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开,入学季来!备受关注的松山湖第三小学(简称“松湖三小”)在万众期待中揭开了面纱。根据松山湖科教局信息,该校将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学生!
▲学校鸟瞰图
新学期将迎来约800名新生
松湖三小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阿里山路2号,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占地约52亩,建筑面积约 74794 平方米,规划60个教学班,约2700名学生、170位教职工。根据规划,该校将于2023年9月开学,第一年开办共10余个班,约800名新生。
▲学校名片
以儿童立场为定义 开展个性化教育探索
据介绍,该校是一所以儿童立场定义的学校,是一所对未来教育模式积极开展个性化探索的学校。
学校以“发现未知,成就更好的自我”为办学理念,依托松山湖深厚的科技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涵养办学的科技底蕴,通过“发现教育”核心技术的校本研发与实践,筑牢儿童面向未来的成长根基,赋能教育最大的功用——发现超越未见的远见,探索已知之外的未知!
村落式校园 创新学习场域设计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该校的校园在设计上打破了传统的校园设计,长成了“村落式”校园。
▲村落式校内建筑
据了解,该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石华亲力打造;以“聚落·绿谷·游园”设计理念,创新“村落式”建筑空间设计和“三段式”教学分区布局。“三段式”教学分区是三栋开放式U型院落,分别对应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习,每栋都有大面积退台设计,孩子课间可以在这里吹拂自然的风,游戏、眺望、玩耍。如低年段主打温暖活泼、趣味安全的场域氛围,从而配置相应的设施和文化设计,让孩童活泼的生命更自由舒展。
▲连廊设计
整个校园通过“首层庭院+教学单元外走廊+空中连廊”的设置,构建校园立体交通体系,结合多层退台、平台与屋顶花园的设置,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校园场景生活,提供除了上课外的多重日常体验。
▲校道环境
“村落式的校园建筑风格是给孩子和老师们的第一份礼物。”该校校长赵晓天介绍,现代与人文、生命与艺术的元素在此交融,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大体量建筑体堆砌的布局样式,让师生仿佛置身一个个充满探索意味的秘密花园,“这种既贴近自然、又蕴含童趣的空间和情境,让身在其中的师生更有创造力和探索欲望,也是让建筑真正表达教育。”
建设数智校园 赋能孩子个性化成长
学校的设施不仅十分齐全,还极具未来教育的气质。
根据规划,学校设置了信息科技、科学、创客实践等教室满足科普学习、智能互动、动手组装实践等科学课程的实施,让孩子们尽情发挥创客动手能力;非遗文化学习中心让孩子们学习东莞本地非遗文化、欣赏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安全体验馆,脱离传统的说教式思维,以互动交流体验的方式学习,让孩子们掌握安全常识;小小开发者体验中心,科学与艺术、创意与想象力相结合的多场景科技空间。
▲非遗传承学习中心
▲安全体验馆
▲小小开发者体验中心
学校还致力于数字校园建设,以促进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目标,通过打造“华为智能场景教育应用实验学校”为突破口,建设“三小大脑”数智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可发现的高度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以此科学剖析、指导和解决学校、学生、教师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智能化校园。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积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建构“五育·发现”课程体系。通过平衡综合发展和聚焦学科化核心为主要策略的校本研究,探索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创新课程的整合优化,在“五育融合”基础上追寻“发现育人”的美好未来。
优质师资团队 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新学校,师资队伍往往是家长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据悉,学校针对新建校入读一年级新生比较多,特别招聘了大量拥有丰富的幼小衔接带班经验的老师。
目前,首批优秀教师团队已集合,聚集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重点综合性大学的综合性人才。985、211高等院校毕业生占比为80%,研究生占比为75%。各地市教学能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省级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占比超过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