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丰富多彩的非遗大餐
■非遗项目精彩纷呈
■非遗课堂
赏非遗展演,领略非遗传承之美;上非遗课堂,体验非遗技艺、品尝莞邑美食;听粤剧讲座,感受“广东大戏”魅力……4月14日下午, 2023 “莞脉传承”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厚街镇新塘小学、涌口小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非遗文化展示,传承弘扬莞邑传统文化,让学校师生们乐享丰富多彩的非遗大餐。
非遗项目精彩纷呈
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曲韵悠扬,锣鼓争鸣,一曲精彩的粤剧表演拉开了此次非遗展演的序幕。活动现场,原汁原味的传统咸水歌颇具水乡特色,双手洪拳传承人王汉辉带领队员现场表演,拳势如风,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武术精髓,师生们看得目不转睛,连连拍手。
紧接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两头色彩缤纷的醒狮摇头摆尾、腾挪跳跃,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精彩的表演博得学生阵阵喝彩。醒狮表演者还走到人群中,与学生近距离互动,引得大家欢呼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结束后,备受孩子们喜欢的非遗体验课开启了。动手编织莞草,学习潮绣技艺,制作厚街腊肠,品尝地道美食糖不甩……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孩子们热情高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制作,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的作品,个个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2022厚街镇“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教育成果颁奖仪式,为“我来画非遗”美术作品、“我来写非遗”书法作品、“我来写非遗”作文等获奖者进行颁奖。
弘扬莞邑文化
讲好非遗故事
据了解, 自2014年起,东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围绕莞脉传承的核心职责使命,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0年来,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内涵不断丰富,从最开始的送讲座、送展演,逐步丰富,形成普及教育活动(非遗走进校园)、校园基地建设(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校外实践活动(学生走进非遗实践基地)、非遗师资培训(非遗导师队伍建设)、成果总结等五大板块。在将非遗图文展览、活态展演、非遗课堂、非遗墟市等内容以“学校点单”的形式送进校园的同时,还推动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市非遗展示厅、非遗传承基地和教育营地,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并通过“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征集活动、“非遗进校园”示范性案例评选、非遗进校园总结会暨成果展示等活动,立体推进非遗进校园。
弘扬莞邑文化,讲好非遗故事。近年来,厚街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振兴、传承非遗工作。目前,厚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56个,其中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8个,位居全市前列;在东莞市第三批“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名单和“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教育成果征集作品评选中,厚街非遗教育成果共揽获9个奖项;2022年厚街镇非遗工作获得4项市级荣誉。
接下来,厚街将围绕东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部署,开展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非遗+”创新推广活动,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大家感受到非遗“潮”起来所绽放的迷人魅力,以非遗续接城市文脉,讲好东莞传统文化故事,传播好东莞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