提醒

1.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求助,切勿病急乱投医。

2.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处理。

3.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4.公安机关在逮捕时,必须当面出示逮捕证,通过传真、网络发送的,都是诈骗!

5.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也不会要求个人进行转钱操作。

6.个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勿告诉他人。

文字:尹金钟 图片:大朗公安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