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进入“龙舟时刻”
南方日报 2023-06-12 09:59:35

原标题:粤港澳进入“龙舟时刻”

蛟龙出水,壮士击鼓,千年绵延龙舟文化镌刻进粤港澳三地基因

远走八方,竞渡归乡,龙舟竞渡热闹非凡串起现代化都市新乡情

今年,赛龙舟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火爆的传统文化活动。不到端午,暌违三年的龙舟氛围就提前“拉满”。

连日来,微博热搜频现广东各地练龙舟的视频:东莞一村民在陆地上加练龙舟的场景在网上爆火,有网友戏称:“动力车间被曝光了”;佛山叠滘村龙船“漂移”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队员们练遍村内S、C、L形弯道……这些花式龙舟训练场面,正通过短视频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并喜爱。

港澳龙舟队训练也很拼:每到傍晚,澳门濠江上,独木舟会龙舟队的“老炮”和“新兵”们准时到达岸边摩拳擦掌;香港沙田海滨,万家灯火,警察龙舟会的队员们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在水上劈波斩浪,他们离目标训练时间越来越近,对大湾区的龙舟赛跃跃欲试……

▲6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现场。新华社发

龙舟大热,盛会也接踵而来。6月10日10点35分,随着一声枪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在东莞沙田水道拉开帷幕,来自大湾区的18支男女混合龙舟队极速“狂飙”。

这个6月,大湾区还有更多龙舟赛要登场:2023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将于6月17日在中大北门广场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举办,“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将于6月24日至25日在香港尖沙咀海滨举行……

水载龙舟,对岭南人而言,龙舟亦能载情。广府龙舟,历史过千年,起龙、采青、赛龙、探亲、招景、趁景、吃龙舟饭、唱大戏、藏龙、散龙……细长而坚韧的古老龙舟,是一名名龙舟划手的激情豪迈,是一个个传统习俗的传承不绝,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血浓于水。

一水同舟间,湾区逐浪时。龙舟赛事就像是一条纽带,将大湾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龙舟热

暌违三年 龙舟破水

因为疫情,曾阔别三年之久的龙舟热,在这个夏天回归。今年,大湾区各地的龙舟备赛都特别早,队员们也特别拼,加班加点进行“魔鬼训练”。

近日,广州市民不难发现,晚上10点半的珠江边,仍有阵阵锣鼓声,不少龙舟队在“挖呀挖呀挖”。广州猎德村的村民们,5月底就摩拳擦掌,每天下午2点就开始训练,有时一直练到深夜。见划船的村民如此努力,有网友戏称,“不惜出钱出力,就是不能输给隔壁村”。

在东莞,高埗镇芦村村的村民们除了在江面训练,还在村内碧道旁加装了“龙舟训练器”加练,别看只是一根铁杆,划起来并不轻松,每根桨杆上都加重了30斤左右的沙子做配重,在陆地练起划龙舟。芦村大部分村民都在外有营生,平日只能选择中午和晚上回村训练。

6月8日傍晚,天气多云间雨,位于香港新界的沙田海两岸亮起万家灯火。“努力!努力!努力!”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一艘白色的纤细“龙舟”犹如出水蛟龙,溅起阵阵水花。

这天是香港警察龙舟会备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最后一次在港集训。黄大仙警区军装巡逻队警长蔡智介绍,香港平常主要在海里举办龙舟赛,这次到内地参加的比赛则是在淡水湖中进行,盐度不同带来的浮力不同;这次龙舟赛的赛程是600米,而平时香港的比赛以300米居多……种种差别意味着技巧和策略的变化,“最后这几次集训,我们专门针对比赛进行了调整”。

同样为了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个月特训,做足了赛前准备。

“我们的队员年龄跨度大,上至60岁,下至13岁。”李队长说,别看他们大部分是“上班族”和学生,但大家都特别认真对待这次邀请赛,下班放学后会准时相约南湾湖,一口气训练到晚上七八点钟。

每年端午节前,是龙舟厂生意最好的时候。记者近日赶到广州番禺上漖村时,厂房内不断传出锯木声、打钉声、钻孔声,还不时听到鞭炮声,这是又有新龙“骏水”了。凡订购龙舟的村子,会来近百人一齐把龙舟抬进水中。这里产的龙舟无需货车运送,通过水涌就能直接划到广州各个村落。

上漖村有一群“龙舟传人”,他们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龙舟,造的龙舟“船长、牢固、划得快”,让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龙舟制造基地。“今年年初订单就全部接满了!”各龙舟厂的生意非常火爆,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上漖龙舟厂第五代传人黄剑挺介绍,传统龙舟需手工打造,因此产量有限,今年该厂制作了12条新龙舟,还为40条龙舟翻新打磨。

