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东莞,何必远方
东莞+ 2023-05-06 22:10:45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东莞文旅交出亮眼成绩单,假日活动与消费“两旺”,从“客源输出地”一跃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东莞何以从全国众多热门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跻身五一“顶流”,“出圈”背后有何“流量密码”?

其实,一切荣耀的背后,都有迹可循。厚重的回馈,早就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从广西南宁游客劳玲杏故地重游后的感慨中可窥端倪:“这一次来东莞感觉变化很大,再也不是我以前印象中的东莞了。城市变了。时尚、浪漫、潮流,都市感十足,完全一副网红城市的架势……”

是的,东莞变了,“颜值”更高,“内涵”更丰,“气质”更佳。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近期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

东莞之变背后,是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如火如荼,更是东莞文化强市建设阶段性成果的生动彰显: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七大文化”建设有力,“近代史开篇地”“国际制造名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四张城市文化名片持续擦亮,“精彩东莞”“友善东莞”“学术东莞”“东莞创作”“写意东莞”“书香东莞”“博学东莞”“潮流东莞”“育美东莞”“爱乐东莞”等十大品牌不断打响。

这个“五一”,东莞“出圈”,厚积薄发,实力使然。

风景这里独好,尤宜赶潮。既然东莞,何必远方!

▲五一假期景区推出与游客互动的表演活动

“双万”东莞,风景独好

东莞山环水绕,文脉深远,旅游资源丰富,这里自然风貌多样,山河湖海一应俱全,有水乡温婉,有密林森森,有高山耸立,有大河奔流;城乡面貌多姿多彩,有广东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有传统特色鲜明的骑楼商业街,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大都市,传统与现代、典雅与时尚在这里交相辉映。

根据导航搜索数据排名,“五一”期间,位于前五的东莞景区分别是:松山湖风景区、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海湾花海里、隐贤山庄旅游风景区、水濂山森林公园。不难看出,这些景区大都依托于自然山水,有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青山绿水、湖光山色,先天条件优越。这为东莞生态游奠定了良好基础。“五一”期间,全市16个主要自然公园共接待游客91.51万人次,其中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78.3万人次,湿地公园共接待游客13.21万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8.3万人次走进自然公园,感受东莞生态之美。

▲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 

除了生态旅游,东莞文化场馆的活动也异彩纷呈,各种高质量展览、活动,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五一”假期,东莞市级公共文化场馆接待游客26.75万人次,市镇两级联动举办活动397场次,参与市民29.3万人次。市民游客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阅读修身、观演学艺、看展打卡,成为“五一”度假休闲新时尚。

▲“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暨莞香印巷消费周现场

“五一”期间举办的“乐购东莞”也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让游客感受到活力东莞的魅力。“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暨莞香印巷消费周活动,涵盖食品、汽车、家电、体育用品等多个消费领域,融入非遗、老字号、潮玩、电竞、音乐等众多文化元素,吸引众多群众“打卡”体验,牵动全市露营营地营业收入约500万元。再看活动分会场,“乐购石碣”促消费系列活动之一的“五一”黄金周潮玩美食嘉年华活动,吸引人流量约5.6万人次,在“五一”消费旺季带动下,小长假期间美食嘉年华营业额超过100万元。

▲隐贤山庄旅游风景区表演互动现场

生态游、文化游,消费体验、美食住宿,东莞为市场提供的优质旅游产品,构成了自驾游、短途游非常优质的出游元素,对城市周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特色文旅产品逐渐丰富、文旅品牌活动市场感召力强大,此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旅游承载力不断提升,加上地处大湾区核心地带、毗邻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的区位优势,东莞旅游的火爆可谓水到渠成。

▲五一假期东莞景区游人如织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吴志才认为,东莞从“客源输出地” 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是“四种游”叠加影响的结果:一是商务游,东莞是典型的产业经济驱动型的商务旅游目的地,受到产业经济复苏以及今年“广交会”等大环境影响,来莞商务与会展游客占比非常大。二是探亲游,东莞生活着大量外地人口,“五一”小长假期间很多外地人会来莞探亲访友。三是休闲游,近年来东莞大力发展城市休闲、水乡体验、生态旅游等产品以及加强营销推广投入,东莞旅游知名度显著提升,来莞休闲旅游市场显著增长。四是过境游,东莞处于广州和深圳两个热门旅游城市之间,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过境游市场较大。

▲龙凤山庄皇室古堡夜景

写意东莞,近悦远来

使“在东莞的人引以为豪、来东莞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这是2022—2026年东莞城市形象传播工作目标。“写意东莞”文旅品牌的打造与强化,让“双万”东莞愈发近悦远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群体游东莞、识东莞、赞东莞。

从“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到如今的文化强市建设,东莞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勾画了“全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路线图”:打造“写意东莞”文旅品牌,构建“一心四区”全域旅游布局,建设“东莞记忆”“华阳湖”等重点文旅项目,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四大特色模式等。《东莞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东莞市城市形象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6)》等政策文件,从不同维度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写意东莞”文旅品牌、提升东莞城市形象进行了谋划。

