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战新基地建设提速见效!东莞战新基地全年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元
东莞+ 2023-02-03 17:29:48

2023年市政府一号文强调全方位赋能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这需要战新基地平台的高质量保障。

2023年,东莞将把战新基地建设作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命门”去强力推进,推动战新基地建设提速见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亿元,力争基地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将战新基地打造成为湾区级的新兴产业承载平台。

关键词:战新基地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亿元

2023年市政府一号文突出以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出20条政策、75项措施,涉及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各项奖补政策资金约15亿元。作为全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如何谋划部署推动落实一号文相关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2月3日,记者从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该局将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2023年市政府一号文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从基地建设、产业培育、空间供给、服务保障等方面全力推进“一号文”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东莞作为以制造业立市的国际制造名城,要坚决扛起制造业当家的责任,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其中十分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战新基地建设和战新产业培育。

今年东莞将全力推动战新基地建设提速见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亿元,力争基地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将战新基地打造成为湾区级的新兴产业承载平台。

今年,东莞将攻坚拓展连片产业空间,争取战新基地(含标准化产业片区)完成土地整备5000亩,基本完成近期可开发地块的整备工作;推动龙头招引取得突破,全年力争引进不少于4个龙头项目和链主企业,吸引带动35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投资,着重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招引一批终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项目。

今年战新基地还将提速项目落地见效,全面推广应用围合供地、基坑单独报建、摘牌即动工、完工即投产等改革举措,推动天域半导体等21宗项目动工建设,瑞勤、博力威等13宗项目实现“完工即投产”,华誉智能制造等11宗项目加快投产、释放产能。

关键词:战新产业培育

培育储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向千亿级产业迈进

一号文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提升,加快打造产业新立柱,为东莞制造业注入新的强劲动力。2023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切实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谋划、培育,实现2025年底前新能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率先突破千亿元规模。

为实现这个目标,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深化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进一步摸清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生态圈,动态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完善产业链图谱、重点细分领域和招商地图,更好服务抢抓产业发展新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该局将制定半导体、储能等专项产业政策,“突出重点,因产施策”,在企业招引、增资扩产、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改变当前有普惠性企业支持政策但没有专项性产业政策的局面。

该局将推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谋划建设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储能产业创新园区等特色化产业园区,以龙头牵引产业链集聚。不仅如此,东莞还将营造产业集聚氛围,支持储能产业联盟、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人才招聘会、金融接洽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拓展国际市场。

关键词:低成本空间

力争5年内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

当前,东莞新增工业用地主要用于保障龙头型、关键型重大项目落地,但一批优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发展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亟须有序推进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产业空间建设,进一步加大企业培育和精准服务力度,满足优质中小型企业的空间需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和市委市政府“制造业立市”等工作部署,全力为优质企业提供稳定的经营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正在制定《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力争实现5年内建设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

按照“5年建设500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2023年计划启动10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建设,其后每年启动1000万平方米。重点在市四大平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南部九镇和政府主导的连片“工改工”区域先行启动建设。

据了解,《工作方案》是东莞在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空间资源紧缺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盘活现有土地资源,为支持优质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和竞争力而出台的专项政策。着力化解产业空间零碎化、陈旧化与优质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间的矛盾,为企业提供稳定健康的经营发展空间,为全市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企业服务保障

加快制定出台《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今年是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力以赴稳主体、促增长、优环境的一年。在这一年,东莞要把大干快上的信号传递到企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企业更多的理解、支持和服务保障。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透露,今年将做好产业项目全链条全生态服务体系,通过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实现平台信息对接,全链条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全周期服务项目落地,确保各项重大项目服务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据了解,东莞将加快制定出台《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对标广深等先进城市经验做法,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和“跨域通办”等全程线上流转,全流程提高扩大投资便利度和落地速度,构建精准主动的涉企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打造一个与广深一体的营商环境。

最后,东莞将精准保障重点企业的用电负荷,梳理产值排名靠前的非“两高”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关键企业,制定全市用电优先保障用户目录,精准保障重点企业用电安全。

【延伸阅读】

2022年战新基地签约项目76宗协议投资约375亿元

在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下,2022年东莞以高规格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基地,实现新的突破。

在空间整备方面,全市战新基地范围内完成土地收储超4700亩;26宗“标准地”挂牌成交,面积约2800亩;完成“工改工”拆除整备面积超500亩。

在产业招商方面,战新基地内新签约项目76宗,协议投资额约375亿元,其中包括天域半导体、弗迪动力、赣锋锂电等3宗投资3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

在项目落地方面,基地内已引进的投资超30亿元项目中,广东光大半导体一期、通用航空项目分别于6月、10月顺利开工建设,博力威锂电池项目试产,瑞勤科技及顺络电子等2个项目实现局部投产。

在产业基金方面,战略基金目前累计过会5个子基金及项目,涉及我市出资金额约20亿元,撬动落地投资规模超63亿元,荣登2022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引导基金TOP30榜单。

文字:冯欢 图片:郑志波 陈栋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