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谭丽娟是常平镇家庭文化协会会长,袁山贝村党委委员、村委委员,负责袁山贝村的公共服务、残联、妇联、统战、教育、卫生健康等工作,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今年两会,她重点关注养老问题,带来了一份关于建设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议。
谭丽娟认为,创新养老服务体制,实行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满足“三无”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服务需求,建设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非常有必要。
谭丽娟以常平镇为例介绍,目前东莞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远远多于选择在机构养老,但基层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普遍存在设备老旧、操作不便等现象,不能适应社区养老对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的需求。
为此,谭丽娟建议建设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智能设备+互联网+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传统养老服务不足、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难题,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谭丽娟表示,由政府部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完整的服务与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为推进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规划引导,制定我市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规划,严格制定执行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并逐步推广。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各村、社区推广建设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
她建议政府部门在服务场所、基础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同时架起医疗和养老之间的桥梁,推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推广“医养结合”的形式,设立准入门槛,规范医疗护理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医疗服务价格,做好相关规范和服务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服务品质。
“现在很多村(社区)养老中心基本上是给老人家打打麻将,作为娱乐场所,其实可以通过提升成为养老服务中心,比如派专人跟进服务村里的老人,为老人洗澡,安排医护提供一些医疗服务护理等。”谭丽娟建议,以基层农村、社区为主阵地,依托原有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长者活动中心,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全面升级智能服务设备,配备智能客户端和护理中心机器人等高科技项目,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先进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智能链接家庭及社区照顾、社区康复等智能服务,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管理效率,打造覆盖全面的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长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智能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