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患者感染新冠后,这些退热药须谨慎使用
东莞+ 2023-01-06 11:36:33

蚕豆病学名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患者因红细胞上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导致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被破坏并溶血的一种遗传病。患者常由于进食干鲜蚕豆及其制品后出现急性溶血,俗称“蚕豆病”。东莞市中医院药学部提醒,如果蚕豆病患者感染新冠后出现发热,居家药物治疗时,在退热药物的选择上需要尤其小心谨慎。西药方面,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有退热作用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不建议选用;在中药材方面则要禁用黄连、珍珠粉、金银花、腊梅花、牛黄等。

西药:大多数蚕豆病患儿退烧时可优先选择布洛芬

该院药学部介绍,根据现有证据,我国大多数蚕豆病患儿退烧时可优先选择布洛芬,对于无自发性溶血倾向的儿童,在没有布洛芬的情况下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对于有过敏性哮喘的蚕豆病患儿可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上述药物在常规剂量治疗时出现溶血的风险较低,但用药期间仍需谨慎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监测血常规和尿常规。

值得注意的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有退热作用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不建议选用。

中药材:禁用黄连、珍珠粉、金银花、腊梅花、牛黄等

在中药材方面,禁用黄连、珍珠粉、金银花、腊梅花、牛黄等。

在中成药的选择上,要注意药物成分。常用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金化清感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等,因含有金银花,蚕豆病患者服用后可能会诱发溶血,存在较大风险,不适用。

由于很多中成药含有黄连、金银花等蚕豆病患者禁用药材,若蚕豆病患者自行使用非处方中成药,则务必要注意药品说明书上的成分介绍。

 

文字:冯静 编辑:王宝光