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全市进行了密集宣传,呼吁市民群众践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

《条例》实施第一天,不少市民给出了看法与建议,并纷纷表示已然做好准备,将主动参与到文明行为促进这项工作中去,成为《条例》的践行者、推动者,为建设文明和谐东莞贡献力量。
虎门市民:“人人都做文明人,生活环境会更好”
“《条例》今天实施,但我对《条例》的具体内容不是十分了解,我知道,《条例》中有规定‘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时注意避开他人’。说实话,对这条规定我是十分的支持,我的家人中也有人抽烟,我经常给他们灌输‘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的理念。因为在公共场所抽烟,真的会影响他人。尤其是在一些餐厅,人又多,如果不禁止抽烟,会让不吸烟的人很不舒服。”在虎门的一家重庆火锅餐厅,正在就餐的张小姐对探访的记者说。
在这里,记者看到,大厅里还有一些客人在就餐时抽烟。
“我在虎门的一个社区上班,对《条例》内容比较了解,《条例》今天实施,我们及时撤掉了摆在餐桌上的烟灰缸,同时向客人宣传《条例》中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但一些客人还是偷偷地抽,下一步,我们会在就餐区醒目的地方张贴禁烟标识,提醒客人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同时,我们餐厅也会自觉践行《条例》中‘餐饮文明规范’。不出售食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食用或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提倡聚餐分餐制度,为客人配备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文明健康就餐;提醒客人厉行节约,杜绝食物浪费,倡导践行‘光盘行动’。”餐厅的老板老板娘伍女士说。

在虎门公园,记者随机采访了带着一家人在此游玩的程先生,他告诉记者,对《条例》有所了解。
“《条例》中‘城市公共形象维护的文明规范’要求,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城市公共形象。不得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外墙、楼道、楼梯、电线杆、户外管线及其他户外设施上非法张贴、涂写、刻画及挂置宣传物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移栽,不乱刻画,未经允许不攀折花木、采摘果实;不在公共座椅等公共设施躺卧;在公共场所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不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和大声喧哗等等。这些规定很实在。就拿这个公园来说吧,一些不守规定的人在树上随意刻画,影响环境,还会破坏绿化。如果人人都做文明人,我们生活的环境会更好。”程先生说。
在虎门大宁社区的一个小公园里,谭小姐正在遛狗,记者看到,她手上提着一个方便袋,在狗狗大便的时候,她小心地把粪便用纸巾包住,放在方便袋里。
“公园是公共场所,养宠物要注意文明,不能污染环境,影响他人。”谭小姐说。
石龙市民:《条例》帮助城市进一步往文明方向发展
石龙市民雅姨认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可以更好地监督市民的日常行为,帮助城市进一步往文明的方向发展。市民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很多人都注重各个层面上的质的发展,文明更是一种质的发展。

另一位石龙市民表示,文明促进条例起到加强宣传引导的作用,让更多人认识到什么是不文明的行为,并建议增加道路摄像头,记录马路不文明行为,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出行不以快为目的,而是以安全为主。

“我经常在学校等公共场所看见乱扔垃圾的行为,这是非常不文明的,但我不敢出言阻止。”石龙一名学子表示,有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能够更好地阻止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才能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