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年“名校与您面对面”东莞中考招生访谈直播活动举行。东莞市众美中学受邀上线,众美中学校长陈霖辉,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陈再臣,创新发展部主任包祥俊,化身“招生官”做客直播间,分享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规划,并为家长和考生答疑解惑。
本次招生访谈直播点击量累计约88万人次,收获无数点赞。家长和学生们纷纷在直播间留言咨询,学校招生老师在直播间回复留言和疑惑进行互动回应。
如果你错过了这场招生直播访谈,也不用担心。大家还可以上东莞招考通学校介绍页回看。
学校介绍东莞市众美中学(原东莞市华中师大附属中学)是一所面向未来、高水平建设的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坐落清溪镇,拥有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教学实践基地10万平方米(开心农场、植物园、荔枝园),现有学生2400余人、教职工280余人。
学校建设有未来教育大数据实验室、数学与计算机交叉实验室、创新实践教育实验室,是登峰计划全国首批10所高中之一、东莞市第一批人文特色项目学校、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或教研基地。2020年9月开办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学术见长、创造未来、 一起成长”的办学理念,聚焦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积极打造“1+N”(1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N指多元特色)育人模式,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取得预期效果。
/互动精选/
问题1:如何确保学生在学校得到有品质的教育?
一是强化“名校长+中坚行政+名师”的师资模式。目前,学校名师团队中,有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8人;年轻教师中,博士、硕士占四分之三。
二是分层优化师生比。在执行教育部规定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个性发展潜能和需求,配备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一的师生比,从而为早期识别未来科学苗子打下基础。
三是全面实施导师制。2021年开始,我校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行全员导师制,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导师,关注其学业和思想成长。
问题2:学校的招生对象和条件是怎样的?今年的招生计划如何?
学校招生对象为符合东莞市中考报考条件的初三应届毕业生。今年计划招收高一学生600人。其中公费生40人、特长生50人。
问题3:听说学校以数理特色和人文特色见长,具体如何?
在数理特色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一支以数学和信息学金牌竞赛教练为主教练竞赛教练队伍,拥有竞赛课程、国际数学建模课程等课程,合作建设了青少年科普基地、创新教育基地等。我们着重突出学术性社团建设,高水平建设了国际数学建模社团、天文社团等。
在人文特色建设方面,学校2022年1月成为东莞市第一批人文特色项目学校。在全市率先开齐5门高考小语种,配备超强师资,建立必修和选修课程,开发校本教材,配置小语种走班课室。
去年开始,众美学子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化学竞赛、信息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问题4:学校的多元课程体系是怎样的?
开办以来,基于学生基础和个性发展需求不同,学校积极探索建构多元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体系,聚焦国内普通高考;荣誉课程体系,聚焦国际国内学科竞赛,适合敢于接受挑战的优秀学生;实验课程体系,聚焦少年班、强基计划,适合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培养;国际课程体系,聚焦出国留学。
问题5: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怎样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校有哪些举措呢?
学校十分注重浸润式环境文化的打造。
1.对学生在古典交响曲、经典演讲、经典电影、中外报刊文章阅读等方面均有具体要求。我校每个班都成立了合唱团,今年7月,众美合唱团将闪亮登场在韩国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合唱比赛。
2.探索建立“五彩”社团,要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参与科技类、社科类、公益类、艺术类或体育类社团。
3.每周日举行众美大讲堂。目前已举办53期,应邀开讲的海内外嘉宾有大学校长、院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作家等。
4.中央歌剧院歌唱家、百老汇著名导演、京剧导演、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中国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家等知名人士先后应邀走进表演示范、亲自指导教学。
问题6:学校与高校开展了哪些交流合作?学生的国际升学交流有哪些?
两年多来,学校注重与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邀请北大、清华等知名大学的教授定期举办讲座,目前已有40多名专家开讲;作为登峰计划全国首批十所高中之一,组织学生参与双一流大学的暑期实验室开放活动70多次;开展与东北师大、华南师大等知名师范院校的教学合作;将学校实验课程体系学生定期送到知名高校参与实验,接受指导。提供畅通的国际升学渠道,普通毕业生可以直通升入美国多所知名公立州立大学,免考托福或雅思。
问题7:学校开设了小语种班。学生报读有什么条件?开设哪些课程?对英语不好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帮助?
作为全市唯一开齐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等5门高考小语种的学校,学校的师资全部为有高三教学经验的海归硕士,开设相关课程12门。
问题8: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和设施设备如何?
学校各类教室、实验室、功能室等均按照一流标准配置。
例如,图书馆把期刊阅览室建设放在首位,订阅中外报刊杂志300多种;图书馆的教职人员水平也很高,图书馆长为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定期开设科技史系列通识讲座和图书推荐活动。
另外,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去年5月以来成立了三个实验室。
1.与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建未来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要研究立德树人、家校共育的科学化路径。今年2月,该实验室提交的论文在美国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2023学术年会上宣读并获得高度评价。
2.创新教育实验室,聚焦登峰计划的实施,指导学生参加腾讯科学苗子计划、清华大学暑期实验室开放活动等。
3.数学与计算机交叉实验室,以数学和信息技术学科为试点,探索建设荣誉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