疫情三年,人们很期待龙舟赛。“这三年很多地方的龙舟赛都偃旗息鼓了,很久没看龙舟比赛了,往日的热闹只能停留在记忆中”“龙舟赛现场氛围很好,带孩子们感受一下现场,让节日感受立体丰满起来”……10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现场,一些受访市民这样说。

▲市民观看东莞龙舟竞渡。东莞市委宣传部供图

龙舟秀

甩尾漂移 人群沸腾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极具观赏性,也是龙舟热度持续的重要原因。

有网友形容东莞龙舟队“划桨整齐得像复制粘贴”。其实,不只能滑在水道上,还能在弯道里漂移的佛山叠滘龙船尤其精彩。近日,香港影星梁家辉等人都纷纷前往佛山叠滘水乡打卡。

何为龙船漂移?与传统龙舟赛选择的开阔江面不同,叠滘村内河道狭窄,宽处才六米,窄处仅三米左右,其九曲十八弯更是对龙船驾驶技术的挑战,能在高速之下做到像赛车一般甩尾漂移,才是当地龙舟比赛的难点。

这是叠滘人龙舟技术的展现,需要队员们全力协作、胆识过人。叠滘龙舟在首尾各设有3名舵手,通过控制龙舟的使舵方向,以巧妙的角度让长达25米的船体在狭窄的弯道上实现急转弯。

今年5月开始,一艘又一艘龙船来到叠滘村训练。晚上8点刚过,村内已人头攒动。茶余饭后,河渠之边、大榕树下,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龙船在细窄的水道中飞驰而过,桥上的人群沸腾了,连连欢呼,快门闪烁,龙舟在S弯道处漂出一道弧线,龙船“漂移”了。60岁的村民何伯直夸后生仔“扒得生猛,扒得精神,扒得叻!”

殊不知,为了过好比赛中几个关键弯道,夜里,龙舟队在此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尝试村内的S、C、L形弯道。

叠滘龙舟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保留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岭南水乡狭窄而蜿蜒的河道内,当地村民开创了弯道竞速、水上漂移的赛龙船扒法。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上弯道竞速民间体育项目。

▲香港警察龙舟会在沙田海备战龙舟赛。受访者供图

龙舟情

以“龙”会友 同舟共济

焚香、拜神、切烧猪,用朱砂为龙头点睛,同时还要将龙舟朝着特定位置,在水中进退三次,意为“三叩首”,以此祝愿队员平平安安、比赛顺利。香港警察龙舟会希望以此让更多成员了解龙舟比赛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

香港的龙舟比赛最早起源于渔民的习俗,后逐渐把龙舟比赛带到香港社会,成为香港各界都热衷的体育运动。如今,每年正月过后,香港警察龙舟会也会根据这一习俗,进行简化后的开操仪式。

“在参与龙舟比赛之前,我对龙舟背后的文化了解并不多。经过龙舟赛,我对同舟共济、团结拼搏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感受很深。”说到传承龙舟文化,大屿山警区刑事调查队第四队主管高翊琪表示,除了新奇外,更觉是一份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

香港艺人王祖蓝10日现身东莞沙田,这是他首次现场观看龙舟赛。他称,赛龙舟不仅是非遗项目,也是时下年轻人很喜欢的一项运动。在他眼中,龙舟精神是团结、拼搏和传承。“接下来,我会积极参加大湾区各类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助力湾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了龙舟就是队友,不分你我!”香港警察龙舟会副主席、警察公共关系部高级警司(社区关系)邱倩雯信心满满,作为疫情后第一次外出参赛,他们期待与内地高手“过招”。

“内地的龙舟运动非常厉害,之前我们也曾到过佛山顺德集训,不仅训练密度、强度要高于我们日常,顺德教练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技术的提升。”对于这次到内地参赛,邱倩雯说他们是抱着观摩学习的态度而来,“不敢说胜算很大,但我们一定会百分百努力”。

▲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队员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1976年我就和东莞的龙舟队比赛过,东莞、佛山的龙舟队一直很强。”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队长李燕堂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内地的龙舟赛氛围特别浓。

澳门自由龙队的队员大多年龄四五十岁,他们算是龙舟界的“老炮”了。

在龙舟队发展的十几年中,队员们因龙舟比赛结识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朋友,国内他们曾去过上海、浙江等地,国外去过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每到一地,龙舟队展现出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精神都会受到称赞。

在100多年前的澳门,已有扒龙船的比赛活动,路环岛谭公庙内的鱼骨舟则是凭证。在澳门,早期的龙舟赛事由民间团体自发组织,每到龙舟比赛前,龙舟队伍都会举行下水礼、为龙舟净身、开光点睛等习俗仪式,龙舟“点睛”后才能登舟,上船后队员们会互相泼龙舟水,以图“吉祥如意、事事顺意”的好意头。随着时代变迁,龙舟比赛也经历了起起伏伏,直至1979年,澳门才恢复了龙舟赛且办起了国际赛。

