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朋友
你逛博物馆吗?

近几年
博物馆已经成为
不少老中青朋友的打卡去处
既能遛娃、闲逛
也能赏文物、长见识
还能拍到朋友圈赞爆的美图
如果你也爱“下馆子”
小编要告诉你个好消息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
东莞各大博物馆
推出了7大类97项活动:
文物及艺术鉴赏类
革命精神弘扬类
历史文化类
科普教育类
博物馆进校园(博物馆夏令营)
互动参与类
线上观展类
(详细表格见文末)

其中
有些精彩活动已经出了最新预告
小编带你来尝鲜
PS:记得提前在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
01.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
时间:5月18日—8月27日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一、二楼展厅
活动内容:东莞市博物馆与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推出“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展出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以及商周时期青铜重器、南北朝青州佛造像、明清藏传鎏金铜佛,共计77件/套、86件国宝级珍品文物,以“盛世聚首”“妙相重光”“青铜时代”“雪域梵华”四大部分,讲述国宝文物背后的故事。
02.“收藏与美好生活”公益鉴定活动
时间:5月18日上午9:30—12:00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一楼后院
文物鉴赏大讲堂”是东莞市博物馆传承历史文明、普及收藏知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品牌,旨在向市民普及文物收藏及鉴定知识,搭建与市民互动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将邀请国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定文物,文物鉴定种类包括书画、古籍、陶瓷、玉器、杂项等。
参与方式
★ 本次活动共设50个名额,5月18日9:30开始,市民可凭有效证件到市博物馆服务台领取免费鉴定号,每人限领一张,每张票号限鉴定10件藏品,额满则止。
★ 成功领取鉴定号的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到指定区域等候,按顺序排队鉴定。
★ 未能成功领取鉴定号的市民,市博物馆也将视鉴定现场情况,适量发放临时鉴定号。
01.《翰墨北海——北海公园园藏书画珍品展》
时间:5月18日—7月18日
地点:可园博物馆
“翰墨北海——北海公园园藏书画珍品展”由东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与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共同承办,这是推动北海公园与东莞可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博学东莞”文化品牌第二季度的重要展览。


展览展出北海公园珍藏的清代至今各时期书画佳品近40件/套,其中不乏精品,如:清代慈禧牡丹图;民国梁启超、王雪涛等社会名流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陈云诰、宁斧成等先生的书法佳作,以及董寿平、蒋兆和、黄胄等著名书画家的大作。所选展品题材广泛,涵盖了清代宫室画作、民国文人雅集、新中国成立后北海大型笔会包括毛主席诗词书画作品展示献礼活动中的毛主席诗词等书画作品,充分展现了北海与中国书画血脉同根的艺术关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北海园林的文化体现,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艺术性。
01. “瓷的可能”系列活动
时间:5月18日—9月18日
地点: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二楼临时展厅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承载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深耕“建筑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大众化”,举办“瓷的可能”艺术展,探索陶瓷与壁画交汇、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活动期间,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将与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各大美术院校深入联系合作,广邀各界艺术大咖,开展学术研讨会,在探索中寻找新的突破,发掘建筑艺术陶瓷无限可能,共创美好生活。
01.砚田星转——古代砚器展
时间:5月18日起
地点:松山湖望野博物馆二楼展厅
由望野博物馆原创策划的 《砚田星转——古代砚器》展,共遴选61件砚器。展品时间从汉唐迄明清,砚质包括石、陶、磁、澄泥、青铜、银等。尤其邺城砖、中原泥砖、虢州澄泥、泽州澄泥、鲁地柘沟、当阳峪绞胎等陶砚极具特色,对深刻理解旧砖干做,湿泥塑型有了科学的比排根据。其他产地石砚、青铜砚、咸通银砚、窑器磁砚等,一并展现了砚器发展在各个历史阶段,工匠们独特艺术审美和高超砚器制作成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