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集体上市,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业内人士指出,全面注册制落地,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将成为助力东莞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本期“三人行”,邀请金融观察评论家莫开伟、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博光、知名财经评论家谭浩俊就东莞如何抓住全面注册制落地机遇,助力东莞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进行讨论。

全面注册制带来资本市场生态改善
记者:全面注册制落地,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将带来哪些根本性改变?
莫开伟:与核准制相比,主板注册制首批公司普遍具有发行效率更高、发行市盈率更市场化等特点;而且,从制度、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三方面看,也将给市场生态带来极大的改变。尤其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股市生态的改变,意味着投资将在更加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大环境下,更加注重企业的价值投资,并塑造新的可持续的投资理念。
具体来说,注册制改革后,一是市场化功能更加强大,价格发行功能更加完善,资本市场真正的功能逐步提升,资源配置以及价格发现的能力将大幅提升,各个主体的责任更加明确,更能体现出各环节的价值。
二是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或继续扩充,个人投资者占比或将继续下降,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或将迎来较大的变化。
三是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更大,也更深远。上市条件以及交易制度的变化,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在能力还是理解上都需要适应和改变。而从更加适应个人投资者的交易上,也有较深的影响。比如,新股的市场化发行将让打新稳赚不赔成为过去、注册制下个股的投资逻辑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等,过去更多的炒作化可能逐步减弱,而真正的投资化将逐步回归。这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从基本面对上市公司更多更全的了解、分析和判断可能成为日常投资的必修课。而这一切,将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并不断转向价值投资。
杨博光:全面注册制实施落地,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一方面,利于上市公司量与质共同提升。在制度改革红利下,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不同主体包容性更强,金融中介机构、投融资主体业务范围拓宽,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焕发投资活力,促进资本市场扩容。同时,对于IPO发行的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督,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力度,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这些都使得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的整体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全面注册制将从上市条件放宽、交易所与证监会职责明晰化与完善退市机制,多方面促进价值发现与市场融资配合,将提升资源合理配置与实体经济结合,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互促发展,迈向资本市场结构的多元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谭浩俊:全面注册制落地,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推动全面注册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企业上市障碍,为所有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公平上市的机遇,将给企业融资环境带来极大改善。特别是那些有技术专长、有市场前景的独角兽企业,在全面注册制时代,上市难度降低,上市成功率大幅增加。同时,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更高;退市制度更加完善,退市速度加快,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投资者保护、独立董事等制度将得到加强,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面注册制成为东莞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助推器
记者: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将为东莞产业、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东莞企业如何把握注册制机遇?
莫开伟:东莞是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大量企业有到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在核准制时代由于IPO门槛较高,将很多企业挡在了资本市场大门之外,东莞上市企业虽然在全国排名靠前,但相对拥有的企业总量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上市融资的需求。
由此,全面注册制实施对东莞产业和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也是一场“及时雨”:降低了上市门槛,让之前大量无法企及上市门槛的企业有了上市的机会,有利于破解企业融资顽疾;蓄积了产业发展的动能,使原来不少因缺乏启动力的产业有可能重新获得“金融活水”,从而赢得发展壮大的先机;尤其是可促使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更多的产业“牵动”作用,为产业经济带来强大的拉动力;吸引更多优质内外资企业来东莞投资办厂,推动东莞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可见,全面注册制是助力东莞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更为东莞拥有的一大批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科技含量的先进制造企业和优质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企业通过上市获得资金,可为未来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东莞企业应充分用好东莞已出台支持企业上市的配套政策和配套服务,可选择与已上市公司签约结对,利用已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解决未来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练好内功,构筑企业护城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后续上市铺路。
杨博光:对东莞企业而言,东莞拥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综合成本、营商环境,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全面注册制,为配合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设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全面注册制是助力东莞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其中,沪深主板服务于生意模式成熟企业做大做强,创业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利于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科创板以“硬科技”为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将探索更加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的制度供给,精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全面注册制下,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优化,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周期、目前所处的阶段,明确资本市场的板块定位,找准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道路,同时推动与资本市场的配合,助力东莞打造“先进制造之都”新名片。
谭浩俊:东莞以制造业立市,产业发展基础扎实,拥有丰富的优质企业资源,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像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城市将迎来很大机遇,东莞企业上市有望取得更大突破。建议东莞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抢抓注册制机遇,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一要潜心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增强技术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二要选对赛道,做强产品,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品牌,获得客户和消费者认可。三要做到管理规范,一旦有上市想法,建议尽可能早地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去做,为上市铺路,避免临时抱佛脚。
深化政策,推动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扩容提质
记者:近年来,东莞推动企业上市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79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达58家。在全面注册制时代,东莞如何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东莞板块”,利用资本市场赋能产业、企业发展?
莫开伟:建议东莞坚持把发展利用资本市场作为加快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推动企业上市发展计划”,建立完善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对接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出台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做优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加大对企业的资金奖励扶持力度;继续深入推进上市公司和后备上市企业“结对共进”签约,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步伐。同时,及时构筑多层次上市梯队结构,有效确保东莞企业上市秩序,使东莞企业上市主次分明、整体效率提高,让更多的企业能够顺利上市融资,为东莞企业迸发活力营造有利氛围。
总之,通过政府大力支持,力争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上市公司总市值等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力争达到上市公司数量质量显著提升、区域行业布局优化、产业提升带动明显等目标。
杨博光:首先,建议东莞延续与深化“倍增计划”“鲲鹏计划”等政策的实行,从企业规范运作、投融资对接、上市辅导等多维度为企业提供一系列上市培训与服务便利,推动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加快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其次,鼓励行业协会参与交易所各类培训、会议与交流活动,共同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助力行业协会发挥上市公司服务基地的作用,共同推动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扩容提质。再次,举办“鲲鹏星火”系列的投融资路演活动与完善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与投资机构、资本中介的桥梁作用,帮助企业寻找适合的资本对接计划,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助力产业发展升级。
谭浩俊:近年来,东莞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做好企业服务、与交易所建立合作等方式,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发展,上市企业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不过,以东莞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东莞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全面注册制下,独角兽企业迎来较大上市机会,而制造业是培育独角兽企业的重点行业。东莞制造业强大,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近水楼台。因此,在全面注册制时代,建议东莞加大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力度,同时加强政策支持、政府服务等,多管齐下推动更多独角兽企业上市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