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刘卫康:呼吁立法狙击“光污染”,呵护群众身心健康
东莞+ 2023-02-08 19:09:40

光污染不仅有损人体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今年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盛海拖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康提交《关于整治东莞市光污染的建议》,建议出台对城市光污染控制的相关法规,制订防治城市光污染的标准,呵护大家的身心健康。

光污染危害群众身心健康,还导致能源浪费

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引起的污染,与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污染一样,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公害。光污染对身体、心理、生活、生态、天文、能源、动物、植物、交通都有影响。

近年来,随着东莞各种霓虹灯、户外电子大屏幕、建筑玻璃幕墙甚至是各种抛光表面材料的广泛使用,光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夜幕降临,整座城市犹如铺开缤纷画卷,流光溢彩的夜景刷爆了东莞人的朋友圈……“不夜”的明亮城市诉说着东莞繁荣的同时,也暗藏隐忧:灯光之下,无法再看见璀璨的星空,超亮的户外广告牌带来的光辐射,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市光污染问题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治理。

刘卫康深入调研发现,光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性,除了让居于城市中的人“看不到头顶的星空”外,也会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

第一,光污染严重扰乱居民生活。在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可使室内温度升高,并使电器及家具老化。有些半圆形的玻璃幕墙,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这些都严重干扰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第二,光污染威胁人类安全和健康。矗立在马路边用玻璃墙装饰的高层大厦就像一块巨大的镜子,反射光进入高速行驶的汽车内,会造成人突发性暂时紧张,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光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大多数动物不喜欢强光照射,但是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天空光、溢散光、反射光等往往把动物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照得很亮,打乱了动物的生物钟,不少的益虫和益鸟直接扑向灯光而丧命。

第四,光污染浪费能源,影响城市环境。夜景灯在使城市变美的同时,也给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过度的照明还会大量消耗能源。城市上空不见了星辰,刺眼的灯光让人紧张,如人工白昼使人难以入睡。城市在亮起来的同时伴随着光污染,“只追求亮,越亮越好”的做法更是会带来难以预计的危害。

狙击“光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刘卫康建议,出台对城市光污染控制的相关法规,根据最近几年东莞市的光污染源发展特点,将法规覆盖的范围扩大到户外招牌广告、LED屏幕和玻璃幕墙等高反光材料,让负责城市光污染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有法可依。

明确主管政府部门责任。建议由环保部门出面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协调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定期的检查、执法和居民投诉接待。

建设单位应提高灯光亮化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合理性,建议在城市夜间景观的设计中,适当削减一部分光照强度大容易造成光污染的灯光项目。在新的户外广告项目审批中也要事先测试和评估光照强度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对广告屏、霓虹灯应从严控制和管理,从源头预防光污染的出现,提倡节能、低碳、环保型的城市建设。

治理城市光污染应当意识先行一步,规定责任主体的处罚措施。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明确,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体废弃物四个排污项目均由环保部门代表国家向排污主体开征排污费。建议参照对以上污染物的管理办法,对违规造成光污染的主体单位征收排污费。对造成扰民后果的,另附一定程度的罚款。

刘卫康建议,城市建筑设计施工中控制强反光材料使用。在建筑物外墙装修的审批中,应尽量减少审批用玻璃、大理石、铝合金等高反光材料,对建筑物外墙的涂料反射系数也设立指导性标准,引导业主使用反射系数低的涂层和采用柔和的冷色系,如米色、浅黄、浅蓝等,避免使用过于晃眼的装饰材料和灯具等。

通过划定光环境控制区域等方式加强源头治理。国际上的光污染空间管制,主要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光需求不同来划定等级不同的光环境控制区域,再具体进行控制和管理。例如,韩国首尔市将城市划为六类光环境控制区,用于指导各区域的夜间景观设计和光污染防治工作。我国江苏南京、宜兴等城市也曾进行过光环境控制区划等类似研究。东莞市宜加强研究,通过划定光环境控制区,推动该地区保护和改善光环境。

让光污染防治成为“每个人的事”,最终纳入公共政策的笼子。在提案中,刘卫康建议强化科普宣传,帮助公众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性。和空气、水、噪音和固态污染物相比,光污染还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建议市政府和各环保组织宣传活动中也多融入光污染部分知识,从源头上帮助公众了解其危害性,夯实光污染治理的社会根基。

文字:周桂清 图片:陈栋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