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从未远去。
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房屋倒塌、路面断裂、余震不断……土耳其地震消息传到国内,东莞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早已坐不住。
在收到官方援助信息时,东莞市蓝天救援队立即召集17名队员,准备行囊与设备驰援万里之外的灾区。其中,队伍中有3个来自横沥的身影——队长张家杰、队员罗宗国奔赴土耳其前方,队员徐高则坚守后勤保障岗。
他们说,救援并非“大爱无疆”,只是普通人的义举。
他们说,能将自己的一技之长转化为他人活着的希望,这很有意义,会一直坚持下去。
他们说,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无助的生命被一一解救,一切都值得。
山摇地动,他们逆行而上,步伐坚定,“横沥蓝”与全国上万名队员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
■队员们开展生死救援
跨越山海驰援土耳其
“出发,敬礼!”一声响亮的出发令下,一场跨越万里的生命救援立即展开。
2月9日上午8时,东莞市蓝天救援队赶到位于土耳其马拉蒂亚市巴塔尔加兹小学的营地。
面对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此次地震震级较高,加上震源深度较浅,导致地震破坏力巨大。当地房屋大多从六、七层房子倒塌直接变为一层,而灾民大多被压在第一层或第二层。
第一梯队抵达救灾现场时,正处于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一切都迫在眉睫。蓝天救援队一刻也没有歇息,争分夺秒地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对废墟进行探测。发现信号后,队员们便合力使用工具破拆,稳定现场结构并建立安全通道,快速开展救援。坍塌的建筑物特别脆弱,危险丛生,他们每一步都得仔细留神。
然而,为每层楼建立作业面往往耗时费力,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而解救被埋压的人们刻不容缓。队员们灰头土脸、手套磨破、制服上扑满尘土,只为能够多解救一个人。“我们就是和死神抢时间、抢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这种感觉。”罗宗国介绍称。
现场尘土飞扬,余震频发。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他人的生命。有一次在两栋倒塌的大楼废墟里展开救援时,余震突然袭来,幸好安全员发现异常后立即吹响报警,所有救援人员得以安全撤离。“如果余震震级稍大点,后果真的不敢想!”张家杰想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
张家杰说,参与救援任务,首要条件就是不能从“救援者”变成“被救援者”,他们均经过专业地震救援培训、救援实战经验丰富。出发前做足了当地背景调查,并提前思考应对困难的预案。
书写动人的“蓝天之爱”
前方,救援队马不停蹄地搜救;后方,后勤保障组在东莞大本营紧张忙碌着。那些日子里,来自横沥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徐高一直坚守在后勤保障岗位。他和队友们为一线救援人员采购跨境保险、建立信息沟通群、收集和运输各类物资,专人24小时与前线人员沟通交流,了解震区救援开展情况等,并想方设法提供帮助。
“只要穿上蓝天救援队服,就是可以性命相托的兄弟。我们镇守后方,更要给前线兄弟做好最足最大的保障。”出发前,徐高还仔细检查生命探测仪、蛇眼探头等救援装备。
挖掘机和切割设备昼夜不停,现场尘埃阵阵,扑到救援队的脸上、身上。现场救援队员们几乎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每次疲惫的时候看到附近家属渴望和期盼的眼神,他们立马又鼓足干劲投身救援中。“没有经历过失去亲人朋友的那种心情是无法体会到的,我们只能加快速度搜索,基本很少休息。”罗宗国感触道。
蓝天救援队的努力被土耳其的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用微笑、用面包、用热泪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当东莞蓝天救援队休整准备回国前,土耳其群众更是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出了“谢谢”。
2月19日上午,驰援“2·6”土耳其地震灾区的东莞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全部凯旋。张家杰说,他们平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在危难面前一定会选择挺身而出。加入蓝天救援队、援助土耳其说不上“大爱无疆”,只是有一技之长,特别想帮助更多的人,传承发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这群人,他们随时背起行囊说走就走,永不言弃做好每一次救援,用真情描绘着他们心中的那抹“蓝”,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2月19日上午,驰援“2·6”土耳其地震灾区的东莞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全部凯旋
播下奉献自我的种子
土耳其救援任务告一段落,三名横沥队员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又着手训练,为下一次的救援活动做足准备。而要说起横沥与东莞蓝天救援队的缘分便是一段“佳话”。
2021年7月30日,驰援河南抗洪救灾完成各项任务的东莞市蓝天救援队18名队员平安返莞。当天,在位于横沥的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内,横沥镇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欢迎他们平安回家。
2021年9月,东莞市蓝天救援队横沥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通过邀请救援队定期到横沥集训,强化应急救援业务交流,提升横沥的整体应急救援力量,推动横沥应急救援体系逐渐走向完善。
此外,东莞市蓝天救援队还发挥自身优势,走进横沥村(社区)、校园、企业开展宣教活动,为群众普及防灾减灾、心肺复苏等知识。在这样浓厚的“蓝天”氛围下,越来越多横沥市民认识到这个民间救援组织,学会更多实用的应急救援知识,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另一方面,东莞市蓝天救援队横沥服务站、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应急专项基金等成为蓝天救援队坚实的“大后方”,让救援队能够在一线一往无前地冲锋。2021年,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向东莞蓝天救援队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水域救援装备,包括3艘救援橡皮艇、2台30匹雅马哈牌马达和1台声呐探测仪。
凡人善举,大爱善行。“横沥蓝”在“中国式救援”中从不缺席。他们的一次次援助为受难的人们打通了生命的通道、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在人们心中播撒一颗颗雷锋精神的种子,让更多的人们以亲身实践进一步继承与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蓝天叔叔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向他们一样志愿奉献,帮助更多的人。”看到救援队凯旋,路过的小女孩对她的妈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