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开展世界森林日主题活动 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
东莞+ 2023-03-21 17:11:24

今年3月21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森林日,主题是森林与健康。3月21日上午,全省21个地级市同步开展以“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为主题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宣传活动,东莞市在大岭山森林公园游客中心设置分会场举行活动。东莞市政协副主席、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市二级巡视员詹文光,市政协办公室正处级干部尹照容,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安连天,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玮辛,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正球等领导参加活动并共同种植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纪念树,为东莞增添一抹新绿,以实际行动助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本次活动由市林业局主办,市林业事务中心承办,大岭山森林公园协办。活动以大型展板形式,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规划、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现状、绿美生态文化传承、绿美东莞赏景路线、自然科普知识等,同步展览“绿美东莞”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同时,在主题展览区设专题展摊,结合爱鸟周和世界森林日,派发保护鸟类宣传小册子和林业法律法规手册,呼吁群众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美家园。

据了解,近年来东莞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全市建立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4个、自然保护区6个、镇级以上城市公园165个、口袋公园375个,建成绿道1372公里、森林步道428公里、碧道40公里、生物防火林带671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26%、绿地率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61平方米。东莞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市共有13个“广东省森林城镇”、8个“国家森林乡村”和“广东省森林乡村”、13个“国家园林城镇”和“广东省园林城镇”。

未来五年,东莞将依托南部山脉森林、东江河流湿地、狮子洋滨海湿地建设150公里环莞绿美生态圈,推进主要山体与河流的蓝绿空间融合交织,形成绿道、碧道、森林步道相互连通的“千里生态廊道”,提升黄旗—同沙、松山湖、滨海湾三大生态绿核,优化一批自然保护地,美化一批城乡景观节点,努力打造“绿屏环绕、绿核引领、绿廊支撑、绿点出彩”的高水平城乡一体湾区绿心。

现场直击

市民游客直观感受东莞生态之美

3月21日也是春分之日,春色繁盛,正是春游踏春的好时节。当天上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宣传活动之东莞分会场活动在大岭山森林公园游客中心举行,伴着雾气氤氲、满满的空气负离子气息,园区市民游客如织,纷纷前往活动区域参观打卡。

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现场设置多块颜色青绿鲜艳的展板,详细展示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规划、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现状、绿美生态文化传承、赏景推荐路线、自然科普知识等内容,非常吸睛,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同时还结合爱鸟周活动,在园区展摊上进行鸟类知识科普,工作人员为过往游客派发保护鸟类宣传小册子和林业法律法规手册,呼吁市民游客保护森林资源。

“长这么大只见过红火蚁,没想到还有红黑细长蚁、红足修猛蚁等等,这回算是长见识了。”家住大岭山的市民黎女士早上约了几个朋友去大岭山森林公园游玩,经过活动现场被展板的科普内容深深吸引,和朋友们纷纷议论了起来。她感慨道,“没想到东莞的森林里还有这么多国家级保护动物,东莞的生态真是越来越好了。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以后还是要多出来走一走,发现、感受东莞生态之美。”

前来游玩的刘女士被“绿美东莞赏景路线”的展示内容打动,她不禁拿出手机拍了下来。“这些线路推荐得很用心,特别适合年轻人去游玩打卡,因为有很多森林园区平时都没去过,看到这么美,迫不及待拍下来下次约上朋友一起去。”她说。据了解,本次绿美东莞赏景路线涵盖畅享波光、城寻山水、寻幽览胜、闲游碧潭、吟云观林等五大路线,包括湿地公园、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等20个,条条都是精品,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东莞的生态之美。

而在“绿美东莞生态文化传承”展板面前,阿鹏和一同前往爬山的朋友们“显摆”了起来:“义务植树活动前不久我也带着小孩去参加了,确实还不错,既让小孩树立爱护自然环境意识,也为东莞生态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正如阿鹏所言,记者了解到,东莞着力搭建广阔的森林文化交流平台,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森林文化新格局,成功打造了林业普法宣传、科普进校园、国际森林日、森林文化周、全民义务植树、绿美东莞摄影大赛等活动,联动市内多个机构统筹开展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动,每年受众4万余人次。41年来,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3088.87万人次,折合植树10894.8万株。

文字:梁盘生 图片:梁盘生 视频:梁盘生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