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长安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近年来,长安镇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绿道长安”规划建设,依托现状山水资源,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理念,全力打造集健康运动、休闲娱乐、观景休憩、文化展示、生态宜居的魅力品质之城。
生态文化可以赋能城市文化高品质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的形象与吸引力。一条条绿色廊道不断涌现,绿树与碧水相映成趣,荷塘与公园错落有致,处处散发出醉人的绿意……长安,满城山水画,愈来愈动人。
5月19日至20日,长安高规格举办“绿道长安 与你同行”生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活动周,“艇”进未来水上体验活动、“荷塘月色”生态文化晚会、52000米健步行等七大主题活动轮番上演,惊艳全城。在串联起“山水林田湖海”的绿道中,数万人惬意游玩、寻味乡愁,共享长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活动还两次上榜“微博热搜”,引来数百万人围观。
长安镇生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活动周启动 通讯员 麦伟强 摄
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水清岸绿的茅洲河上,鱼儿跳跃,龙舟飞驰,河水飞溅;空中飞人、空中飞狮在蓝天中秀出技法,直冲上天、翻跟头、转弯,引来阵阵喝彩;身着汉服的长安文化形象IP“宁宁”在绿美长安AR视频里首次亮相……
5月19日,长安镇在新民排渠旁举办“绿道长安 与你同行”长安镇生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活动周开幕式与“艇”进未来水上体验活动第二轮活动,在鱼翔浅底、清澈秀美的新民排渠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之美,让新民排渠焕发新活力。
数十朵朝气蓬勃的向日葵在舞台“绽放”,生动跳出了“绿美长安”的生态之美与幸福生活,为此次长安镇生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活动周拉开帷幕。
此次开幕式上,长安还有惊喜嘉宾——长安文化IP“宁宁”,这是它的首次亮相。它活泼灵动,身着青绿汉服,形象设计突出生态文化元素,在AR创意视频里带着大家一同沉浸式游览长安碧荷园、茅洲河生态长廊等各大绿道景点。
“绿道长安”建设是继“治水”之后的又一项福泽百姓、惠及万家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按“通山达海”“山水环城”“平安彩廊”“近水亲园”四大工程建设,形成“一环六水八廊多节点”布局。按照成熟一段、整合实施一段、完善配套一段的方式,“绿道长安”计划分近、中、远期实施建设,全镇预计建成超150公里绿道,现已建成80多公里。
据介绍,长安镇生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活动周包括策划开展开幕式、“艇”进未来水上体验、“荷塘月色”生态文化主题文艺演出、52000米健步行、“两部手机看长安”手机摄影大赛、“绿道长安推荐官”线上宣传及“乐购东莞 欢乐长安”消费促销活动共七大主题活动。
长安水上体验活动“艇”精彩
锣鼓震天,岸绿景美的新民排渠中龙舟乘风破浪,一场速度与激情并存的龙舟体验活动,让新民排渠焕发新活力。烧猪、茶果、咸肉粽……市民边观看水上体验活动,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现场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设置十几个当地美食摊位免费供给在场的市民和选手,让大家体验绿美运动之乐的同时,还能静享特色美食。”
在现场,市民在排渠两边争相观看“艇”进未来水上体验活动第二轮。几番竞技后,宣教狂飙队在“艇”进未来水上体验活动夺得冠军。“赢取冠军,实属不易!”长安宣教文体旅游办蔡达潮表示,为备战本次活动,宣教狂飙队每日锻炼都十分刻苦,早上练、下午练,淋过雨、吹过风,但每名队友都没有一句怨言,认真备战。
在水上体验活动过程中,新民排渠的绿美生态更是给参赛者和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良好的生态环境展现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而水环境的巨变是长安厚植生态底色的关键一环。曾经是众人闻声色变的污水沟,现在是游人如织、鱼翔浅底的水利景观。作为“绿道长安”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新民排渠经过大力整治,如今这里碧水环绕,摇身一变,成为长安水上运动的热门场所。
“茅洲河真的大变样,我刚刚在赛艇的时候还能看到鱼从水面跳出!蓝天白云,河水清澈,那一刻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安集团公司代表队划手蔡先生,平时也常带着家人到长安各条绿道放松身心,沉浸式感受生态环境。
“新民社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走在茅洲河支流新民排渠岸边,该社区党委副书记、村级河长助理梁伟雄感慨道。梁伟雄是新民绿合小组人,在他记忆里,新民排渠是他从小游泳的小河涌,这二三十年,他亲历了茅洲河的起起落落。
“我住的地方就在排渠旁,污染后,这里是人人避之的‘墨汁河’,整治后变成市民散步休闲好去处。”梁伟雄说。
改变不止于环境,茅洲河综合整治后还为新民人流、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红利。
梁伟雄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茅洲河整治前,新民社区居民自建的出租屋只能租200元每月,整治后上升到600元每月。企业也纷至沓来,镇党委政府帮助社区引进了高科技企业,该社区在建的是长江股份总部项目,这个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占地面积约24.5亩,总建筑面积约6.16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社区厂房租金也从原来的每平方米8元上升至20元。