对独木舟会龙舟队的队员而言,龙舟队自1988年成立至今传承不易,但坚守更难,龙舟赛事是一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运动,既可强身健体,还能促使粤港澳三地更加紧密。参加完大湾区的赛事,让李燕堂更坚信这一点,“以‘龙’会友不仅增加了粤港澳三地的联系,也让龙舟这项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佛山市南海区,当地居民在狭窄的河道内进行龙舟训练。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摄

龙舟饭

众盼此刻 畅快相见

睇过龙舟,食过龙舟饭,才叫真正过端午。

五六月份的时候,广州各村划着龙舟、顺着水网,一站站探亲,在这个日益现代化的大都市里,龙舟串起了新乡情。

广府人远走八方,却总在龙舟竞渡时归乡。有的地区,村民集体划龙舟沿河涌一村接一村地巡游,向沿岸村民致敬问候。关系密切的村,龙舟手会上岸与村民一起吃顿龙舟饭。

广府人扒龙舟、吃龙舟饭,讲究的是仪式感,通常端午节划完龙舟后,村里都会组织村民在一起吃龙舟饭,一般是九菜一汤或十菜,每道菜都有各自代表的好意头,有的村甚至从早吃到晚,谓之龙舟“得胜还埠,则广召亲朋燕饮”。

广府龙舟饭的桌数,叫做“围”。一些大村的龙舟饭,都是千围起算。此前,番禺的洛浦东乡、石溪村都办过1500多围的龙舟饭,最夸张的是白云鸦岗村,2019年时曾豪摆1700多围,成为广州史上规模最大的龙舟饭。只要是受邀地区前来参加龙舟活动的乡亲,都可以入席吃饭,因此原本计划摆1500围,最终实际摆了1700多围。

不断地翻炒,饭菜的香味在村里飘荡。做龙舟饭和划龙舟一样,都是体力活,过去,为了筹备好鸦岗村的龙舟饭,厨师团队端午节当日凌晨4点左右就要去到村里,支炉架灶,对新鲜采购的食材进行烹饪。一个厨师团队负责其中200多围龙舟饭,带来的人手就超过80人,经过7个多小时的忙碌才能为村民们奉上佳肴。

日子越过越好,现在已经很少有村子自己动手做龙舟饭了,而是聘请餐饮公司代劳。2023年5月24日,番禺区上漖村在政府采购网上就今年端午节65桌龙舟饭公开招标。

让广州街坊们印象深刻的还有番禺屏山一村的龙舟饭。从端午节当日上午开始,龙舟饭会场空地上就搭满了大棚,棚内百余名厨工不停地忙着张罗。等到华灯初上,屏山一村张灯结彩,现场逐渐喧闹起来。长达1公里,宽近50米的龙舟宴,1000多张统一红色桌布、红色凳椅的大圆桌已经分成6队,依次排开,村民与受邀的街坊扶老携幼,笑容满面共赴宴席,有近2万人到场就餐。

时间一到,过百席龙舟饭一字排开,烧肉、蟠龙鳝、河虾、盐焗鸡、烧鹅、腰果丁等10个菜式,丰盛无比。上菜前,这些菜以千份计摆在备菜区长条桌上,堆起了一片“菜山肉海”,光是远看就已极具视觉冲击力,街坊纷纷拍照打卡。有首次参加龙舟饭的街坊惊叹:“这么多龙舟菜同时制作,真是太震撼了,别说人看不过来,手机都快拍不全。”

龙舟饭煮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龙舟饭没有鲍参翅肚,但不缺少大鱼大肉,颇有“大碗饮酒、大口吃肉”的豪情。

龙舟饭结束后,有些家庭还习惯带一份龙舟饭菜回去,留到下一顿吃以便能多沾点福气。“吃过龙舟饭,一整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舟划毕,龙舟饭上桌,远亲近邻欢聚一堂。

每逢端午,身在港澳的叠滘人也会回到当地,参加龙舟赛热闹一番,但走亲访友,与隔壁村民相聚一番更是众盼所在。今年,村里更是多了7条新龙舟,不少村民跃跃欲试。在村民杨桂林看来,过去三年,因为疫情暂停龙舟赛是当地村民最大的遗憾之一,去年曾短暂开赛,但亲朋走动仍不方便,“不过瘾!”

今年,杨桂林最期待的,就是与自己澳门的亲友们吃上这围龙舟饭,“龙舟是乐,龙舟饭是情,好久不见,没有龙舟哪来这般畅快相见。”

统筹:伍青 何雪峰

文字:记者 徐勉 张笛扬 陈彧 章倩倩 实习生 黄颖彤 应迦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