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工作室|锚定高质量 奋楫勇争先
东莞+ 2023-02-09 10:26:38

2月8日,2023年东莞两会拉开大幕。

新的征程,新的出发。

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癸卯兔年年后开工第一天,广东“新春第一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吹响岭南大地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角。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双万”东莞锚定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动如脱兔。1月30日,高规格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月7日,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市两会的召开,无疑再一次向外释放大抓经济、大抓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

癸卯兔年的春天里,东莞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无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招商引资动员大会,还是市两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推动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

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级城市、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理应在高质量发展中知重负重、砥砺前行,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东莞今年经济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达到6%。

结合东莞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今年的增长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从面临形势来看,外部不确定性较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从发展动力来看,东莞高度依赖的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周期性调整,其它新兴产业尚未能挑起大梁。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中高层次人才供给仍然存在短板。

从发展环境来看,区域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不容忽视,综合营商环境对比先进城市仍需加快优化。

高质量发展的征途注定要涉险滩、爬陡坡、渡难关。东莞定下这样的发展目标,既是有担当,也是有信心和底气。

信心和底气来自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新时代的辉煌成就,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新征程的美好明天,鼓舞砥砺奋进的信心。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东莞有信心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团结一心破浪前行。

信心和底气来自经济大环境的复苏。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电影票房位居影史春节档第二名。在东莞,春节假期,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同比上升70.68%,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23.34%,文旅消费市场回暖。项目建设也吹响新春“集结号”,今年初步计划安排重大建设项目635个,总投资7607亿元,其中产业重大项目占近七成。

信心和底气来自东莞发展的强大韧性。过去40多年里,东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面对全球经济曲折动荡带来的挑战,但东莞愈战愈强、不断升级,创造发展奇迹。过去3年里,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东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应对挑战中迎难而上,在抵御风险中顶压前行,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过去1年里,东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逆势中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稳住经济大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

回望过去,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中“杀出血路”,在疫情冲击下砥砺奋进,在逆风逆水中破浪前行。面向未来,千万东莞人满怀信心,坚持大干、快干、苦干、实干,朝着新目标奋勇前进。

(二)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如果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是聚焦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那么市两会则是谋划今年东莞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报告》提出,今年东莞将重点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稳预期提信心行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科教兴城行动、民生福祉提升行动、深度城市化行动、绿色转型行动、文化强市行动、安全攻坚行动、政务提效行动等“十大行动”。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国上下都在拼经济。东莞是经济大市,搞经济是特长,拼经济自然是要玩真的,要拼高质量的经济。

——拼高质量的经济,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坚持制造业当家。

经过40多年发展积累,东莞已经构建起了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由20万家工业企业、1.2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7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元企业、24家超百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成为城市特色,制造业已经是东莞最重要、最厚实的一份“家当”。

要做强做优制造业这份“家当”,东莞坚持产业立新柱与稳支柱并举,构建大招商、招大商的体制机制,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进一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号角,打造科创制造强市。今年市政府一号文更是聚焦制造业当家,出台20条政策干货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拼高质量的经济,东莞实施稳预期提信心行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疫情发生以来,东莞陆续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增长、促发展,滚动开展“乐购东莞”促消费。今年1月东莞又出台政策,投入2.4亿元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促产。

提振信心除了让消费火起来、旺起来,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还要提振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报告》提出,东莞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完善企业市长直通车机制、“企莞家”、12345热线三大服务品牌,设立“东莞民营企业家日”, 不断擦亮莞商金字招牌,让民营经济始终与东莞同频共振、茁壮成长。

——拼高质量的经济,东莞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综合竞争力。

从“三来一补”起家,成长为一座外贸大市,东莞是对外开放的最大获益者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如何让优势更优、长板更强?东莞着力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台港澳企等外资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东莞以越来越紧密的对外合作、越来越深入的交流交往,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拼高质量的经济,东莞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拓展发展空间,让企业安心顺心,人才安居乐业。

东莞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全国标杆城市,但与兄弟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不足。东莞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自我革命,提供项目审批全流程代办服务,“一张表”统筹保障重大项目资源要素需求,推出“完工即投产”改革,加快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

项目落地、企业增资扩产需要发展空间。东莞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加快“三旧”改造,今年内推出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以空间拓展换发展升级。

推进高质量发展,东莞坚持全方位提升,“一点都不能缺”。

新的一年,在教育方面,全市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用在教育,新增公办学位6.35万个;在就业方面,新增就业9.3万人、创业9千人,帮扶1.6万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在养老方面,将长者大配餐试点拓展至户籍75周岁以上,新增养老床位300张以上。

新的一年,在生态环境方面,80%以上内河涌消除劣Ⅴ类,新建碧道120公里,打造不少于100公里慢行系统;在文化强市方面,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打造首批10个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示范点。

……

《报告》里的这一组组数据,是东莞全力推动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全面立体的获得感。

蓝图绘就,号角激越。千万东莞人只要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扎实干,一定能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三)

人勤春来早。

“大年初五,公司获得兔年的第一张订单,为今年公司的发展开了个好头。”这是广东熊大智能有限公司的开年“红包”。“开工后公司员工已经全部到岗,今年业绩争取持续突飞猛进,达到20%的增幅,冲刺8亿元小目标。”这是东莞阿尔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定下的新年目标。

莞番高速三期建设现场,高速路与莞樟路下沉通道共线段节点已在紧张施工中。OPPO智能智造中心B地块厂房及配套宿舍项目,500多名工人正着手开展外立面幕墙装修、室内机电和室外管网安装工作。

今年1月份,东莞港外贸业务实现“开门红”,同比增长23%,通畅运作为东莞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

机器转起来,工人忙起来,订单多起来,消费旺起来,物流畅起来,项目动起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家和省市的一揽子稳经济、促发展政策落地见效,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东莞各类经营主体信心激发,经济活力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东莞全市企业开工率97.65%,全市企业返乡人员返岗率97.78%。

立足开年,展望全年,我们要对明天充满热切渴望,对未来充满坚定信心。

东莞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全国第十五座“双万”城市,是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勇于开拓、敢于攀登,用勤奋的双手、辛勤的劳动不懈奋斗创造的一个奇迹。

奔向未来,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时代。如果东莞是慢步或者原地踏步,不敢迎难而上,不愿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我们心里应当感到不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系于你我。东莞的明天什么样,要靠大家今天的努力拼搏。

各镇街(园区)要跑马争先、赛龙夺锦。广大企业要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当善作为,敢于啃硬骨头、挑重担子,一心一意谋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要积极投身火热的发展大潮中,去想去试、去闯去干。

春风浩荡扬帆劲,奋楫争先正当时。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向胜利进军,必定天道酬勤。

统筹/虞清萍 黄涛 沈勇青

文字:林朝丰 图片:程永强 郑志波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