据介绍,从2019年开始,长安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成立了茅洲河整治现场指挥部,落实“四大一高”措施,以大兵团作战推进流域整治项目落地,流域内多项目同步推进,最高峰有2000多人在299个施工作业面同时开展污水管网工程建设。
如今,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优于V类水,人民涌等多条黑臭水体实现消除黑臭,进入“长制久清”阶段。
“荷塘月色”生态文化晚会中,舞出绿美长安的诗意浪漫,图为舞蹈演员表演中 记者 赵浛锐 摄
舞出“绿美长安”的诗意浪漫
在水上荷塘办晚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5月19日晚,夏夜晚风温柔,荷花与月色共舞,情景如诗,静谧与雅致交相辉映。在碧荷园,如莲花般盛开的舞台上,光影朦胧,上演着灵动唯美的歌舞表演。上百名观众置身于莲花形状的碧荷曲栈上,沉浸式地感受“荷塘月色”生态文化主题文艺演出的诗意浪漫。
文艺演出以意象元素“荷”与“月”为主线,创新打造独特的水上实景舞台,并以九个诗意唯美的演出节目生动展现绿道新景点碧荷园美景,诠释长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一旁绚丽的千灯街融合新国潮元素,还原唐朝梦幻的盛世繁华,为人们带来浪漫感受,让人流连忘返。
朦胧月色笼罩着山水荷塘。台上,舞姿轻盈而柔美,歌声纯净而动人,台下,荷花花开正盛,亭亭玉立。
文艺演出以女子群舞、情景说唱、民俗表演等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勾勒出长安生态的优美画卷,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碰撞,传达出绿道生态的活力与魅力,唤起观众对绿美长安、宜居长安的归属感、自豪感。
市民梁先生被眼前的荷园水上文艺演出所惊艳,“以前这里是鱼塘,常常有人来钓鱼,现在变成了这么诗意唯美的碧荷园。更让我吃惊的是,不用出长安都能欣赏到像刘三姐歌谣一样情感充沛和底蕴丰富的演出,我非常惊喜。”
“我从没想过晚会可以在荷塘水上举办,低头看是月色倒影、荷叶翠绿,抬眼看是巨型荷花舞台和圆月。生态与艺术演出浑然一体,真的是太美了。期待我的学生们也能在绿道尽情发挥他们的才艺。”从事艺术教育行业的莫女士告诉记者。
白天,碧荷园秀美明媚,绿意盎然;夜晚,则是另一种静谧悠美。
此次“荷塘月色”生态文化主题文艺演出是碧荷园继启用以来的首场演出,将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艺术深深融为一体,进一步全面展示了碧荷园诗韵美景。
记者了解到,碧荷园碧道位于莲花湖莲花桥东面,长约2750米。随着它的建成,碧荷曲栈、月亮栈道、亲水平台等景观设施也逐渐掀开神秘面纱。荷花种植面积约5000平方米,与不远处的莲花山相映成趣。今年夏季,长安市民就能在碧荷园观赏到满园荷花盛放的美景。
绿道长安,处处是起点、处处不是终点,“荷塘月色”的美景不再是遥远的诗与远方,而是长安人民说走就走的“家门口”诗意栖息地。
在52000米健步行活动上,放飞1314个气球 记者 粱浚锋 摄
当“520”遇上52000米健步行
52000米的浪漫徒步之约,近520米海拔的莲花山,近520米的莲珠桥……一个个浪漫碎片组成了长安的独家浪漫,直白又深情。
5月20日,为响应东莞市的520全城告白活动,长安在莲花山风景区绿道举行“绿道长安 与你同行”52000米大型健步行活动。上午9时,绿树成荫,微风阵阵,偶有鸟从树林穿过。碧荷园翠绿荷塘间,一群红衣人精神饱满,跟着大屏幕欢乐热身。
当粉红告白气球跃入空中,主路线的人们背上贴心能量包,从碧荷园出发,健步如飞,踏上绿道之旅。在徒步中赏绿树红花,看湖光山色,听风吹树梢声,打卡各大浪漫景点,山水与人群共成一画,上万市民尽情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据了解,长安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将“绿美长安”与“文化强镇”建设结合起来,把文化旅游融入生态绿道之中。作为此次长安镇生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周的重要活动之一,52000米大型健步行活动以莲花山风景区绿道为主路线,相关社区8条绿道为分路线,行程延伸至全镇已建成的80余公里绿道。
此次绿道徒步花样百出,有山有水有林有湖,结合碧荷园、揽月桥、莲湖阁等9个打卡点的个性元素分别构建特色场景,长安文化IP宁宁融入其间。莲韵轩内设有花样方言表白墙、贴着走心文案的鲜艳花朵;莲珠桥上风车穿插其间,随风旋转;云峰台上还有气球鲜花点缀的浪漫户外露营地等等,每个打卡点场景细节里都是满满惊喜。
打卡点主题也各有巧思,以数字“一到九”为文案主题串联路线,如“我爱长安,一见倾心”“‘荷’你两情相悦”等,徒步过程中,青春、活力、恋爱的氛围无处不在。
“真的太好玩了!每个点都可以扫码、拍照,那些鲜红玫瑰和文案都让人感到很浪漫。我们的目标是到终点拿到奖牌。”振安中学的初二学生黄诗瑜和她的朋友们精力充沛,早在七点钟就到绿道了,一路往终点奔去。
无论是甜蜜的情侣,还是带着小孩的家庭,都纷纷打卡拍照、拍视频,向心爱的TA、向心爱的长安、向长安绿道深情告白。
“我爱长安,这里有着秀美生态,很宜业宜居。”来自湖南的小曾和她的丈夫在长安工作三年后选择定居长安,将在这里开启他们的下一篇章。
从小在长安长大的莫女士深情“告白”长安绿道,“这几年长安修建了很多绿道,碧荷园这次也很快建起来了,特别美,我们又有好玩的景点了,作为长安人真的很自豪。”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在长安,市民可以在尖端科技与大自然间轻松自由地切换。
不仅是产业重镇,长安还拥有依山修筑、沿水穿行、步步生景的生态绿道,串联着“山水林田湖海”,连接着人与自然,让长安的生活充满着惬意与悠然气息。
邹女士牵着自己五岁的女儿快走到了此次徒步终点打卡处——悦山台,她们击掌雀跃,“我和女儿平时很喜欢这种户外活动,每次看到基本都会报名,不仅可以带着她多锻炼,还能多看看这里的湖光山色,接触下大自然。以后我们还会参加!”
