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印发《东莞市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100亿元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东莞+ 2023-03-13 17:51:26

近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了《东莞市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持续深入推进2022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产业数字化的各项工作要点,全力推动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将统筹三年100亿元资金支持东莞数字经济发展,年内打造智能工厂(车间)不少于40个,全年新增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出政策、投资金、强服务,近年来东莞不遗余力、大费手段。截至目前,东莞已经推动华为、思爱普(SAP)2个赋能中心投入运作,成功为171家本地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服务。并先后出台了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了32家智能工厂(车间),建立了129家重点企业培育库,累计推动519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今年,东莞将以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赋能中心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优秀服务商与赋能中心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多层次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

在具体工作目标上,方案明确,到2023年底,东莞市着力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等五个产业100家重点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支持以华为赋能中心、思爱普(SAP)赋能中心为核心,若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或机构为支撑,搭建“2+N”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新增赋能本地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打造智能工厂(车间)不少于40个;全年新增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统筹三年100亿元资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方案同时明确了东莞市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从多个维度全力助推东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

东莞市将重点打造赋能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赋能中心绩效考核机制,2023年新服务本地制造业企业不少于100家,其中传统行业企业不少于20家。以“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降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本,赋能中心每年平均单个产品服务费用较上一年度至少降低10%。引导赋能中心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进一步强化产业生态集聚功能,其中新增发展本地生态伙伴不少于20家,积极构建多层次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

在企业数字化方面,东莞将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认知水平,分行业开展3—5场供需对接活动,实现场景与应用、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同时,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CDO),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评估,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工业软件方面,东莞还将高质量举办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支持和推荐本土优质软件服务商参与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引导市属国有企业重点面向制造业、服务业和部分生产经营领域,打造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核心软硬件自主供给体系。力争2023年东莞市工业软件企业获得攻关立项数累计4项,试点应用推广立项数累计达到10项,招引落莞软企累计达到8家。

为强化资金支持,方案计划统筹三年100亿元资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鼓励引导产业基金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倾斜,通过供需两侧发力,优化资金申报流程,加快扶持资金拨付速度,提升企业获得感。将数字化转型企业纳入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白名单”,引导银行针对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高额度、低利率、长期限、快审批的专属金融服务。

文字:向连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