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口、深径、缚紧。”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马锞来到厚街大迳社区兰姨荔枝园,一边选择1-2年生的嫩枝,一边从腰间掏出嫁接刀在枝头比划,指导王仕兰嫁接“冰荔”。
▲农技“轻骑兵”马锞(左)指导果农嫁接冰荔,为大规模嫁接作准备
马锞是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是东莞农技领域名副其实的“轻骑兵”。王仕兰年近六旬,种植近百亩的荔枝园,是东莞有名的“冰荔”大户。
马锞团队培育的冰荔,让东莞许多果农走上致富路。
人勤春来早,莞邑气象新。一眼望去,在郁郁葱葱的荔枝园中,不少树绑上了红色标签,上面记录着每根树木的嫁接具体时间。马锞告诉记者说:“春季是荔枝高接换种的好时机。”看着新鲜的嫩枝紧紧地贴到荔枝干上,王仕兰笑着说:“马克嫁接成活率高、挂果多,他的脸晒黑了,东莞冰荔走红了。”
马锞个子瘦高,脸色黑亮,在荔枝林间穿梭,身子快,步子轻。他将砧木插接到嫁接的树上,然后用塑料膜将其绑紧,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地叮嘱。马锞说,果农经常会遇到种植的技术问题,常常一个电话过来,他就急匆匆赶往果园,忙的时候一天甚至会跑5个果园。担心果农不认识他的名字,他特意请果农叫他“马克”,简单易记。
在王仕兰眼里,“轻骑兵”就是果农喜欢的“及时雨”、增产丰收的“定心丸”,懂技术、有钻劲、人随和。其中,冰荔就是马锞团队研发培育出来的。2012年,冰荔在厚街试种推广,因其鲜红饱满的果皮、肉质细滑的果肉、清甜爽口的味道在荔枝节上“一炮而红”。
▲马锞团队培育的冰荔,让东莞许多果农走上致富路
王仕兰坦言:“我是直接受益者,2022年是冰荔丰收年,我一口气添了三辆车。”在农技“轻骑兵”指导下,年近六旬的王仕兰干劲十足,不仅盘活荔枝产业,还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当季卖鲜荔枝,平时卖干果,现在还能卖树苗,一年四季有生意。”她说,高品质、易推广的荔枝已成为东莞农业的一张名片,让许多果农迈上致富路。
行走田间,除了培育荔枝新品种,马锞还给果农们带来很多“黑科技”:管道喷药技术,在田间铺设管道,提高喷药效率,减小劳动强度;肥水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施肥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荔枝品质;推广环割工具等新设备,果园管理更省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芝波表示,将围绕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组建一支支农技“轻骑兵”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乡村行,线上线下精准施策,打通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让农户增产又增收,全力推进东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