▲清溪圩变身网红打卡地

其实,从“旅游客源输出地”到“热门旅游目的地”,东莞旅游的“逆袭”布局已久。早在2006年前后,东莞就曾提出打造“全国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2018年东莞召开了全域旅游工作会议,随后印发《东莞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将东莞打造成“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

文化强市建设得如火如荼,“写意东莞”文旅品牌的持续输出,让城市的“颜值”更高,“内涵”更丰,“气质”更佳,更多的人因此记住了东莞这座近悦远来的城市。

▲寮步美邻居民宿 

近年来,从央视聚焦南社的“家宴”,到后来讲述东莞美食传奇的《寻味东莞》;从东莞国际马拉松开跑,到东莞篮球制造的奇迹,以及“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城市宣传口号、“绽放的莞香花”城市视觉标识;从东莞原创城市文明推广歌曲《谁愿她沾染尘埃》全网首发,到表达东莞自然环境良好的《鸟颜色》《花秘密》。东莞城市推广的每一次举动,都荡漾起涟漪,逐渐扩大圈层,直达大众心底。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近代史开篇地”“国际制造名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四大城市文化名片频频“破屏出圈”,“每天绽放新精彩”的东莞新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城市吸引力、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中共东莞市委党校教授、《莞邑论坛》主编谭汪洋认为,东莞从“客源输出地”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原因是,东莞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发展文旅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赢得了口碑。对周边城市居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愿意把旅游目的地锁定在东莞。 “东莞本身有一千多万人口,是本地旅游的主力军。东莞有自然生态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营商环境,所有这些都成为旅游业爆发的拉动外因。”

潮流东莞,掀赶潮热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赴淄赶烤”相当火爆,“赴莞赶潮”同样颇具热度。来自深圳南山的陈旭君就是其中一位。原本她打算和朋友一起去惠州玩,但看到朋友手机里东莞的出游动态,一下就被吸引了,于是开启了一场“赴莞赶潮”之旅。

▲游客在感受东莞的休闲生活

“东莞很宽绰,城市中有很多绿地,大块的草坪,就在居民生活区的周边,太羡慕了。草地上市民在随意地休闲,搭个帐篷,拉个天幕,就开始了露营生活,一派轻松自在。城市生活非常潮流,可以看到各色市集,买咖啡小吃,买文创产品,有城市街头的演出,当草地上飘荡起歌声的时候,夜幕下是闲适自在的人群,就觉得整个城市活色生香,太有魅力了!”“潮流东莞”散发的都市休闲气质,让陈旭君很是享受。

“五一”假期,像陈旭君这样“赴莞赶潮”的周边城市游客不在少数。步入“双万”时代,莞邑大地风起“潮”涌,生态露营节、“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篮球城市文化节、“中秋可园”实景秀、博物馆之夜、美术馆之夜等潮流文旅体活动好戏连连、精彩纷呈,潮玩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潮流东莞”城市新形象有效传播、影响广泛。

▲西溪古村夜景

这个“五一”,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到东莞“又潮又好玩”。 所到之处,处处可以感到东莞的新与潮,感受到“潮流东莞”的独特魅力。

在“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的歌声里;在“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浪漫的氛围里;在东莞“村BA”的激情呐喊里;动漫、玩具、服装,更是让“潮流东莞”城市形象凸显。“潮流东莞”持续释放城市激情与活力,“又潮又好玩”变成了真实可感的点滴体验。

除了各种潮流新消费、新场景、新体验,篮球赛事以及“文化+美食+潮玩+体彩”完成多元运动社交场景,吸引了广大旅客和球迷来莞旅游、看球、消费。与此同时,市篮球联赛乙级联赛、大岭山网球邀请赛、虎门乒乓球公开赛等纷纷开打,东莞“村BA”的现象级景观,也同样热力无限,圈粉引流。

▲塘厦三正半山温泉酒店推出贴近市场的玩法

东莞这座非资源型城市如何出圈?东莞不断在尝试为旅游注入更多的潮流元素,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咖啡市集、街头音乐节、趣味运动会、城市露营、文创产品,文体旅融合,让东莞旅游“潮出圈”。“新场景”引领消费新热潮。新一代的旅游消费者从追求“风景”转向“场景”,东莞文旅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拿捏住年轻消费群体的调性,同时引爆出游和旅游消费。

“又潮又好玩”,让东莞本地人留下来度假,也催生了周边城市的短途游、自驾游。广州、深圳、惠州等地的游客,开始把周边城市游的目的地锁定在东莞,“赴莞赶潮”。

从“客源输出地”到“旅游目的地”,这一可喜转变,既是东莞文旅市场加速复苏的体现,又预示着东莞迎来了文旅体产业快速发展、大有可为的春天!

文字:赵水平 王红林 图片: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