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绽六十载,文润一方。2023年,东莞市文联成立60周年,迎来甲子华诞。60年来,市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勤耕莞邑文田,为丰富莞邑人民精神生活,推动东莞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3年1月15日,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在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等陪同下参观了在东莞市文联展出的“吉庆年年——陈湘波迎春作品展”
一甲子豪迈,再铸辉煌。5月31日,庆祝东莞文联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市文联以东莞文联成立60周年这一里程碑为契机,围绕“致敬、传承、超越”主题,策划组织系列庆祝活动。接下来下半年,东莞市民将共享这一大波高质量的文化盛宴。
据悉,为了迎接市文联成立60周年,市文联提前一年规划,紧抓统筹落实,开展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和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旨在以此为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团结全市文艺工作者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对标文化强市建设,继续做大做强“文艺莞军”,用优异的文艺精品创作成果、高质量的文化品牌活动和创新服务,持续提高东莞文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群众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再创新时代东莞文艺新局面。
2023年曲艺之乡(东莞)工作推进会举行
策划60周年系列活动,引领群众文化高水平发展
近年来,在打造高质量“文艺莞军”、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引领群众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上,市文联非常重视文艺品牌活动的打造,通过构建文艺品牌活动矩阵,搭建了一个个强有力的人才培育、成果展示的平台。目前,东莞文联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文化品牌活动矩阵,其中“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 “东莞文艺论见”“诗意东莞”“文艺·党课”“美术馆之夜”“东莞名家进校园”等九大核心文化品牌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
2023年,市文联以“东莞文联成立60周年”这一里程碑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年品牌活动的系统规划性和文艺家协会任务认领,鼓励整合社会资源办活动,创新文化资源服务。除了要求持续办好“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东莞文艺论见”等品牌活动,大力积极创作条件争创“中国曲艺名城”,不断提高东莞文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外,还要求文联及下属文艺家协会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引领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担当作为,继续打造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如通过“一协会一品牌”硬性要求和重点品牌活动的前置部署,强化文化品牌的规划和落实,提升文化品牌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从庆祝东莞市文联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一览表看,东莞文学艺术院和20多个文艺家协会,以“致敬、传承、超越”为主题,围绕文联成立60周年策划组织系列活动,涵盖文艺作品创作研讨、展览展示、舞台表演三大板块近30个(系列)品牌活动。其中“2023中国小金钟青少年童声合唱创演大赛”“东莞粤港澳大湾区朗诵艺术节”等大型活动,规格高、规模大,更是让人期待。前者集中展示我国青少年合唱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少年合唱团体及指挥人才,为全国青少年合唱团体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国家级平台。后者以粤港澳大湾区朗诵艺术节为载体,从赛事、展演、培训、人才、创作、数字化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重点面向青少儿,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惠及人群庞大的品牌活动。
5月31日,庆祝东莞文联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下半年,东莞市民将共享这一大波高质量的文化盛宴。这些品牌活动突出政治引领和文化担当,创新文艺志愿服务形式,供给高质量的思想文化产品,将有效凝聚全市文艺工作者投身文化强市建设,打造东莞文化高地,力推东莞在新起点上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2月4日晚,“美术馆之夜暨癸卯·元宵雅集活动”在东莞文联文艺空间举办。东莞文联文艺空间已成为文艺家艺术展览、活动交流阵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团建首选地,市民文化休闲打卡地之一
提前规划强化统筹落实,文艺精品创作喜讯连连
“文联出品,必是精品。”这是2022年市文联提出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市文联自身定位和追求的确立,也是东莞文联成立60周年过程中,对东莞文化事业不断探索的高度理论概括。近年来,市文联围绕“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一方面对标国家重大项目和奖项,不断强化名篇名作创作工作机制,加大创作扶持力度,推进实现签约项目的精品化和效益最大化;一方面加强创作题材规划,落实了一批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和选题,推出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精品力作。
为了迎接东莞市文联成立60周年,市文联紧密结合文化强市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早在一年前就提前规划,强抓统筹和落实,力争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为此,市文联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大战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深扎”活动,定期组织文艺工作者去重点科技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镇街乡村采风,同时进一步加强题材规划,举办重点题材规划论证会,突出“命题作文”,激励东莞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上发力,打造文艺精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半年来,东莞文艺精品创作喜讯连连。以文学为例,陈启文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入选2022粤版十大年度好书、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度中国好书,作者入选百道网“2022年最具传播影响力的原创作家TOP50”;塞壬的散文集《镜中颜尚朱》获第六届琦君散文奖、散文《缓缓归途》上榜第一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杂志榜”;莫华杰非虚构长篇《世界微尘里》入选2022年度“十大劳动文学好书榜”、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获首届漓江文学奖;李知展连出三本著作,《流动的宴席》是其小说创作十年精选力作,广受业界关注,《碧色泪》入选“鲸群书系”,《平乐坊的红月亮》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在国家纯文学核心期刊《小说月报·原创》连载……这些作品内容均与东莞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反映了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发展和人文精神。
“开创东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需要我们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工作理念、思维方式。”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强调,市文联要努力成为东莞文艺的高原、引领群众文化走向高端的灯塔,离不开一支实力强劲的“文艺莞军”的支持,离不开高质量的文艺品牌活动和文艺精品创作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