声音
绿道长安推荐官黄士芳
长安是一座拥有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城市
“平时有空的时候,我都会驱车来到长安走走绿道,这里景色太美了,在绿道上散步,让人神清气爽,我很喜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点赞长安绿道,他认为长安绿道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山有水、有景有城,山水与整个长安城市连在一起,同时还有公共文化设施与人文景观,长安的绿道让人流连忘返,长安市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作为绿道长安的推荐官,让黄士芳很惊讶的是,长安给人们更多的印象就是一座工业城市,但它同时又是一座有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城市。“它拥有一座城市应该有的强劲经济活力的同时,还拥有浓厚的文化体育旅游魅力。”
生态长廊让市民健身观景两不误
2022年5月18日,连接莲花山、莲花湖绿道的莲珠桥正式启用,为“绿道长安”建设蓝图填上了一块重要拼图。随着“莲珠桥”启用,工业重镇长安北部,一条涵盖北部山水的生态绿道闭环正式形成,11个主要景点串联起莲花山五大景区,一条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该长廊可供市民单程漫步3小时以上,健身观景两不误。
莲珠桥、莲安亭、揽月桥、莲华轩、莲湖阁、莲韵轩、碧桃山径、桃花亭、飞鹭台、悦山台、听风廊……在这条绿道中,市民可在行走中领略莲花山风光的同时,在观景台一览长安城面貌。
对于“绿道长安”的整体规划,黄士芳竖起大拇指点赞,尤其把许多绿道连通起来,真正做到了群众所盼的实事。“尤其这个将原来松散的‘点’连通的串联工作非常好,让人们可以从城市的绿道走到各个社区、乡村的绿道,还能把山与湖整体规划在一体,构成一个封闭的大绿环,这一点非常棒。”
据介绍,未来的长安各区块绿道将加速连通,并逐步加大景观区域向市民开放,实现“通山达海”的美好愿景,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
优越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让人才安居乐业
沿着莲湖绿道散步,四周围绕山水的景致像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舒展开来。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味道,让人心情愉悦。站在观景台环顾山下风光,“枕山、环水、画屏”,让工业重镇长安更具诗情画意。
黄士芳认为,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浓厚的文化环境能够吸引人才留下。“安居才能够乐业,长安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黄士芳表示,长安与深圳非常靠近,近年来长安不遗余力打造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无论是经商还是高端技术人才,都非常乐意留在长安生活以及工作。
黄士芳说,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需要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比如,为了提高长安学子的艺术和审美素养,长安成立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雅的艺术熏陶。
目前,长安镇人才总数超过2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约1.8万人,在全市各镇中稳居前列。累计建成4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个省博士工作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扎根长安、建设长安,也实现了自主培养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政府引导群众文化生活激活绿道活力
近年来,长安多次邀请黄士芳前来绿道以及各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文旅设施融合调研活动。
经过了前期调研和分析,黄士芳建议可以考虑在绿道驿站建一个书吧。“书吧不同于图书馆,它不需要太大的地方,而且可以休息、可以喝饮料,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黄士芳说,周末来长安绿道休闲的市民很多,而书吧也可能成为他们休闲的另一种形式,平时只要管理到位,将成绿道又一打卡点。
此外,黄士芳建议政府在绿道引导群众开展更多的文化生活。“绿道这么一个好的环境,我们可以让绿道更加活跃起来。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或者场地,让老百姓自由地展现自我。”黄士芳举例说明,比如规定一个场地,按照时间段让志愿者或者教学老师带领团队开展广场舞、太极、表演等,在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表演,让群众可以自娱自乐、自我管理。
“关键在于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然后才会有人做好引领,活动做多了,自然就会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整个绿道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老百姓也更加满意。”黄士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